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成长之旅散文哲思
相互理解:还需要我们主动迈出理解他人这一步

相互理解:还需要我们主动迈出理解他人这一步

作者: 钰晨成长手记 | 来源:发表于2019-07-06 21:44 被阅读3次

    01 人人都需要被理解,但不见得人人都会去理解

    不论什么样的书、文章或是视频,总有些人并不是选择把它看完,在过程中总会找到几句勾起自己不满或发泄的话,接着去点评区或弹幕里破口大骂,仿佛自己人生的痛苦都是别人造成的一样,可是这种做法本身其实对他们自身的情绪及心态上的影响也是很重的。

    很多公众人物发布的一些内容都会引发大众的消极心理,然后把自己生活中的一些写照投射在评论上,谩骂或者指责一番。

    因为当一个把自己的怒气和负面情绪全部激发出来时,他只能不断地通过寻找发泄口来与自己的情绪对抗,但其实大家都试过,把不顺心的事情发泄在其他事物上,而不是选择直面自己遇到的问题。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看,人们的耐心也不复存在了,身边很多人家里都买过书,但是能把买来的书都看完的人却极少,现在很多人连一个5分钟的视频都看不完,更不要说让他们读一篇3000字的文章、一本25万字的书了。

    我记得曾有人在评论里问我“挺好的文章,搞那么多图片干啥?”其实可以看出这个人对于看大量的文字是完全具备耐心和专注力的,因此他会认为图片加得很没有必要,有点画蛇添足。

    一方面,我很理解他的想法,很多喜欢看文字的人是受不了太多图片堆砌的文章的,另一方面我又不得不加一些图片。

    事实上找图片这件事对于图片编辑来说也是个大麻烦,因为平台规则就是对文章中的图片有一定要求的,比如不能含水印、无版权问题、必须要与文章内容相匹配、图片需要高度清晰等等,据图片编辑来说文章若是稍稍长一点,可能找图片比我写文章还要麻烦,时间还要久。

    而平台为作者制定的规则则是为了尽量让看文章的人晚一点再从页面跳出去而已,毕竟自媒体平台发布的文章不是日记,总要有些规范的嘛。也就是说不放几张适合的图片,平台就不会予以推荐,那么很多读者也就很可能看不到这篇文章了。

    上面这个例子想说明什么呢?人人都有自己不了解的事物,所以没必要去责怪他人的观点。比如那个用户,他又不是平台的运营人员,我当然没有必要要求对方必须要了解平台规则啊,更何况人家是在对于文章内容提出有效反馈,并且这是值得我们记录下来的细节。

    当然我的图片编辑也很不容易嘛,我不能让他去研究过用户的心理之后再来做图片编辑,能够改进的地方就是让图片的排布更加合理和规范。

    人人都有自己的认知范围,每个人也都需要被理解,只是向他人索取理解总是比理解他人要更容易,这才是难点。


    02 环境对个体的影响,是个体自身无法控制的

    对于发布文章、视频的自媒体账号,是必须要遵守平台制定的规则的。有些自媒体懒得解释这些东西,也有些自媒体又会在评论区和读者起争执。

    平台的规则也来自于人们越来越没有耐心和专注度,当然客观地说,这不是某个个体能决定的,而是我们的互联网环境及人们的习惯相互配合所导致的。

    人们看视频或玩一款网页小游戏时,最好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被一些亮点所吸引,这就给标题党的提供了生存法则,起码对他们来说点击率要比跳出率更重要,这取决于创作者、产品研发人员们更看重自身利益还是更看重人们的阅读及认知需求。

    前几天我跟一个编辑起这件事,我也说起我的一点小遗憾,我的文章话题多半都是来自各个平台和现实生活中人们的一些困惑,比如从十几岁的学生到三十几岁的职场人、再到中年人都会迷茫,那么我就会把迷茫这个话题拿出来单独写几篇文章,我的本意是希望能够帮助到一些人解开困惑的,但是当我看到一些评论和后台的数据后,我便从中了解到,很多人根本看不完一篇完整的文章,便跑去评论区发表他们的观点。

    03 所有的观点都是很有影响力的

    每个人发朋友圈或不发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支撑,有人为利益、有人为了传播一些知识点,有人为了晒美照,也有人为了晒工作状态。

    有些爱美的人天生爱美、而有些爱美的男孩和女孩却是因为对自己的相貌不自信;有些人发工作照是很随意的,也有人为了向他人证明自己努力而发工作照。

    看似大家做着类似的事情,可出发点却是不同的,不论对方出于什么用意,只要我们不过度解读他人的意思就好。

    相信大家都看到过知名媒体账号、或是公众人物的评论区常常被一些观点所围攻。很多内容都是人们自己生活中投射出来的缩影(这个缩影不是指人们生活中发生了多少类似的事件,而是对待事件的看法会遵循他们自己内心的一些情绪波动及潜意识引发的惯性思维)而已,有人在写自己生活的不如意,有人在抱怨社会的不公平,也有很多读者会在评论区因为一些观点发生争执、两军对垒或出现人身攻击的状况等等。

