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昌故事一路沿着茶马古道
在汉武挥鞭马蹄声中隐约走来
九隆国王,湮没在澜沧江的前世里
而此刻眼前五月的九龙路
依旧在汉唐阳光濯耀之下
易罗池如梦初醒,仰首致敬
太保山顶的战鹰残骸
海的穹顶风平浪静
阳光肆意挥毫泼墨
透过树叶渲染了谁的心情
宝岫路上行人匆匆
谁知滇西1944年五月的心伤
形影孑立的人儿
无关风月独孤,与国殇有关
龙陵青山碧水怡然
松山战场硝烟散尽,战壕依旧在
二十万无名壮士埋骨他乡
用鲜血把土地染成永远的暗红
高黎贡山低头,肃穆静默致哀
龙江铁桥鸟瞰众山,怒江天险今不复
唯有英雄的墓碑无言,浩气冲霄汉


后记:保山,云南省大理往南的滇西重镇。距今有文字记载大约公元前三世纪周郝王时期“古哀牢国”政权核心枢纽,时哀牢国王自号为“九隆王”。汉武帝时归化中华大汉武帝国,从此成为中华版图西南一隅。汉朝皇帝赐名为“永昌郡”,意为永保边疆,民族昌盛之意。
明嘉靖三年因永昌与当时安徽永昌县同名,借用城内易罗池上方的“保山”一名用作郡名。保山一名延续至今。诗中的九龙路、宝岫路皆为现保山城区主要干道路面。现在保山城中太保山顶还有当时南洋华侨陈嘉庚先生捐献的战机残骸,供后人凭吊。
滇西1944年指的是闻名中外的1944年滇西保山龙陵县松山战役,以当时中国远征军卫立煌将军、宋希濂将军为主官的经历十次战役级别的恶战,投入超过日军三十倍的兵力长达95天苦战终于攻克日军攻占的松山、光复腾冲城,全歼日寇大小兵卒,日寇主官剖腹自尽告终。
至今在大陆土地上唯一一个悬挂着青天白日旗的地方就在腾冲国殇墓园,蒋介石亲自题词。埋葬着几十万中国远征军牺牲在异国他乡的无名英雄。
松山战役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以战役级投入和牺牲,赢得了战略级的战争目标。草民偶感聊以此诗祭奠为国捐躯的数十万烈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