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生说明书读书国学与传统文化
持自心经 随感而应 体验丰盛——20181215读书沙龙心得

持自心经 随感而应 体验丰盛——20181215读书沙龙心得

作者: 自在阳子 | 来源:发表于2018-12-17 23:25 被阅读2次

阳光明媚,共读经典,体悟人生。

同读《金刚经》共习八段锦。

感受:和平--喜悦憧憬(中国教育)

四、第二十一品   非说所说分

1、随感而应。

“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解读:凡夫说法,心有所得。如来说法。心无所得,若言如来说法,心有生灭者,即为谤佛。《维摩经》云:真说法者,无说无示;听法者,无闻无得。了万法空寂,一切名言皆是假立,于自空性中,炽然建立一切言辞,演说诸法无相无为,开导迷人,令见本性,修证无上菩提,是名说法。破法相。

执法相就会向经典、向外求般若,忘记本自具足,受限。

执法吃药,不管对不对症,会吃死人。

无法可说:连说法相也要破掉,不作此念,也有说法。

知行合一执法相就会忘记本自具足,受限。破除一切法,常观自在,持自心经,随感而应。

2、声有声灭闻性恒常

“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二元对立。到处追课如同阿难,只向外闻,不闻自己的闻性。真信:自信,信本自具足,自己是佛。

知行合一自信,信本自具足,随感显化。

链接B:声有声灭闻性恒常

3、常行普敬

“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众生都是自性圆满的,觉无过去未来之分,人我之分,说法听法之分。

众生只是被遮蔽的状态,离开即佛。众生是意识被遮蔽的状态,下一秒不遮了,即是佛,你说的是哪个?时间,包括我执和法执。我执就是迷时的这辈子时间段。

知行合一众生皆是佛,常行普敬,礼佛灭相,成己成人。

五、第二十二品   无法可得分

“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

解读:所得心尽,即是菩提。我于菩提实无希求心,亦无所得心,以如是故,得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扫地雷,边埋边扫掉。

知行合一本自具足,无法可得,随立随破,回归无限。

六、第二十三品   净心行善分

1、用平等心来看待一切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解读:上至诸佛,下至昆虫,尽含种智,与佛无异,故言平等,无有高下。以菩提无二故,但离四相,修一切善法,则得菩提。若不离四相,修一切善法,转增我人,欲证解脱之心。无由可得。若离四相,而修一切善法,解脱可期。修一切善法者,于一切法,无有染着,对一切境,不动不摇,于出世法,不贪不着不爱,于一切处常行方便,随顺众生,使之欢喜信服,为说正法,令悟菩提。如是始名修行,故言修一切善法。

用平等心来观一切法,用因果思维做选择。现实中我们以是非善恶、正误做选择,佛法超越对错,只转化,破除一切执著,只是平等的做一切事。

平等心即是无上正等正觉,恒久的中。孔子:日间做的了主?夜间做的了主?做梦时做的了主吗?不觉察的话即使身处世外桃源,也会“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觉察真相则可不断从“扫地红尘飞,才著工夫便起障”的浑浊愚迷状态回到“开窗日月明,能通灵窍自生明”的清净觉醒状态。

知行合一平等心即是恒久的中。用平等心来看待一切,用因果思维做选择。

2、不著善恶

“所言善法者,如来说非善法,是名善法。 ”

解读:修一切善法,希望果报,即非善法。六度万行炽然俱作,心不望报,是名善法。

心有善恶则不平。分别善恶,但不起分别心。

知行合一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不著善恶。

B:《楞严经》第四卷 第十二章   声有声灭闻性恒常

“声于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汝尚颠倒惑声为闻。以诸众生从无始来,循诸色声逐念流转,曾不开悟性净妙常,不循所常逐诸生灭,由是生生杂染流转。若弃生灭守于真常常光现前,尘根识心应时销落。想相为尘识情为垢二俱远离,则汝法眼应时清明,云何不成无上知觉。”

解读:“所有的众生,从无始以来,一直都紧紧跟随在那些声音、色尘等上面,在那上面起心动念,住色生心,从而不断地在轮回中流转。可是这些众生,却从来都没有明白过:自己的本性本来就是清净恒常的,不会因为日常种种尘相的生灭而出现生灭变化。众生正因没有明白这个道理,因此也就放弃了坚持真正的清净恒常的本性,反而去追逐那些生生灭灭不断变化的外尘,因此也就生生世世地不断沾染尘垢而轮回。如果能够放弃外部的生灭不定的外尘,而回转坚守本来圆满清净的真性,那本有的、恒常的光明就会现前,所有虚妄的外尘、六根、诸识等也都会应声而忘,从而就会远离内想外相的尘相,远离有情含识的执著垢染,清净法眼自然也就会当下清明。这时,还要担心成不了无上正等正觉吗?”

此处“声有声灭闻性恒常”的理。和《楞严经》最前面佛和阿难辨见中所明确的“见明见暗见性未变”的理完全一致。也就是说,外部色尘的变化、生尘的变化,并不代表着众生自己本来恒常真性的变化,真性的恒常如果能守住,又何尝需要担心是否会成就呢?

相关文章

  • 持自心经 随感而应 体验丰盛——20181215读书沙龙心得

    阳光明媚,共读经典,体悟人生。 同读《金刚经》,共习八段锦。 感受:和平--喜悦—憧憬(中国教育) 四、第二十一品...

  • 随感而应

    早上四点就醒了,翻来覆去睡不着,于是起身坐在桌前,看了会《非暴力沟通》,将头伸出窗外,凉风习习。这时天色已经泛白,...

  • 随感而应

    #1#2020.5.6 今天做治疗密码与平常有些不同,对“发现、打开并治愈”有了些些体会。 第二遍做第二个手势时,...

  • 全面修习 安身立命——20181215读书沙龙心得(上)

    阳光明媚,共读经典,体悟人生。 同读《金刚经》,共习八段锦。 感觉:和平--喜悦—憧憬(中国教育) 一、第十八品 ...

  • 第14期24课 随感而应

    这节课和大家分享如何具体的知行合一。 一,随感而应 随感而应来源于王阳明,就是事情来了就做,事情不来就不做,守株待...

  • On Writing丨简历(6-10)

    文/风往北云向南 文首分享写读书随感的心得:相当于重读一遍,每章自拟标题,锻炼归纳提炼能力,可以加深印象,能够碰撞...

  • 舞动奇迹,随感而应

    清晨在喜悦平和中醒来,打开窗户深吸了一口气,一股清凉的气息立刻涌入心田,闭上双眼沉浸在这清新幸福的空气里。 是故空...

  • 如何读书,才能解决读而不会的问题?

    某天去参加一个读书沙龙,大家在沙龙里畅所欲言,交流和讨论自己在读书方面的各种心得和体会。 其中有个年轻小伙子说,我...

  • 《李熙玲~坚定的信念》

    20181215 伍梦玲私人定制天书 《李熙玲~坚定的信念》 勤劳勇敢 善良美好 纯真质朴 丰盛圆满 《李熙...

  • 心经--学习翻译笔录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 读书笔记 The Heart sutra study notes 前述心得: 这是我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持自心经 随感而应 体验丰盛——20181215读书沙龙心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tih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