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液经方诊籍如实录(千例)
之“新冠病毒感染”百案专辑
截止今天(2023年1月8日)为止,“新十条”规定发布已经满整一个月了,并且从即日起,我国新冠病毒感染正式实施“乙类乙管”,在“开放”后的这三十天里,笔者在单位中医门诊以及网络途径,接诊“新冠病毒感染”者粗略统计至少一百五十人以上(因高峰时很多患者是按“每家”为人次,故难以得出准确数字),其中绝大部分均为采用传统中医药按照仲景经方学六经八纲辨证施治,取得了一定疗效,得到患者们对中医药治疗“新冠”有效的认可,其中部分患者仍在“长新冠”治疗康复中,并不断有新的患者陆续就诊,笔者由此总结了一点经方诊治“新冠病毒感染”方面的初步经验,体会到仲景汤液经方魅力千古不易,经得起临床的时间验证,在“新冠病毒感染”这一新型病种缺医少药的迫切需求前提下,值得我们中医后辈进一步学习珍惜仲景学与继承发扬经方。
为此,笔者特意收集了这一个月内的“新冠病毒感染”病例,从中整理出了一百例采用六经八纲经方诊治的医案,先时分享以飧读者,因学薄术浅,病例诊治过程中难免多有疏漏错误敬请同道指正,以下内容中所涉胡冯经方医学学术体系临床经验观点仅供参考,愿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不负先辈和恩师们的期望,争做一代经方传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11627399/0b9960e6310fe7e0.jpg)
“新冠病毒感染”百案专辑(7-12)
太阳病类案
7李某 女 57岁 新冠病毒感染后胸满闷案
初诊2022.12.21
新冠病毒感染后胸满闷半日。症见胸满闷微喘“上不来气”,欲张口抬肩,咳嗽,头晕,乏力,腿肿,恶寒,无汗,身痛项强,大便溏,舌质淡苔薄滑,脉滑略浮。
太阳少阳太阴合并,外邪里饮,治以和少解表、化饮降逆,小青龙汤、葛根汤、四逆散、半夏厚朴汤合方,五剂水煎服,一日二次。
麻黄6g 桂枝12g 赤芍10g 干姜10g
醋五味子15g 姜半夏15g 细辛6g 葛根50g
炙甘草6g 厚朴25g 茯苓30g 紫苏子15g
北柴胡25g 枳壳10g
二诊2022.12.26
诸症大减,继服前方善后,葛根减量至30g,加味草果15g。
药尽胸满闷症已。
按:胸满闷咳欲喘而恶寒无汗脉浮为太阳伤寒表实,身痛项强为葛根证,胸满头晕乏力为少阳,腿肿便溏为太阴里饮,综合六经八纲分析病位病性为太阳少阳太阴合并。
《伤寒论》第40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第31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23条: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第35条: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故以小青龙汤、葛根汤解表解肌化饮;以四逆散疏通气血流畅;以半夏厚朴汤温化里饮降逆止咳,得以十剂全功。
阳明病类案
8黄某夫妻二人 女50岁 处方编号: 080003202212210177 新冠病毒感染后小结胸症案
初诊2022.12.21
咳嗽一周余。一周前新冠病毒感染高热口服退烧药及阿莫西林、头孢热退后一直咳嗽。症见咳嗽难以入睡,有黄痰,痰中带血丝,胸闷,自觉“肺子、心口发热烫的慌,胃里烧心”,头痛,眼花,咽微痛,口干口苦多饮,无汗,无恶寒,不怕热,二便尚可。舌质红苔薄少不燥,脉滑,双侧寸关明显。
少阳阳明合并,痰热互结,治以和少清里化痰散结。大柴胡加石膏汤、小陷胸汤合方,生石膏缺货以芦根代替,十四剂水煎服,一日二次。
北柴胡30g 大黄炭3g 黄芩片12g 法半夏15g
麸炒枳实10g 赤芍15g 大枣10g 干姜5g
黄连片8g 瓜蒌30g 芦根30g
按:一家三口均阳,夫妻症状基本相同,共用一卡一方调治,女儿已基本恢复。
