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新冠病毒感染”百案专辑(87-100)

“新冠病毒感染”百案专辑(87-100)

作者: 海印法界 | 来源:发表于2023-01-16 20:20 被阅读0次

汤液经方诊籍如实录千例

之“新冠病毒感染”百案专辑

 

截止今天(2023年1月8日)为止,“新十条”规定发布已经满整一个月了,并且从即日起,我国新冠病毒感染正式实施“乙类乙管”,在“开放”后的这三十天里,笔者在单位中医门诊以及网络途径,接诊“新冠病毒感染”者粗略统计至少一百五十人以上(因高峰时很多患者是按“每家”为人次,故难以得出准确数字),其中绝大部分均为采用传统中医药按照仲景经方学六经八纲辨证施治,取得了一定疗效,得到患者们对中医药治疗“新冠”有效的认可,其中部分患者仍在“长新冠”治疗康复中,并不断有新的患者陆续就诊,笔者由此总结了一点经方诊治“新冠病毒感染”方面的初步经验,体会到仲景汤液经方魅力千古不易,经得起临床的时间验证,在“新冠病毒感染”这一新型病种缺医少药的迫切需求前提下,值得我们中医后辈进一步学习珍惜仲景学与继承发扬经方。

为此,笔者特意收集了这一个月内的“新冠病毒感染”病例,从中整理出了一百例采用六经八纲经方诊治的医案,先时分享以飧读者,因学薄术浅,病例诊治过程中难免多有疏漏错误敬请同道指正,以下内容中所涉胡冯经方医学学术体系临床经验观点仅供参考,愿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不负先辈和恩师们的期望,争做一代经方传人!

“新冠病毒感染”百案专辑(87-100)

太阳病类案

87陈某 男 87岁 处方编号:080003202301070047  新冠病毒感染后头痛案

初诊 2023.01.07

12.12新冠病毒感染,昨日午夜突发右太阳穴处神经疼痛难忍,彻夜难眠。口干夜饮,味觉降低,纳差,频频太息,无汗,无恶寒怕冷,平素眠差,大便干,一两天一次,余无不适,舌质暗淡,苔水滑,左脉浮弦紧,右脉弦滑。

太阳少阳太阴合并,外邪里饮,治以和少解表降冲祛瘀。葛根汤、桂枝茯苓丸、四逆散合方,三剂水煎服,一日二次。嘱其药后痛止可不必复诊。

葛根30g  桂枝10g  白芍10g  大枣10g

炙甘草6g  干姜6g  防风6g  麻黄6g

北柴胡25g  麸炒枳实15g  茯苓30g  牡丹皮10g

炒桃仁10g

 

阳明病类案

88王某 女 65岁 处方编号:080003202301040173  新冠病毒感染后咳嗽案

初诊 2023.01.04

新冠病毒感染后两周咳嗽一周。症见咳嗽,咯脓痰,肺部CT排除病毒性肺炎,口干甚,饮一般,口微苦,头晕,胸闷善太息,气短,心悸,呃逆,乏力,出虚汗,微恶寒,膝关节酸痛,大便干,舌质绛红,苔白滑腻泛黄,左脉弦滑,右脉浮弦滑。既往史慢性支气管炎、变异性哮喘。

三阳合并太阴,和少解外清里,化饮降冲止咳。小青龙加石膏汤、半夏厚朴汤、小柴胡汤合方,七剂水煎服,一日二次。

麻黄9g  干姜10g  甘草片10g  生石膏45g

桂枝10g  赤芍15g  细辛3g  醋五味子15g

法半夏15g  降香6g  茯苓30g  紫苏叶20g

北柴胡25g  黄芩片10g  人参片6g  大枣10g

药尽咳止。

89陈某 男 68岁 处方编号:080003202301040282  新冠病毒感染后咳嗽案

初诊 2023.01.04

新冠病毒感染后咳嗽近一月。咳嗽有少痰,嗓子不适,无汗无恶寒,二便调,舌质红苔薄黄中根部微腻,左脉浮弦滑,右脉弦滑。

太阳阳明合并,治以表里双解,清热化痰。小青龙加石膏汤加味白前、杏仁、威灵仙、杷叶,七剂水煎服,一日二次。    

桂枝10g  赤芍12g  干姜10g  甘草片10g

麻黄9g  醋五味子15g  法半夏15g  细辛3g

白前20g  炒苦杏仁15g  威灵仙10g  生石膏45g(同煎)

