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过年真好呀“”
”
晚上睡觉前,给小朋友洗脚,突然他蹦出来这么一句话,脸上一脸的满足的笑。
我不禁乐了,问“为什么好呀?”
“因为爸爸妈妈可以一起陪我玩”
“那还有呢”
“还有好多好吃的”
………………
小家伙现在话越来越多,就这样我和他聊到了床上,我也知道了他的小脑袋瓜装着各种各样幸福的事情……
过年真好呀!
这大概是所有小朋友共同的心声了!
对于成年人来说,不想过年,怕过年却是真实的常态。最近很多人在朋友圈发表感慨:
“十几年前的过年才叫过年,
现在的过年充其量叫放假!”
大概都是觉得现在年味没以前那么浓了,心中少了许多喜悦与期盼。
到底是什么味淡了呢?
1
不同年代的人对于过年有着不同的回忆,对80年代的人来说,从吃不饱穿不暖到现在不愁吃不愁喝,我们确实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
记得小时候,挨家挨户拜年的小孩会有几个随身带着一个塑料袋,干吗?装东西
!每到一家都像鬼子扫荡一样,盘子被瓜分的光光,端出多少就没多少。
不过这种事我没干过,我只挑好的糖果和饼干装兜里
那时候,是真的没有什么好吃的。过年,大多数人家就是爆米花,泡筒子,好一点的加点香精,有甜味,然后称点散装水果糖,五颜六色硬邦邦的那种。
水果就是本地土生土长的柑橘,不过也是买的。每家比每家强不了多少,也有家境稍好些的,会有梨、香蕉,不过这种稀缺货不是一般人主人家是不会拿出来的。我记得那会,我只有在我姨妈家才能吃到。当然,一人仅限一个,但也是无比的幸福了!
一回忆从前的过年,就有点刹不住车了!
回到现在,属于70后、80后的春节已然变了味,我想更多变的是人们的心境!到底是有了各种压力和负担了!也多了各种顾虑!
2
说起吃团圆饭,我不禁要吐槽一下在老公家过的第一个春节。
那是我们婚后回他老家过的第一个春节,没有想像中热气腾腾的饭菜,没有各种鸡鸭鱼肉,没有一家人团聚一桌。我记得那天,公公和大哥钓鱼去了,饭菜和平常差不多,稀饭馒头,我新媳妇第一次回家,只能在心里低估去不能说。
后来回了西安,拿着老公一顿开涮,过个年跟没过一样!肉肉都没见到几样!
老公解释说,平时该吃的也吃了,其实并不是没吃的,是家里人几十年没有意识,再加上晚饭有人吃有人不吃,所以总是凑不齐。
后来我把这事跟我们拉家常说了,我妈倒我心疼我的!
其实我倒是不介意是不是吃肉了,就是觉得没什么年味,不像我老家,妈妈做一桌子好吃的,我们给大人敬酒,大家边吃边喝边聊,特别有气氛。那么多肉,虽然并吃不下,但是在桌子上,就是有过年的感觉!
今年回老家,准备了各种吃的,婆婆说,想吃什么你自己随意发挥,家里没什么规距,想吃啥做啥。
大年三十,我亲自主厨做了几道菜,把一家人召唤到一起,坐在哥嫂新建的小洋楼敞亮的餐厅里,兄弟两个小酌了几杯,小朋友更是特别开心,吃饭格外香!
我想这就是一种仪式感吧!吃团圆饭、然后全家人围坐在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守岁,这种仪式感才是过年的感觉!
人们为何都怀念过去的年味呢?他们怀念的是什么?过去哪怕再不堪,回忆起来总是美好的,我们所怀念的只是曾经的记忆罢了。
既然我们的年味感觉已不在,那为何不给孩子留一个美好的年味呢?
过年,给孩子讲红包的意义,专心的陪着孩子玩,看他在玩中增长知识,看孩子们之间那真诚纯洁的感情,小家伙好像突然懂事多了,能和大人平等对话,这让我觉得又新奇又责任重大!虽然他并不是清楚的知道过年是什么,但是在他脑海里,过年一定是一家人齐齐整整,开开心心的!
愿我们青春不老,愿年味永远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