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不爱社交的人。
四年前一个偶然的机缘,我重拾写作,开始涂鸦。时至今日,虽没有写出个什么名堂,但从此以后,我有了一个所谓的业余爱好。在这四年里,我写了大约九十万的文字,在一些网络平台网站发了近二百篇的小文章。与此同时,我加了十多个文学群。作为文学爱好者,应该在群里,品文交友,互相交流。而我,似乎有着社交恐惧症,一点都不擅长这样的交流。就这样,我在这些高精端文学群里,就是一个潜水者,从来不发言,不冒泡,顶多就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关注者。
就这样,群里有好些个读友,他们时常见我所发表的一些文字,却从没见识过这些文字的作者。到现在为止,我加入了两个文学团体组织。文学团体组织的一些活动,我鲜有参加。即使参加了那么一两次,也是路人甲、路人乙的角色。
王老师就是我在参加一次文学活动中见到本人的。
其实,早在见到他本人之前,我早就度过的他的一些文字。应当说,王老师是一位令人敬佩的文学前辈。他热爱文学,勤耕于文学这片沃土,多年来笔耕不辍,写了好几百万文字,出版了好几本著作。像他这样的文学大咖,我这样的小辈,只有仰望的份。
和王老师在文学活动现场相见,大概是三年前的事情。市散文家协会到我们小县城采风,作为协会的一名成员,我在另一名协会成员李大哥的热情邀请下,在这一次采风会上见到的许多文学大佬当中,其中就有王老师。王老师个子不高,话不多,看起来像是一位大学里学识渊博的老教授。作为一位无名的文学爱好者,在采风会快要结束的总结会上,我坐在会场的一个角落,聆听几位德高望重作家的发言。尤其是王老师的发言,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
此次采风会结束后,我对王老师有了更多的关注。随着持续深入关注,越发感觉到王老师的“厉害”。本着对王老师的崇敬之情,我试着在群里添加他的微信。想着王老师不会关注我这样的小人物,不会加我微信的。没想到,王老师很快加了我微信,并且还和我聊天了。
王老师热爱文学,虽年岁花甲,但依然坚持创作。时不时地,我会在各种期刊杂志、网络平台上,见到王老师的作品。今年的三月份,王老师出版了自己的小说《西府人家》,而且还举办了新作品的研讨会和发布会,受到了众多文学爱好者的热议和好评。我虽没参加,但一直关注着王老师的动态。看着他如此旺盛的创作活力,以及取得如此丰硕的成绩,我除了敬佩,剩下的就是仰望了。
就在前天,我所加入的宝鸡散文家协会群里,发布了一则讣告:王老师因病于北京不幸去世。这则讣告无疑是晴天霹雳,一时间,协会群里全都是对王老师不幸离世的悼念之言。这实在不可思议,想着几个月前,他还出了新书,在研讨会上神采奕奕。没想到,几个月之后,他竟然与世长辞。
我与王老师没有过直接的交往,现在想想,有点遗憾。斯人已逝,唯有常念。这个世界,每天会有许多新生命的诞生,与此同时,也有许多鲜活的生命消逝。人的一生,犹如草木荣枯。在生命的长河里,只是短暂一瞬。从王老师的简历中得知,去世时享年六十有七,这个年龄不算大,他应该还可以写出更多的好作品来。人世间的事情就是这样,天妒英才,让一个有着才能的人,就这样离开这个世界。
这几天,心情一点都不平静。一方面,我关注着高考,想着明年作为一名高考生家长,将如何坦然面对。另一方面,因为王老师的离世,让我又一次思考生与死的问题。我每每到了烦乱理不清的时候,就乱涂鸦一番,用笨拙的文字,表达一下的情绪和心境。对于我这样一位不大与别人沟通的人来说,这大概也是消释自己情怀的一种有效方式吧!
我所怀念的王老师,名字王维新,千阳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