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概前年吧,远方的一位老同学寄我两册书,书名《离幸福很近——带你认识佛教》,索达吉堪布 著。
一直以来,我对于佛教的认知,一直停留在看过的电影、电视剧桥段上,可以说一点都不懂,一点都没有研究。所以,书签收以后,一直就搁在办公室书柜的角落里。
前两天收拾书柜,被那书的素雅封面所吸引,顺手撕掉塑封,翻开看了看。出人意料的是,书中的内容不仅不是想象的那样神秘、晦涩、难懂,反而因为作者的直白描述、旁征博引,显得很耐读。
上学那会儿,倒是挺喜欢读书,可惜都是浅尝辄止的读法,而且“偏科”严重,大量的时间都耗费到了读武侠小说上。工作以后,借口这忙那忙,好多年也没认认真真读几本书,一直都是啃老本的状态。
突然翻出一本耐读、耐看,且以前没接触过的领域的书,心里其实有一种“一探究竟”的期待感,也就静下心读起来。
《离幸福很近——带你认识佛教》这本书,如果仅看书名的话,很容易让人产生“这是一本佛学理论”的错觉。其实,读起来以后你自会明白,整书的前半部分收录的是索达吉堪布在国内外多所著名高校的演讲稿。
演讲稿算是我感兴趣的题材,也就读得认真一点,更为重要的地方在于,对于幸福本因的探究,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所以,读过以后,感觉《幸福的根本是心——汕头大学演讲》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也可以这样说,这篇文章所讲述的幸福观,算是个人迄今为止见过的关于幸福的最好答案。
索达吉堪布在汕大演讲这样开篇:“藏族有一句俗话‘说话开头难,办事结尾难’。”仅此一句,瞬间吸引了我读下去的目光。
索达吉堪布首先谈了“认识幸福”的问题,他认为“幸福是一种得到满足的心态,也就是说,幸福的根本是心。”
接下来,他分析了世人“对幸福的误解”。比如,有人认为“只要满足了暂时的身心需求,这就是幸福”;也有人认为“离开了痛苦,也是一种幸福”,等等,其实都不算完全正确的幸福观。
那么,真正的幸福观是什么呢?
索达吉堪布认为,“抉择正确的幸福观”,先要认识到“幸福在内,不在外”,其次要认识到“幸福非常,乃无常”,进而引出“欲求幸福,应当借鉴佛法的智慧”的论述和论证。
对于追求幸福,索达吉堪布在演讲的给出了两个“小诀窍”。其一,要有面对痛苦的能力。比如张海迪说:“即使翅膀折断了,我的心也要飞翔。”其二,要灭除自私自利心。比如吵架这样的事情,都是以“我”为中心引发的,等等。
索达吉堪布总结:一切快乐的根本是利他,一切痛苦的根本是自利。
最后,以罗素在《中国人的性格》一文中得出的结论收尾:用自以为是的目光,看待别人的幸福,这是错误的。
堪布:原为藏传佛教中主持授戒者之称号,相当于汉传佛教寺院中的方丈。其后举凡深通经典之喇嘛,而为寺院或扎仓(藏僧学习经典之学校)之主持者,皆称堪布。担任堪布的僧人大都是获得拉然巴格西学位的高僧。
索达吉堪布,生于1962年。1985年舍俗出家,前往喇荣五明佛学院,依止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为根本上师,后通过堪布资格考试,成为学院大堪布。20世纪90年代起,随法王前往美、英、法、德等十几个国家弘法。从2010年起至今,受邀在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及港大、北大、人大等众多著名学府演讲,发起并参与主办多届“世界青年佛学研讨会”,与众多知识分子进行交流,将佛教真理与当今科学结合起来,引导世人正确面对学业、情感、工作、人生,在国内外信众中有很高的知名度,影响颇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