蜜枇杷叶20g

药尽咳止。

90罗某 女 59岁 处方编号:080003202301070058  新冠病毒感染后间质性肺炎咳嗽案

初诊 2023.01.07

12.20新冠病毒感染发烧后合并肺炎。空总医院12.24肺部CT报告提示:“双肺纹理增多、紊乱。双肺多发斑片状密度增高影,边界不清,胸膜下为著;诊断为双肺间质性炎症”。刻下症见白天咳嗽连连不止,有大量白粘痰和泡沫痰,痰咸,极难咳出,胸闷气短,乏力,就诊时累坐不住“老想躺着”,口干多饮,口苦,后背发凉,无恶寒,偶微汗,舌质红苔略燥泛黄,脉浮弦滑数。既往史哮喘病。

三阳合并太阴,治以和少解表、降逆化饮。小青龙加石膏汤、柴胡桂枝汤、半夏厚朴汤合方,加味浮海石,七剂水煎服,一日二次。

麻黄9g  干姜10g  甘草片10g  生石膏45g(先煎)

桂枝10g  赤芍15g  细辛6g  醋五味子15g

清半夏15g  北柴胡30g  黄芩片10g  党参片10g

厚朴25g  茯苓30g  炒紫苏子20g  浮海石15g(先煎)

二诊2023.01.14

自诉“已不咳,后背也不凉了,感觉基本上没什么不舒服的了”,嘱其继服前方巩固疗效后停药。

 

少阳病类案

91郭某 女 78岁 处方编号:080003202212230179  新冠病毒感染后咳嗽案  否阳

初诊 2022.12.23

咳嗽一周。咳嗽,咯白粘痰,流清涕,汗甚,不恶寒、恶风,口干咽干口苦多饮,大便一日二三行,成形,舌质绛红苔黄厚滑腻,脉弦滑。少阳阳明合并夹湿,和少清里祛湿敛汗。小柴胡加石膏桔梗茵陈麻黄根汤证,五剂水煎服,一日二次。   

北柴胡25g  黄芩片10g  清半夏15g  人参片10g

甘草片10g  大枣10g  干姜5g  桂枝10g

赤芍10g  桔梗10g  生石膏30g  茵陈30g

麻黄根20g

二诊2023.01.13

基本症已,不愿继服汤药。

92金某 女 46岁 新冠病毒感染后感冒案 已阳

初诊 2022.12.24

12.18发病,高烧三天,经服扑热息痛后热退,刻下体温正常,恶寒,出虚汗,流黄白涕,不咳但咯痰不爽,头晕,乏力疲倦明显,纳差,口苦,口不仁,无咽痛、口干,便溏,舌质红苔薄白,脉象缺。

太阳少阳太阴合并,柴胡桂枝汤加味葛根、桔梗、炒薏仁,七剂水煎服,一日二次。

北柴胡25g  黄芩10g  法半夏15g  党参20g

生甘草10g  大枣10g  生姜10g  桂枝10g

赤芍10g  葛根30g  桔梗10g  炒薏仁30g

按:一家三口感染发病,丈夫刘某在太阳病案类中。

二诊 2022.12.30

诸症均减,前方加败酱草20g、苍术15g、苍耳子10g,七剂水煎服。

三诊2023.01.10

诸症均已,停药观察。

 

93刘某 女 21岁 新冠病毒感染后感冒案 已阳

初诊 2022.12.24

12.20晚发病,头痛、高烧一夜,经服扑热息痛后热退。刻下症见咳嗽,排痰不畅,咽痒喑哑,鼻塞,恶心呕吐,纳呆,口不仁,口干多饮,有虚汗怕冷,便溏,舌质红苔薄黄,脉象缺。

