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所商学院里,课堂讨论时,大部分同学都主张平均社会财富。教授没做任何评论,只是说我们来做这样一个实验。每个学生的成绩和大家的平均成绩相同,这样大家就没有压力了,并且也没有人不及格。
听起来不错,实验开始。
第一次大家得到了B+的平均成绩。人人都是B+,那些学习努力的同学就开始想了,我努力学习也不会取得更好的成绩,反正大家都一样,就开始不那么努力了。那些本来就不会及格的同学在想,反正有成绩好的同学顶着,干脆课都不去上了。结果第二次大家的平均成绩变成了B-。第三次变成了C,这时一部分人就受不了了,找到教授说,不能再这样了,否则大家都要不及格了。教授讲,平均分配社会财富的结果就是这样,虽然一些人在短期之内得到了好处,但是很快这点好处吃完之后,结果就是普遍的贫困化。
读到这个案例,想起来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国家喊着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那个年代的一些事,刚开始办农业合作社,一切公有化,大家一起劳动,一起吃食堂,但是最后的结果呢,食堂刚开始天天羊肉泡馍,大米饭,烙油饼,想吃多少吃多少,可是没多久连野菜汤都没得喝了。
前段时间《平凡的世界》被拍成电视剧,把那个时代展现的挺真实,在农业合作社里大家一起劳动,采取工分制,每个人只要出去下地都可以拿到工分,看着是挺公平的,但是也像上面那个案例,总有懒惰的和勤快的,混肚子的和确实想过好日子的人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分歧,最后这个模式一定会被打破,优质生产力被从看似公平的平均主义规则中解放出来,过上了好日子,然后又推动社会往前发展。
上述这些例子起初都是为了达到人人想要的公平而去设计规则,但是公平不是平均,这些貌似公平的规则的底层逻辑并不是公平,而是平均,所以注定不会得到人人想要的公平的效果,人从来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这里的均是公正公平的意思),这样的规则肯定不会长久。
那什么是真正的公平呢,在各种场景下公平这个概念牵扯到的因素实在太多,并不能概而论之,但是我们可以找到不公平产生的原因,不公平产生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东西不够,人的欲望是无限的,永远不可能被满足,东西不够就会产生怎么分配的问题,只要牵扯到分配就一定会产生不公平,不论是物质,还是感情,总量就那么多,给这个人多一点,能给那个人的就会少一点,物质好理解,有人可能认为感情不能归为此类,但是细想一下感情的付出一定是包含有时间,精力和物质的付出,而这些因素都是可以被量化的,所以物质,和感情都会牵扯到分配的问题。
既然东西不够,需要分配,在一个复杂的系统中绝对的公平就不会存在,小到一家企业,大到一个国家,在运行过程中最好的方式就是不断协调使这个系统维持相对的公平,维持相对的公平简而言之就是尽量保证在这个系统里面的大部分个体能达到有多大能耐吃多少饭的状态,能为这个正在运行的系统贡献效率和价值,这个系统就会反馈给他相应合理的报偿,这就是公平,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提出“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这就是市场经济相对公平的体现——能抓住老鼠的好猫一定有肉吃。
躺在家里不动弹的人是不会有饭吃的,除非他能借用到别人的资源,比如啃老,但是有人说我明明天天都在上着班为什么日子过的紧巴巴的,这不公平,那来看看这是什么原因。
前面说到为一个运行着的系统贡献效率和价值,一个相对公平的系统才会给一个个体相应合理的报偿,去上班,打个卡,只是把时间耗在工作单位并不会为社会提供效率和价值,能提供效率和价值的只有你的工作成果,我明明在干着活呢呀,那你就得思量下你在这份工作中做出的成果对社会价值几何,这个很容易就能确定出来,参照同行业同岗位的薪酬水平就能确定,要是差不多,说明你的工作成果就值那么多,如果多了就偷着乐下,如果少了那就说明你的工作成果在这个地方被低估了,当然这里只是讨论薪酬问题,评价一份工作的好坏牵扯的因素有很多。
平均并不能解决问题,看上去挺简单美好,但是可能会导致一个系统崩溃,真正的公平是以人为本,实事求是的一种规则体系,公平人人想要,但这是一件极其难的事,从我们国家这几十年走来的历程大家有目共睹。我们年轻人能做的就是在这个来之不易的相对公平的时代里,尽力提升自己贡献价值和效率的能力,来为自己换取丰饶的日子。
不再仇富,放下轻松发大财的妄想,低头干活是理解到公平含义的正确姿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