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知否》,有一句话经常在关键时刻出现,这句话就是“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现实生活中,事实我们也经常遇见类似的事情。父母这一生,都在为子女而筹划,孩子的教育完成了就还是计划孩子的婚姻。很多人结婚都要求要房,而大多数的房子都是父母帮忙置办的。而一些有远见的父母,甚至子女没有结婚就已经准备好了房子车子或者别的可以福泽后辈的资产。

我了解过一些人,他们一开始的条件是很好的,比很多人都优秀,但是三十年过去了,过的还不如原先不如自己的人。比如同样在农村, a家里有一男一女,姐姐嫁人了,弟弟在乡镇工作,自己在农村老家盖了一栋房子,眼看儿子就三十岁了,到了找对象的年纪,儿子将近一米八的个子,长的也不赖,但是有看的比较远的女子是不会跟这样的人相亲处对象的。
因为:

a家没房没车(这是表象原因)。深层原因是a家的“传统”不够长远。一个有远见的父母首先要考虑的是子女的将来,在这个人人都有车的时代,如果农村条件中等偏上是不可能不买车的,再加上儿子在其他乡镇工作,有车来回照应家里也更方便啊,父亲没买车,可能是因为一辈子在农村觉得没必要,可以理解。但是儿子在乡镇工作,如果家庭条件还好,肯定会买一辆家用代步车,可是儿子没有买,最大的可能是儿子思想观念比较守旧,安于现状,比较节俭。

在来说房子,农村肯定要做新房,毕竟是我们的“根”,但是在女儿已经嫁出去,只有一个儿子的情况下,难道不应该考虑一下儿子及孙子以后得生活和教育问题吗?当然这个不是所有父母都必须考虑的必要条件。父母没有给儿子在县城以上的地方买房也是可以理解的。最根本的问题还是出在儿子身上,眼看而立之年,竟然没有为自己的将来好好打算计划。即使没有为自己,要为自己将来的孩子考虑一下教育资源的问题啊,县城的教育资源就是比乡下好,市里的教育资源就是比县城好,大城市就是小城市好。所以,一个人如果只贪图眼前的安逸却没有考虑以后得事情,一辈子都在为眼前忙碌而碌碌无为。

卫小娘的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所以才有了明兰的通透明事理;明兰的劝谏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所以顾廷烨建功立业成为了大将军;顾大朗的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所以才选择现在顾廷烨这边,为女儿挣得一份安稳保障;王母的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所以才有了王家从贫民到官富三代的荣耀。
真正爱自己的孩子,应该想的远一些,而不是贪图眼前舒适安逸。当然,要想看的远一些,一个人的格局必须要大,格局大依赖于优秀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的养成其实跟生活习惯息息相关。如果两个人生活习惯不一样是很难幸福美满的生活一辈子的,所以选对象,还得要看的长远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