早锻炼回来顺道去了菜场,准备买点农家菜回家,可兜底转了两圈,清一色都是二道贩子,没有一个农户摆的小摊。
正要离开的时候,发现一个熟人的摊位,原来是只买自种的蔬菜,如今,她的摊位上琳琅满目,大致瞄了一下,不下二十种,一看就知道,绝大部分都是批发来的。
我看青菜好像是她自家的,准备称个两斤,一问才知也是批来的,价格也不如以前便宜,纠结了半天还是放弃了。
摊主也很无奈,原来的摊位小,租金便宜,因为都是自家地里产的,质量上有保障,也卖得出价钱,很多都是老客户,图的是一个放心。
现在摊位变大了,租金也贵了,自家种的当季菜,没有这么多的量,加上天气寒冷,地里的菜根本跟不上,只能上批发市场进货,拿来的都是通货,损耗比较大,菜价不得不上涨。
起因是前一阵菜场改造,摊位由敞开的条状型,改成了封闭的柜台式,环境整洁干净了不少,但摊位也减去了不少,当然租金也水涨船高,也就没有了临时摊位的位置。
笔者所在的不是北上广,而是苏南的一个县级市,城市只占其中很小一部分,周边还有很多的农民,自家地里吃不完的菜,拿到集市上来买,并不是一件稀罕事。
城里面也有我这样的人,饮食以本地菜、当季菜为主,对农家菜有着天然的亲近感,上菜场首选就是临时的小摊,摆摊的都是上了年纪的,摊位上两三样蔬菜,大大小小没有卖相,但吃上去就是那个味。
现在,城市管理越来越规范,连菜场都是标准化的,不知道这个标准,是谁拍脑袋定的,有没有征求过那些卖菜老农的意见,是不是应该有他们的一点声音,菜场也应该有他们的一席之地。
笔者翻阅了相关的报道,一片赞誉之声,难道原来菜场的脏乱差,是他们这些人造成的。从我以往的观察,那些老实巴交的农民,最守菜场的规矩,因为他们知道,一旦坏了规矩,就出不了摊了。
“画地为牢”式的管理最简单,而“放管服”其实很难,我们常常陷入“不管就乱、一管就死”的怪圈,就拿去年的“地摊经济”,来得快,去得也快,但从来都不会消失,就像那些菜农偶尔会出现街头巷尾,因为它有存在的底层逻辑。
记得小的时候,特别爱听走街串巷的吆喝声,尤其是夏天卖冰棍的,几乎所有卖冰棍的,卖给你冰棍的同时,一定会把外面的包装纸回收回去。我们要引导的、要管的是这个,而不是把摊贩赶尽杀绝。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自然因其丰富性而美丽,社会因其多样性而精彩,文明因其包容性而共融。菜市场本来就是个接地气的地方,有几个接地气的农民,有几味接地气的菜肴,是不是更能丰富和满足居民的多样化需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