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静儿
我有个习惯,每天早上起床之前,习惯性的拿起手机看一下有没有自己感兴趣的新闻。
今天早上,我依然一如既往的拿起手机,腾讯新闻里弹出一则新闻,标题是这样的-《家长深夜将孩子独自放在坟地罚站,结果转头一看被吓坏》。当然我也被吓坏了,我不算是个胆小的人,不是被这样的字眼吓到,也不是想起灵异事件。而是,惊心于这位孩子的父亲做法,罚站哪里不好,大半夜把孩子放在坟地。
我以为只是新闻为了的浏览量,故意取一个吸引眼球的标题,这是标题党经常干的事情嘛。于是,带着这样的心情,点开了新闻,先阅读了文字,内容是这样的:
“近日,浙江一名家长因孩子不做作业,深夜将他独自放在坟地里罚站,还脱掉了他的鞋,结果转头一看立马被吓坏了。”
看完文字,第一感觉就是孩子出事了。于是点开视频,视频里的内容简单的总结,是这样的:
孩子不做作业,于是父亲一生气,半夜就提着孩子到了半山腰太公的墓地,把孩子的鞋子脱掉,让孩子站在太公的坟墓旁边反思。自己还把下山的路给堵住了,防止孩子自己下山。但是过一段时间之后发现孩子不见了,自己也没找着,就报警谎称孩子在半山腰“太公家”丢了,孩子没有穿鞋,不知道是不是掉进山洞还是滚下山坡了。于是民警就帮助找40多分钟,都没有找着,而且民警还发现半山腰根本没有人家住户。最后是巡警发现孩子的,警察对着家长教育了一番,希望家长改变教育孩子的方式。
看完这个新闻,是不是觉得这个家长很幸运,因为孩子没有出事;也有点啼笑皆非,这是觉得孩子不做作业,要他自己去向“太公”反思了,这个爸爸家族使命感倒是挺强的,自己的孩子不做作业,就自己向祖宗反思,别扯上自己?这是要甩锅的节奏啊。
下意识里,这位爸爸觉得自己是没有责任的,孩子不做作业,就是孩子的问题,跟自己没有关系,所以,孩子就应该自己去反思。但是,这位“思想前卫”的爸爸从来没有想过,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把孩子丢在坟地这么阴森恐怖的地方,还把孩子的鞋脱掉,堵住下山的路,这给孩子的心理上造成多大的影响?连孩子自救的后路都给断了,脱掉鞋子,地上有石子,或许还荆棘丛生,无法走路;退一步说,就算孩子不怕疼可以走,那堵住他下山的路,他就没有路可走。
原本在恐惧中的孩子,因为父亲断了他“逃跑”的后路,而变得更加绝望。父亲觉得只是“反思”的事情,可能给孩子的心理造成一辈子的阴影,他永远会记住他的父亲把他丢在了人人都避之不及的坟地,他记住了父亲的“狠”。
其实想要孩子好好完成作业难吗?不难。作为家长,有时间把孩子放在坟地,却不把这段时间拿来陪孩子写作业,着实让人无法理解。
父母的教育观念多重要自不必说,前几天在一个群里,看到一个还未婚的男孩子,义愤填膺的议论,现在的老师可好玩了,作业不用改,每天要家长做这个做那个,还要家长批改作业。换做以前,我可能会立即接上一句“不懂就不要说话”,可是现在不会了,只是呵呵一笑。因为教育这件事情,只有自己经历了才会懂。
是老师不批改作业吗?是每天要家长做很多吗?是老师空余时间多吗?都不是的,如果我们抱着这样的态度和观念,永远教育不出优秀的孩子。
首先,现在的孩子在小小年纪,他们的通识知识量已经很大了,孩子需要更多的关注。在学生时代,学校的教育只占30%左右,家庭教育占65%,社会教育占5%;而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这个教育的比例就反过来了,社会教育占了70%-80%,余下的就是学校和家庭的影响。
教育孩子不是学校老师独家做的事情,伟大的思想家孟子,也是在孟母三迁之后才找到了适合孟子的学习环境的。从古至今,诸多关于家庭影响孩子一生的谚语以及至理名言,都证明家庭教育、家庭教育观念的重要性。
学校会布置亲子作业,是希望家长多陪陪孩子,跟孩子有更多的链接,通过共同完成作业,有更多的沟通和交流,使得两者之间的亲子关系更融洽,孩子更了解自己的父母,父母也会更多的接纳孩子的不完美,包容孩子的缺点,了解孩子的成长节奏。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每个孩子的先天个性不同,父母亲的个性也不一定就遗传给孩子,每个孩子都有独立的人格和个性,这个先天个性是无法改变的,我们只有慢慢学会接纳,别无他法。
一个只会把“锅”甩给孩子的家长,意识中就觉得教育这件事情跟自己的关系不大,孩子的教育出了问题都是别人的责任,跟自己是没有关系的。不会主动承担起孩子成长过程中教育的责任,又怎么能教育出优秀、有责任感的孩子呢?
主动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并不难,回到家放下手机,和孩子谈谈心,换一种说话方式。实在是不懂的怎么跟孩子沟通,可以学习,坦诚的跟孩子说“其实爸爸妈妈也不知道怎么跟你沟通,在教育过程中做的并不好,但是爸爸妈妈愿意跟你一起学习,你愿意爸爸妈妈和你一起成长吗?”孩子一定会很感动,他一定会从心底里接受父母亲,会原谅父母亲偶尔教育中出现不当的行为,因为孩子也知道,人不可能不犯错误。
话说,优秀都是教出来的。毕竟有天赋的孩子就像大海星辰,并不是每个孩子呱呱落地时都自带天赋,可以满足成年人的期许。因此,我们需要放慢脚步,等待孩子成长,在教育孩子,不要做一些极端的事情,给孩子造成伤害后不一定就能挽回。
最近我在看一本书,是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教授的专著--《幽微的人生》。李教授是国内著名犯罪心理学家,被誉为“中国犯罪心理画像第一人”。她长期从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在书中的很多个研究和分析青少年心理问题形成的个案中,我们看到是很多成绩优异的,国家名牌大学的学生犯罪的案例,他们的成绩够优秀了。但是为什么会走上犯罪的道路,就是因为在成长的过程中心理健康出现了问题啊。
还有最近频频发生的学生跳楼事件,这难道都是孩子一时冲动跳的吗?不是,这是长期积累的心理问题,使得孩子抛下了伤心欲绝的亲人,最终放弃了自己。
我不敢说呼吁年轻的父母们一定要学习教育孩子的方法,作为父母亲要自我成长。但是,我倒是觉得适当的改变自己真的有必要,经常听到邻居的孩子大声的哀求爸爸妈妈,不要骂了,不要打了.....,说真的,我们真的不能做除了会拿棍子之外,啥也不会做的父母。
但愿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生而有翼,为何我们做父母的总要他们匍匐前进?
作者静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