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阅读完毕,这真是一本入门级的心理学书籍,书籍分析一个人为什么呈现这个状态,咨询师用启发式提问并陪伴蛤蟆从极度抑郁的状态回归开朗,活泼有目标的常人状态。
看这本书的时候,我仿佛回到了自己的童年,成长的经历雷同,但我的校园生活极其苦闷,童年体验到最强烈的感觉是无价值感和被抛弃,加上性格的原因,养成了讨好型人格,曾很难走出曾经的怪圈,通过学习,现在能更多以成人的姿态来面对生活!
这本书因为是入门级的心理学书籍,没有太多治疗技巧,但把我以前学的一些东西联系起来了。
1.我们不应该告诉个案做什么,而是启发个案他自己思考,找到调整的方向步骤和答案。
在沙盘中,也是如此。以前我常常迫不及待的去把我所看到的说出来,但是这其实是渴望被别人认可,是内心想满足虚荣,自信不够的结果。
同情同意和同理有很大的区别,同情也就是会有一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事情会过去的,一切都会好的等,同意是默认对方是对的。同理是更多站在对方的角度,然后去询问对方需要什么帮助,比如说我看到你……,我可以帮你做什么。我觉得这句话很好用,现在会放在孩子身上,可以激发孩子思考他的需求是什么,继而实施。
2.我有一个来访者他特别依赖我,我思考,为什么会依赖另一个人?以前我在婚姻中就是如此,主要原因是习惯性逃避,不够自信,内在父母太过苛责,在童年的时候,父母比较强势或直接给孩子做出选择,孩子自主选择,承担结果和学习解决问题,转化成成长的礼物,长大后,他就丧失了自我去做选择做决定的能力,所以常依赖别人,那怎么突破?自己不断试错,然后再从中总结经验,不管选择的结果好与不好,终点都是指向成长!这种可控性会让自己更加相信自己,不会那么的去依赖他人。
3.咨询是彼此在成长,投射和移情很容易在咨询中发生,只有资商师足够空性才能引领来访者有更深看见,确定来访者和自己的目标,梳理真正核心问题,启发思考,扬升,发出邀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