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起源于儒家学说?

作者: 啾啾的树洞儿 | 来源:发表于2020-04-13 11:23 被阅读0次

    前两天和一个朋友聊天,谈到了儒家文化,朋友认为儒家文化是中国文化之集大成,中国人不应该忘本,应该继续发扬儒家文化,甚至应该在大学开设儒家文化的选修课,弘扬国学。

    但我觉得,任何一个文化都有其兴起的时代背景,刨除这些背景信息去说儒家没有意义,实际上,今天的支付宝可能做了当年儒家同样的事,只是你不知道而已,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要说清这个问题,让我们先从金融说起。


    金融的本质

    金融的本质是什么呢?金融的本质其实是价值的跨时间、跨空间的交换,这么说比较抽象,让我们举个栗子来说。怎么理解跨时间,比如你要买房子,但大城市房价太高了,你买不起,怎么办呢?你可以和银行贷款,通过你以后的努力工作,按揭,并且付给银行利息。这就相当于你透支了你未来的收入,你把未来的钱拿到现在来花,银行把现在的钱放到以后来用,中间的时间成本(利息)需要你来付。

    那什么是跨空间的价值交换呢?你每天用的纸币就是跨空间价值交换,纸币本身并不值钱,但纸币因为有国家信用背书,其背后代表的价值是能交换货物的,你从上海去北京出差,不在需要带米、被子、蔬菜,你只要带钱就可以了,因为国家信用的背书,北京人同样认可你的纸币,你成功的把纸币代表的价值从上海转移到了北京。这就是价值的跨空间交换。

    基于这个本质,现代金融逐渐发展出了保险、借贷、基金、股票、养老等一系列的投资或者避险工具,因为这些避险工具的出现,现代人才逐渐开始追逐个性,追求个人的发展,不需要再像以前一样以家族为单位寻求家族、宗族的庇护,养老有养老金、买房可以贷款、生病有大病险、失业有失业险等等。


    原始社会

    为了清楚的解释儒家的起源这个问题,我们要从人类认知革命之后说起。人类认知革命之后,渐渐有了想象力,逐渐形成了部落文化。在原始社会,大家靠打猎和采集野果为生,但不管是打猎还是采集野果,都存在很大的风险,因为原始人不可能每天都成功打到猎,没有猎物就要饿肚子,所以在原始部落里,大家实行公有制,你没打到猎可以吃别人的野果子,但以后你打到猎,你要把猎物分给大家,这就相当于你预支了你以后的收获,先吃别人的,但你有猎物的时候要还。

    发现了吗?这和你跟银行借钱是一个逻辑。这种方式虽然几乎抹掉了个人的性格和独立发展,但却让人类成功的生存下来,任何时候生存都是第一位的。


    农业社会

    农业革命之后,人类学会了种地,学会了养鸡养鸭,所以食物产量大大增加,人们不再需要部落公有制,不想再牺牲个人的自由,于是这个时候,人们主要以家族为单位生活,但种地养猪也有风险,如果遇到灾年,粮食颗粒无收,那就要饿肚子,所有这个时期,家族内部的互帮互助至关重要。

    因为这个时期,外部还没有像现在一样丰富的金融工具可以避险,而且没有相关的法治基础,借给陌生人钱的风险是极大的,所有大家只能依靠宗族、家族的力量进行避险,互帮互助,你没粮食了,我借你,但以后我没粮食了,你也要帮我,你没儿子,我甚至可以过继一个给你,但我以后有难,你可不能袖手旁观。

    你会发现,所谓的宗族概念,血浓于水其实并没有那么高尚,其背后的本质仍然是利益交换,只不过这个利益的交换是隐性的。比如这个时期,养老基本上靠养儿子,所谓的“养子防老”,但你要抚养儿子长大,以后儿子给你养老,所以养儿子相当于你买了养老保险,是对未来的投资。娶老婆,要给老丈人彩礼,以后老婆要夫唱妇随,相夫教子。亲戚办喜事或者办丧事要随礼,而且要随大礼,但是以后我有喜事,你也要如数奉还,诸如此类。你可能发现了,这些我们身边发生的事,其实和你买房子和银行贷款的本质是一样的,只不过现在你是银行,你先把钱花出去了(养儿子,娶媳妇),但以后儿子和媳妇要慢慢还钱(养老,相夫教子),本质都是价值的跨时间的交换。要么现在享受权利,以后履行义务。要么现在履行义务,以后享受权利。

