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黄帝内经》四季脉象与五脏疾病(八)

《黄帝内经》四季脉象与五脏疾病(八)

作者: 博学的毛婆婆 | 来源:发表于2023-11-12 05:21 被阅读0次

急虚身中卒至①,五脏绝闭,脉道不通,气不往来,譬如堕溺②,不可为期。其脉绝不来,若人一息五六至,其形肉不脱,真脏虽不见,犹死也。

①急虚身中卒至:正气一时暴绝,外邪突然中于身,客邪突然至于内脏而产生的病变。

②堕:跌落下坠。溺,落水淹没。

如果正气暴虚,外邪突然侵入人体,仓储得病,五脏气机闭塞,周身脉道不通,大气不能往来,就像从高处坠落或是落水淹没一样,就无法预测死亡的具体日期。如果脉息断绝而不再来,或是跳动异常急促,一次呼气脉搏就跳动五六次,虽然形体没有衰败,真脏脉也没有出现,仍然是要死亡的。

真肝脉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③,如新张弓弦,色青白不泽④,毛折,乃死。真心脉至,坚而摶,如循薏苡子⑤累累然,色赤黑不泽,毛折,乃死。

③责责然:刀作响的声音,即震震然,形容可畏的样子。

④不泽:不光滑。

⑤薏苡子:中药名。累累然,形容心知真脏脉象短而坚实。

肝脏的真脏脉来时,内外劲急,就像按在刀口上一样震震作响,又像按在新开的弓弦上一样硬直,面部呈现出青白色而没有光泽,毫毛枯焦就意味着要死亡了。心脏的真脏脉来时坚硬搏手有力,就像触摸到薏苡子那样小而圆实,面部呈现出赤褐色而没有光泽,毫毛枯焦,就意味着要死亡了。

真肺脉至,大而虚,如以毛羽中人肤,色白赤不泽,毛折,乃死。真肾脉至,搏而绝,如指弹石辟辟然⑥,色黑黄不泽,毛折,乃死。

辟辟然:形容肾的真脉像沉而坚硬。

肺脏的真脏脉来时,大而空虚,好像用毛羽拂拭人的皮肤一样轻虚,面部呈现出白赤色而没有光泽,毫毛枯焦,就意味着要死亡了。肾脏的真脏脉来时,搏手有力,像拉断绳索那样有力,又像用手弹击石头一样坚实,面部呈现出黑黄色而没有光泽,毫毛枯焦,就意味着要死亡了。

真脾脉至,弱而乍数乍疏,色黄青不泽,毛折,乃死。诸真脏脉见者,皆死不治也。

脾脏的真脏脉来时,软弱无力快慢不匀,面部呈现出黄青色而没有光泽,毫毛枯焦,就意味着要死亡了。总之,凡是见到五脏的真脏脉都是不治之症。

帝曰:见真脏曰死,何也?

歧伯曰: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脏气者,不能自致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③也。故五脏各以其时,自为而至于手太阴也⑧。

⑦手太阴:指寸口脉。

⑧“故五脏”两句:五脏之气,各自在一定的时候以不同的脉象出现于手太阴寸口。

皇帝问:见到真脏脉就要死亡,这是什么道理呢?

歧伯说:五脏的营养都依赖于胃腑水谷的精微之气,因此胃是五脏的根本,五脏的脉气不能自行到达手太阴寸口,而是必须借助于胃气的输注才能到达手太阴。所以五脏的脉气能够在各自所处的时间,以各自的脉象出现于太阴寸口。

故邪气胜者,精气衰也。故病甚者,胃气不能与之俱至于手太阴,故真脏之气独见。独见者病胜脏⑨也,故曰死。

⑨病胜脏:邪气亢盛,正气衰竭。

如果邪气过盛,必定是精气衰竭,所以疾病严重时,胃气就不能与五脏的脉气一起到达手太阴,使得某一脏的真脏脉单独出现,真脏脉单独出现就是邪气过盛而脏器受损,所以说是要死亡的。

相关文章

  • 《脉与病之阴阳顺逆关系》

    所谓脉与病之阴阳顺逆关系,无非有两种情况:要么脉象与疾病的阴阳属性相一致,此叫做“脉从阴阳”;要么脉象与疾病的阴阳...

  • 《临证真脏脉》

    首先关于“真脏脉”。真脏脉又称“真藏脉”,是指五脏真气败露的脉象。五脏疾病发展到严重阶段时,由于该脏精气衰竭,胃气...

  • 0819内经

    黄帝问:脉象怎样应四时变化而变动?怎样从脉象得知病变的部位呢?怎样从脉象得知疾病的变化呢?怎样从脉象得知疾病发生在...

  • 粉红天使杨主任:为什么说想要远离乳腺增生 女性一定要少生气!

    《黄帝内经》中就有说明。生一次气,毁一次健康,生气导致的疾病与由风寒暑湿等外因导致的疾病不同,会直接损伤五脏功能,...

  • 如何排五脏六腑的毒素,提升脏腑功能!

    今天灵儿给大家分享排五脏六腑毒素的方法,提升五脏六腑的功能——拍打八虚。 何为“八虚”? 八虚——在《黄帝内经》中...

  • 音声之道

    “天有五音,人有五脏......人与天地相应” ---《黄帝内经》 “自然之道,养自然之声” ---《黄帝内经》 ...

  • 中医眼睛保健改善视力法

    眼睛随着年龄的增长或因其他疾病也会逐渐退化或衰弱。中医认为,眼与全身脏腑关系密切。《黄帝内经》说:“五脏六腑之精气...

  • 五脏最喜欢的养生动作 转自光明网2020/09/21

    俗话说:“五脏调和,疾病不来找。”五脏功能衰弱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养护好脏腑,方可“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根据五脏...

  • 初学寿氏脉学临床实践中的10个要点 崔艺

    1. 寿氏脉学脉象元素的识记 寿氏脉学博大精深,在疾病脉法上虽然覆盖众多系统和疾病,但绝大多数脉象以动点、细线、芤...

  • 八虚有什么作用?

    八虚是啥? 《黄帝内经》曰: “人有八虚,各何以候? 以候五脏…… 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 肝有邪,其气留于两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黄帝内经》四季脉象与五脏疾病(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tmq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