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 · 左河水
西北风袭草木衰,几番寒起一阳来。
白天最是时光短,却见金梅竞艳开。
农历十一月二十三,今日冬至
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冬至对于养生是很重要的时间节点。古人认为:冬至,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过了这个点,阳气就开始一点点生发,自然万物也由衰转盛,收藏和生长的节律也由此转换。所以,养好这阴阳交替的冬至,等于打实了地基,以利于下一年气血更好地运行。
白雪皑皑的冬日景致,必少不了腊梅点缀,道是“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冬至,正是文人雅客们负暄赏雪,闻香寻梅的好时节。而当下,屋里的梅正努力攒着花苞,三朵两朵,让人不忍责备。如今的我们虽没有古人踏雪寻梅的雅兴,但无碍沏一壶冬令的白芍梅茶,共赏这大好的冬景。
冬至茶单——白芍梅茶
食材
白芍5g, 山楂5g, 绿茶3g, 绿萼梅6克
方法
用200到300ml的沸水冲泡后,慢饮,可冲饮多次,至味淡。
膳解
白芍苦酸,微寒,能养血敛阴,缓中柔肝。
绿萼梅酸涩,性平,疏肝,和胃,化痰。
白芍配合山楂,不仅能起到“收敛”的作用,还兼能开胃;而绿萼梅则能疏肝解郁。这道茶主要是用来养肝的,还能和胃止痛。因此,这方面有问题的朋友们,不妨一试。
沏完,茶的清香扑鼻,口感偏酸,不喜酸的,可适当添加蜂蜜调味。
冬至,除了是阴阳交接的大节点,也是数九寒天的起始日。从明儿起,就可以画“九九消寒图”,等春而至。因此,民间又有冬至大如年之说。此时的北方有热腾腾的冬至饺(饺子取谐音交子,意交子时一阳之生气),而没有暖供的南方,当然少不了煲一锅暖意融融的肉汤御寒,此时不煲,更待何时!
冬至膳汤——什锦菌菇小排煲
食材
主料:什锦干菌(姬松茸、竹荪、花菇等)、什锦鲜菌(口蘑、香菇、杏鲍菇、茶树菇、金针菇)、小排 250g 、枸杞、红枣、虫草花
辅料:盐 糖 麻油 料酒 姜片 葱花
步骤
1.干菌要水发,鲜菌切适当块大小。
2.太子参,枸杞,红枣可以洗净后装入小布袋,也可一同炖。
3.小排洗净,切块,焯水后,备用。
4.先在煲器底部放干菌,便于味道的渗入,然后摆上小排,加水浸没。
5.开火,煮沸后起码炖一小时,至排骨酥烂,炖了半小时后,中途加入鲜菇。
6.最后加适量盐,白胡椒,淋少许麻油。
膳解
口蘑、香菇等寻常菇类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含有各类菌蛋白,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干菌如姬松茸菌盖嫩,菌柄脆,味纯鲜香。其中的多糖和淄醇类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
再配上名列四珍之一的竹荪,益气宁神,补养之效明显。
而排骨自古以来,都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佳肴,无论在皇室宫廷宴上,还是市井餐桌上。
把上述这些鲜物都悉数放入小排汤中,多种有益的菌多糖,不仅扶正,而且提鲜,不用加味精都感觉十分鲜美。香菇和口蘑口感嫩滑,淡淡的菇香和排骨汤的醇香交错其间,而竹荪柔若无骨,口感爽脆。一碗汤,各种滋味都享其中~
Tips:
素食者,可以舍去小排,改替山药,补养脾胃。清香的素汤也很可口。
肾阳虚,可以把小排替换成羊肉,加适量太子参(建议9g),以增加温肾护阳,益气之效。
冬至夜,煲一盅清澈的暖汤,
滋补养人,祈来年安康~
文字为膳公子原创,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