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赞扬过的人,一般都是值得称道的人物。
“考其生平,以大勋章做扇坠,临总统之大门,大詬袁世凯包藏祸心者,并无二人;七度被捕,三次入狱,而革命之志,终不屈挠者,举世亦无第二人。这才是先哲精神,后生的楷模。”
鲁迅赞誉有加的这位国学大师,就是章太炎。
章太炎是什么人呢?
他可是名满天下的反革命家,而且还是满腹经纶的国学大师。
那杜月笙呢?
他可不陌生,他也是一位响当当的人物,他的身份可是黑社会老大。
他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社会的人物,他起源于帮会,亦正亦邪的一个人物。他抗过日,但是他邪的部分更加的突出。
一位满腹经纶的国学大师,一位投入帮会头目黄金荣门下而发迹的流氓头子,黑社会的帮会首领,他们两个人怎么会走到一起呢?
章太炎晚年的时候,居住在苏州讲学,已经不再有当年的锐气了。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但是,生活毕竟是生活,毕竟是真的不能真的与世隔绝,不食人间烟火,何况他当时的经济状况并不宽裕。
如果生活一直这样的延续下去,或许章太炎就没有机会和杜月笙走到一起。
但偏偏上天弄人。章太炎的侄儿,居住在上海的法租界,与一个颇有身份和背景的人,发生了房屋的纠纷。
就在他们相持不下的时候,他的侄儿就请出了章太炎帮忙,希望凭借章太炎的名望,来化解他们之间的纠纷。但在只任权势和金钱的上海租界,章太炎虽然名誉天下,但却是一筹莫展。
就在章太炎山穷水尽的时候,他想到一个人,就是杜月笙。
杜月笙当时在上海可是炙手可热的一个人物,神通广大。为了侄子的事情,章太炎也只好放下了名流学者的身份,给杜月笙写了一封信。
其实,章太炎也并没有抱有多大的希望。
当杜月笙收到了章太炎的来信后,惊喜万分。杜月笙虽然是大流氓,但是,他还是远见的。他看重的就是章太炎有着不一样的身份,名满天天的国学大师,这样名流学者身份的影响力。
杜月笙凭借自己在上海的影响力,竭尽全力的帮助章太炎的侄子排除了障碍,让这场房屋的纠纷得到了双方都满意的解决。
杜月笙为了能更加的深交这位国学大师,杜月笙就借着这个机会,专程去苏州拜访章太炎。
章太炎对杜月笙感激万分,而且有很敬佩他。认为杜月笙讲义气、重礼节,有古豪侠的风范。从此以后,章太炎和杜月笙就开始了交往。而且过往甚密。
到了后来,章太炎甚至以国学大师的名望为杜月笙修订了家谱。
杜月笙在上海发迹以后,对于自己出身低贱,一直耿耿于怀。但当章太炎为其修订家谱时,而且经“考证”杜月笙的家谱可以上溯到帝尧。
杜月笙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章太炎能和杜月笙交往,在很大的程度上,是由于杜月笙窥探了到了章太炎晚年的失落和不宽裕,并且杜月笙对章太炎是礼敬有加。
并且还有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既顾全了章太炎先生的面子,而且还暗施恩惠,从而在不知不觉之中对杜月笙产生了感激之情。
章太炎和杜月笙交往,确实对章太炎的清誉影响不小,但根源还是源于当时的社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