    但这种价值的交换有个问题,就是如果我养子了,但儿子不给我养老怎么办?我花钱娶了媳妇,媳妇不贤惠怎么办?在以前农业社会,法治不健全,没人管,怎么办呢?这个时候,就轮到儒家文化出场了,孔家店粉墨登场。


    儒家文化的经济学基础

    儒家文化讲究三纲五常,五常自不必说,“仁义礼智信”是几乎所有文化都遵循的,不只是儒家文化独有产物,儒家文化的三纲才是儒家文化的精髓,三纲其实说白了就是当时的社会秩序标准,上面说了,如果养了儿子,他不给我防老怎么办?为了规避这种风险,提高社会的价值交换的信用基础。儒家文化里对“孝”极其重视,百善孝为先,甚至不孝可以处死,父母长辈从小就教育你,对长辈要言听计从,不能顶嘴,要尊敬长辈,哪怕长辈是个厨子想教你怎么开飞机,你也不能提出反对意见。因为从小的这种畸形教育,农业社会的人们形成了根深蒂固的长幼尊卑的心理认同,跟长辈顶嘴是会内疚的,不听父母的话会愧疚到以头抢地尔。所以说白了,农业社会的隐性利益交换的基础就是发自心底的“内疚”。

    在这种文化下,臣子要无条件服从君主,儿子要无条件服从老爸,老婆要无条件服从老公,弟弟要无条件服从兄长,而且这些秩序是一辈子的,生下来就需要遵循的,哪怕你晚生一小会,可能你这一辈子都要看别人脸色生活了。为了能贯彻这种思想,尽可能减小利益交换的成本,在当时的社会,连三岁小孩都要背《三字经》,现在竟然还有家长让孩子背。这种做法确实为养子防老、夫唱妇随提供了信用基础,养子再也不怕不妨老了,彩礼花出去再也不用担心媳妇不听话了,但代价就是,在这种压制下,个人的独立发展,个性及创造力几乎全被压制了,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这都是能被理解的。

    说到这,你应该知道当年孔老先生创立的儒家文化的目的是什么了,就是为了让养子防老、夫唱妇随这种隐性的价值交换不需要冒太大的信用风险,能顺利完成。

    2500年后,有一个人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在互联网上买东西,卖东西的人我不认识啊,我付了钱,他不发货怎么办?我和陌生人之间没有信用制约啊。你应该猜到了,这个人叫“马云”,于是他创立了支付宝(点题、点题、点题)。


    今天的农村

    读到这,你应该明白在农业社会里,儒家的三纲五常到底是干什么用的了,随着城市化得推进,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城市,现代金融避险工具越来越丰富,人们也将逐渐摆脱传统的养子防老、夫唱妇随的价值观,不必把所有的避险方式寄希望于养儿子,传宗接代上。只有血缘关系脱离了这种隐性的利益互换,家庭的温情才能单纯而长存。越来越多金融体系丰富的大城市的人生孩子只是因为“爱”,因为孩子可爱,而不是为了防老,或者传宗接代,所以生儿子生女儿已经无所谓了,这是个好兆头。这种情况下,个人能获得更好的发展,能激发更多的个性,不再需要我是晚辈我就低你一头,我什么都要听从你,这种典型的小农思想会逐步退出舞台。

    但目前农村的情况却有点不乐观,农村对现代金融避险工具几乎没有任何了解,更不要谈怎么使用这些金融工具了,更糟糕的是,整个社会已经不像过去那样崇尚儒家的那套理论了,传统的信用体系正在瓦解。这会让整个农村群体进退两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支付宝起源于儒家学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shgm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