三阳合并太阴,柴胡桂枝汤、半夏散及汤、桂枝加葛根汤合方,加味陈皮、诃子、威灵仙,七剂水煎服,一日二次。

北柴胡30g  黄芩10g  法半夏15g  党参10g

生甘草15g  大枣30g  生姜10g  桂枝10g

赤芍10g  葛根30g  陈皮30g  诃子5g

威灵仙10g

二诊 2022.12.30

诸症均减,前方葛根减量至30g,去诃子、灵仙,加味藿香10g、白前20g、枇杷叶20g

三诊 2023.01.10

诸症均已,停药观察。

94赵某 男 68岁 处方编号:080003202212260029  新冠病毒感染后咳嗽案  抗阳

初诊 2022.12.26

抗阳后恶寒高热两天伴有咳嗽一周。刻下症见咳嗽咯白痰,咽痒“像有毛毛扎似的”,耳朵发蒙,后背及两肋神经窜痛,多汗,已不怕冷,无恶风,眠差易醒,舌质淡苔薄水滑,脉沉滑。

太阳少阳太阴合并里饮,治以和少解外、温化寒饮。柴胡桂枝汤、半夏厚朴汤合方,加味桔梗、威灵仙,七剂水煎服,一日二次。

北柴胡30g  黄芩片10g  姜半夏15g  党参片15g

甘草片12g  干姜12g  大枣10g  桂枝10g

白芍10g  厚朴25g  茯苓30g  炒紫苏子15g

桔梗10g  威灵仙15g

药尽诸症已。

95郑某 男 58岁 处方编号:080003202212260160 新冠病毒感染后咳嗽案  抗阳

初诊 2022.12.26

新冠病毒感染抗阳后寒热往来一周。刻下症见干咳,咽微痛,口干口渴多饮,口苦,寒热往来,体温37.5°C,有汗,胸闷气短微喘,偶便溏,舌质红,苔黄浊厚滑腻,左脉浮弦滑,右脉弦滑。

三阳合并太阴,治以和少解外化饮祛浊。柴胡桂枝汤、茯苓饮合方,加味石菖蒲,七剂水煎服,一日二次。

北柴胡30g  黄芩片10g  清半夏15g  甘草片10g

大枣10g  干姜5g  防风10g  桂枝10g

赤芍10g  生石膏30g  茯苓30g  麸炒苍术15g

陈皮30g  麸炒枳实10g  党参片10g  石菖蒲15g

二诊 2023.01.04

诸症均减,12.29日肺部CT报告显示合并新冠病毒感染性肺炎,微咳,舌质红,苔黄浊厚滑腻,脉弦滑。合方小陷胸汤,加味薏苡仁30g,七剂水煎服。

按:继续治疗中

96郭某 男 37岁 处方编号:080003202212260268 新冠病毒感染后咳嗽案  抗阳

初诊 2022.26

新冠病毒感染抗阳发烧一天后咳嗽五天。症见咳嗽,有白痰,出虚汗,乏力,口干苦,二便调,舌质红,苔薄水滑,略有齿痕,左脉弦浮滑,右脉弦滑。

太阳少阳太阴合并,治以和少解外,化饮降逆。柴胡桂枝汤、半夏厚朴汤合方,加味枇杷叶、杏仁,七剂水煎服,一日二次。

北柴胡25g  黄芩片10g  清半夏15g  人参片9g

炙甘草10g  大枣10g  干姜10g  防风10g

桂枝10g  白芍10g  厚朴25g  茯苓30g

紫苏叶15g  蜜枇杷叶20g  炒苦杏仁10g

尽剂咳止。

97林某 女 41岁 处方编号:080003202212260482 新冠病毒感染后咳嗽案  抗阳

初诊 2022.12.26

12.18号晚新冠病毒感染抗阳高烧四天后咳嗽,有白痰,微咽痛,流白涕,身酸项强,腿部酸痛尤重,口干,多汗,纳差,乏力,大便调。舌质淡苔薄白略腻,脉浮滑。

太阳少阳太阴合并。治以和少解表、化饮降逆。柴胡桂枝加葛根汤、半夏厚朴汤合方,加味葛根,七剂水煎服。

北柴胡25g  黄芩片10g  清半夏15g  人参片9g

炙甘草6g  大枣10g  干姜5g  防风10g

厚朴25g  茯苓30g  紫苏叶20g  葛根30g

二诊 2023.01.04

诸症大减,仍有鼻音,仍有咳嗽。

北柴胡20g  黄芩片10g  清半夏15g  人参片9g

大枣10g  干姜5g  茯苓30g  紫苏叶20g

葛根30g  甘草片6g  降香6g  蜜枇杷叶20g

白前20g  炒苦杏仁15g

98马某 女 54岁 处方编号:080003202212270114  新冠病毒感染后咳嗽案  核阳  抗阳

初诊 2022.12.27

核酸、抗原均阳两周,开始高烧数日后咳嗽。刻下核酸已经转阴。刻下症见呛咳连连,有少量白痰,咽干痒有异物感,严重乏力,无汗,不怕冷,体温正常,二便调,舌质红苔滑腻,脉弦滑数。