    其实这就像生活中人人都能随口说出一些金句一样,对于观点性的文字很容易引发争执、也很容易获得认同。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常常会看到很多陌生人之间一言不合就会展开人身攻击,或是茶余饭后常常把公众人物的私生活拿来消遣,甚至还会妄加断言。这足以表明人们会无意识地为自己心中积攒的负面情绪寻找发泄的出口,这就是经典的踢猫效应。

    朋友圈里看似一片和谐,没有人会不理解谁,可背地里讨论他人朋友圈内容的,却大有人在;当面给领导提建议的人不多,私底下聚在一起吐槽领导决定的员工却不在少数,甚至有些人会把同事分组屏蔽后再去朋友圈与另外一群不知情的朋友讨论自己的不满情绪的来源。

    而这些从不直面却常常背后吐槽、发表观点和批判的行为其实都是希望在发泄情绪的过程中获得一些认同感。

    这种认同很容易获得,因为大家在片面的个人立场去看待问题时,很容易产生共情,可问题还是没能得到解决,发泄负面情绪,有时对原本的事态发展并无好处,因为被获得认同的片面的观点只是让人们心中对负面情绪及内心原本消极看待事物的态度更加多了一份坚定而已。


    04 互联网即是传播影响力的工具

    所有的观点背后都有一些想法做支撑,当人们不了解对方的想法,只是单纯去看待结论时,这个批判就更容易被点燃或被高度赞誉。当人群足够庞大时,每个观点都可以得到认同或批判,因为每句话都能碰到多个对它产生共情的倾听对象。

    想到一本书,书名叫做《未来是湿的》,是关于互联网发展史的。互联网行业发展到今天,社群打造、社交平台的大众化足以使人们在任何事件面前都能找到持有相同观点的伙伴了。

    现在的人们正在参与互联网发展史的过程中,所以大家也需要了解:任何观点都有人支持、也都会有人反对。并且现在人人都是内容生产者,人人都是参与者的生活状态,会引发人们强烈的表达愿望。

    这种在虚拟网络发表观点、批判的习惯会被带到人们现实生活中,人们便开始对他人的生活状态和人设下结论。

    05 所有的事物都有两面性,所有的观点背后也都有一番思考

    有时候生活中真心实意站在对方角度提出建议的人,有多少被当作那只可以随意任人发泄的猫了呢?人们对待他人的要求越来越苛刻,很多人遇到问题去找人倾诉,最终却希望倾听者能够说出一番他们想听的话,而不是真正对他们自身有益处的话。

    有些人选择了倾听者的角色,很多时候又会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去表达,却忽略了倾诉者的需求及感受,导致诉求方的倾诉非但没得到理解,还要花点精力与对方展开新的讨论。

    最终谁的观点能够先得到理解,完全却决于谁是主动理解对方的那个人。

    所谓的当局者迷,是因为当局者很难把自己当作研究对象去分析,而更多地是去考虑自己当局者的身份,然后把自我无限放大,导致最终只能失了全局观。

    理解他人、理解自己,需要保持恒久的耐心,否则人们很可能误把冰山一角当作全貌,从而失去了更广阔的视野,及理解他人的能力。

    比如有人在原生家庭的伤害下成长,认为这个话题很有社会意义;也有人认为原生家庭的话题不需要过度消费,毕竟父母把孩子养大也不容易。其实每个人的观点都是依托自己的经历、认知、所受的环境影响和文化背景才得以形成的,那么干嘛要对一个个人观点去进行批判呢?

    06 只有立场不同,没有对错之分

    当我们能够站在他人的立场和角度去思考时,你会发现大家只是因为经历不同导致了观点不同而已,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哦。

    我们仔细想想,每个人做出的一切决定和选择都取决于当时的认知层次以及对事物的理解程度。

    也就是说,人们每个当下做出决定时,并没有对错之分啊,对错只是他人给出的评判标准,或当事人事后有了一些分析才能得出的结论或是观点。

    而对错的概念在心中被弱化时,人们自然就不会急着去指责对方了。由于今天人们内心对很多事件的看法都有着绝对的对错之分,导致他们中的一部分发表观点时把“证明自己是对的”当作目的,从而忽略人们需要理解与被理解的本质。

    人们生活的环境的确压力很大,在公司的上下级、朋友、亲密关系中都会或多或少存在着误解、迁就。热点事件总会掀起舆论,可热点事件背后的当事人却很少能被人理解。也许每个陌生人距离他人的生活都太遥远,如果大家同在一个圈子,自然不会当面组团去消遣他人。

    当我们了解到人人都需要被理解时,在社交关系中就不存在迁就和同情的感受了,因为你会尽可能地主动了解对方做事的动机、对待事件的看法和观点,这时候主动发心去理解他人,远比期待别人理解要更容易实现。

    因为理解他人,是你对自己的期待,希望得到他人的理解是你对他人的期待。相比之下对自己的期待才能容易受控,不是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相互理解:还需要我们主动迈出理解他人这一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sqhh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