少阳病类案
9刘某 女 50岁 处方编号:080003202212050297 新冠病毒感染后感冒案
初诊2022.12.05
新冠病毒感染后少阳病近两周。锻炼时受寒后出现“浑身不好受,病在身体里出不去”,头蒙头晕太阳穴疼,乏力,微恶心,出汗、怕冷,咽部异物不适,微咳,口不仁,大便微溏,舌质淡苔白滑,脉弦滑。
太阳少阳太阴合病,治以和少解外化饮。柴胡桂枝汤、茯苓饮合方,七剂水煎服,一日二次。
北柴胡25g 黄芩片10g 清半夏12g 党参片10g
炙甘草6g 大枣10g 干姜10g 防风10g
桂枝10g 白芍10g 茯苓20g 麸炒苍术10g
陈皮30g 麸炒枳壳10g
二诊2022.12.12
头蒙诸症均已,仍有微汗,眠差,半夜心悸,手脚心热,舌质红苔白滑,脉浮略数。继服前方,桂枝增量至15g,白芍换赤芍,七剂水煎服巩固疗效。
三诊2023.01.09
基本症已,偶有虚汗,偶咳,嗅觉已恢复一些。前方尚有四剂,嘱其服完再看。
按:冯世伦老师运用本方证即是柴胡汤与桂枝汤的各半汤,《伤寒论》第146条有说: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痛、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太阴病类案
10刘某 女 90岁 处方编号:080003202212190210 新冠病毒感染后咳嗽案 抗阳
初诊2022.12.19
新冠病毒感染后咳嗽六天。症见咳嗽,多黄白痰,流黄白涕,偶微有怕冷怕风,舌质红苔白,脉滑。
太阳太阴合并夹饮,治以温化寒饮,解表降逆。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汤、半夏厚朴汤合方,加味陈皮、瓜蒌、浙贝,七剂水煎服,一日二次。
茯苓30g 炙甘草6g 醋五味子15g 干姜10g
细辛6g 法半夏15g 炒苦杏仁15g 厚朴25g
炒紫苏子20g 陈皮30g 瓜蒌20g 浙贝母20g
药尽咳止。
按:太阴为主证,太阳为客证。
少阴病类案
11王某 女50岁 处方编号:080003202212270220 新冠病毒感染后乏力案 抗阳
初诊2022.12.27
新冠病毒感染后抗阳两周,乏力、出虚汗,严重“没劲儿,出虚汗,走路都累,困的不行,除了吃饭就是躺着”,右腿剧痛“像生孩子时一样疼”,口苦,偶口干喝热茶,舌质淡,苔白微滑腻,左脉弦迟,右脉沉迟无力。
少阴太阴合并,治以温阳解表化饮,养血利水祛瘀。麻附辛汤、理中汤、归芍散合方,加味黄芪,七剂水煎服,一日二次。
蜜麻黄6g 黑顺片9g(先煎) 细辛6g 当归尾10g
白芍15g 茯苓30g 麸炒苍术20g 泽泻10g
川芎15g 黄芪30g 党参片15g 炙甘草6g
剂尽乏力缓解。
按:该患一片机能沉衰之象,少阴病提纲有曰: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日本汉方家主张条文中段应有恶寒、身痛字样,确实有其道理。
厥阴病类案
12陈某 女 59岁 处方编号:080003202212220036 新冠病毒感染后咳嗽案 抗阳
初诊2022.12.22
新冠病毒感染后咳嗽近两周。12.10号抗原阳性后出现高热,服用布洛芬后热退,20号抗原转阴。刻下症见呛咳连连不止,有黄白痰,鼻涕流入口腔,恶寒,额头出虚汗,后背湿冷,手脚凉,失眠多梦,微有心悸,大便干,排便不爽,两日一解,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弦细数。
三阴合并寒饮,治以和解寒热、温阳解表、化饮降逆。柴胡桂枝干姜汤、半夏厚朴汤、茯苓饮去枳壳合方,加味补骨脂、细辛,七剂水煎服,一日二次。
北柴胡25g 桂枝15g 干姜10g 天花粉12g
牡蛎30g 黄芩片10g 炙甘草6g 法半夏15g
厚朴25g 茯苓30g 炒紫苏子20g 陈皮30g
麸炒苍术20g 党参片15g 补骨脂10g 细辛3g
药尽咳止症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