少阳太阴合并,治以和解少阳、化饮降逆。小柴胡加桔梗汤、半夏厚朴汤合方,加味威灵仙,七剂水煎服,一日二次。

北柴胡25g  黄芩片10g  清半夏15g  甘草片10g

大枣30g  干姜12g  桔梗10g  防风10g

厚朴25g  茯苓30g  紫苏叶20g  威灵仙10g

陈皮30g  党参片12g

尽剂咳止。

99张某 女 43岁 处方编号:080003202212270203 新冠病毒感染后咳嗽案  抗阳

初诊 2022.12.27

新冠病毒感染核阳九天高烧三天,已转阴两天,刻下咳嗽五天,微痰,咽痒咳嗽彻夜难眠,出虚汗,恶寒,偶有头痛头晕,浑身疼,乏力特别虚“像坐月子时一样累”,口干不多饮,口不仁,无食欲不想吃东西,眠差,大便干两日未解,舌质红,苔薄少,脉浮滑,肤扪热。

太阳少阳太阴合并,治以和少解外清里化饮。柴胡桂枝汤、半夏厚朴汤合方,加味大黄,七剂水煎服一日二次。

北柴胡25g  黄芩片10g  清半夏15g  人参片10g

甘草片10g  大枣10g  干姜5g  厚朴25g

茯苓30g  紫苏叶20g  大黄6g  蜜枇杷叶20g

桂枝12g  赤芍12g

二诊2023.01.04

诸症大减,偶尔咳一下,自觉好了七成了,头晕头痛,口干不多饮,味觉恢复但是食物仍不香,舌质红两侧点刺,苔薄白,左脉沉滑,右脉沉弦细。合方泽泻汤,七剂水煎服。

北柴胡25g  黄芩片10g  清半夏15g  人参片8g

甘草片10g  大枣10g  干姜5g  茯苓30g

紫苏叶20g  蜜枇杷叶20g  桂枝12g  赤芍12g

泽泻20g  白术15g  降香5g

尽剂咳止。

100张某 女 39岁 处方编号:080003202212280240 新冠病毒感染后咳嗽案  核阳

初诊 2022.12.28

新冠病毒感染核阳无热一周余开始咳嗽。刻下核酸已转阴,症见咳嗽,微有痰,咽痒气管痒,出汗微恶寒,胸闷气短,两胁刺痛,微心悸,大便一日二三次,舌质淡苔水滑,体胖大,左脉浮弦滑,右脉弦滑。

太阳少阳合并,和少解外。柴胡桂枝汤加味桔梗、王不留、姜黄,七剂水煎服一日二次。

北柴胡25g  黄芩片10g  清半夏12g  党参片10g

炙甘草6g  大枣10g  干姜10g  桂枝12g

赤芍10g  桔梗15g  炒王不留行15g  姜黄15g

药尽诸症已。

“新冠病毒感染”百案专辑至此已结,另外仍有2023.01.09前阳明病类、少阳病类案例数十例不再继续发布。

补充说明:

①因工作繁忙,以上一千例病案诊治的时间段主要节选自2020年夏季笔者更换工作单位后至2023年三年内,并利用午休及工余时间整理而成,其中“新冠病毒感染百案专辑”部分则仅限于2022.12.08“新十条”发布后至2023.01.08一个月内接诊案例。

②缘于当前医务界病历记录工作迫切需要实事求是,故此其中病历内容为接诊刻下如实记录,“所见即所得”;按语部分则均为诊后整理病历时补充完成。

③处方繁杂时有加至十六味之多缘于其他原因,实非笔者本愿,敬请读者谅解。另外:本单位药房长年不备药物有生姜、白头翁、秦皮、饴糖、赤小豆、椒目、青椒、蜀椒、川椒、乌头、虻虫、柿蒂、淮小麦、石榴皮、赤石脂、禹余粮、皂荚、甘遂、大戟、芫花、巴豆、商陆、牵牛子等多种经方专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新冠病毒感染”百案专辑(87-10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vaz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