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41期“名”专题活动。
人生有四大喜事。这第二大喜事便是金榜题名时,我的故事也是因此而起的,让我体会到了什么是出名后的含义,以及被记住的名字不会忘记。
参加同事家孩子的婚礼庆典上,遇见了自己学时的校长,如今已是八旬老人,依然是精神饱满的。自然是很高兴,赶紧上前和老校长去打个招呼。
“老师,你好!”
“你是我的学生啊!”有点疑惑的问“你是那届的啊!”
“老师,我是九三届的。”
感觉校长在努力的回忆着,我赶紧又说到:“老师,我是和刘波同班的,你还记得吧”
校长听到刘波的名字似乎是想起了说:“哦哦,刘波我记得,他考上清华了。”
终于想起来了,但是他想起的不是我,而是因考入清华而出名的刘波。这个人的名字学校的老人都熟悉。
我尴尬的一笑,送老校长入席。临别老校长又问了一句:“你们俩一个班的啊?”我说:“是的,老师。”他接着说:“你们那届的学生很厉害,都考出了好成绩,为学校争了光。”
我也很骄傲的点了一下头,占了清华的光,让自己也牛了一次,刘波是我们班的同学。
其实他一举成名考上清华,这背后也是付出很多努力和辛苦的。他克服学习的枯燥,隐藏起了所有的爱好,耐住了在学习高处的寂寞。
和他小学就是同年级的同学,那时我在三班,他在二班。小学时的他很淘气,学习也不是很好,经常看见他被老师罚站在班级的门口。但是那时并不知道他的名字,仅仅知道他是个经常淘气被老师训的淘孩子。
九十年代企业都是有子弟小学,中学的。到了中学他自然升到了他们的子弟中学,我虽然不是子弟的家属,但是由于这所学校离家近也进了这所中学。刘波是一班,我还是三班。中学的学习生活就开始变得紧张了,大家都在忙着学习,他也仿佛隐身了一样,在那些淘气惹事的学生群里不见了他的身影,在学校老师的嘴里经常听到一个名字——刘波。在学校的成绩排名里他的名字经常是前十名。
刘波的名字成为同学们关注的热点。学习好的同学开始和他比拼学习,每次重要的考试,他的成绩就成了标杆,都想和他的比个上下。还有些学习不是很好的同学开始关注他这个人,同学们议论纷纷,有的说他怎么没有一点表情,有的说他怎么走路直挺挺的,有的说他不会是学傻了吧。当时的他可以和现在韦神相媲美。他的中考成绩给我们中学学校带来了招生信誉。
在高中三年里我们成为同班同学,只不过他是以成绩优异考进去的,我却只是刚刚过了录取线,三年的高中学习,让我能近距离的了解他。
上学的时候他很少和同学们说话,上课认真听老师讲课是他的优点,下课后也很少到操场上去,也不会和同学们聚到一起说天论地,就连同学们都喜欢上的体活课上也看不见他的身影,当其他同学都撒了欢儿的在操场上玩的时候,他却在教室里做卷子,累了他就只在课桌上趴一会儿。他穿衣服很普通但是很整洁,他很少追赶潮流,每天都背着那个帆布书包,沉甸甸的。
从中学开始他便收敛了自己的兴趣爱好,把研究学业作为了最大的爱好,偶尔看见他和同学们在操场上打球,同学们都会投去异样的目光,都会说原来他也会打球啊!
通过他自己的努力学习,最后以七百多分的成绩考进了清华大学,他为自己的努力得到的回报,在区里出了名,为学校争了光,为家庭争得了荣誉。
虽然我自己很普通,但是每次提到他的名字是都很骄傲,因为他是我的同学,他用自己的不懈努力考上清华,值得我们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