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铃响起,
“那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
![](https://img.haomeiwen.com/i17881382/387867c28d985cce.jpg)
1. 犯罪
不愿面对的过去要做出选择了!
慢慢靠近喀布尔,心里的罪恶就渐渐明朗了。
回到故乡,却像个旅客。
目睹的欺辱,残破的故土,以前满街的烤羊肉串味儿被熏人的柴油味儿代替,熟悉的街道再也没有吵嚷哟呵声了,那堵病玉米墙只剩下几节残梗。
阿米尔的回忆丈量了阿富汗二十年的伤口。
![](https://img.haomeiwen.com/i17881382/20d5d7ec37d9d452.jpg)
2. 原罪
而阿米尔为了自保和博得父爱伤害了哈桑,最终拼命守护哈桑的儿子——索拉博,并且公布了索拉博是他侄子的真相。
儿时爸爸大费周章为哈桑的兔唇做了手术,而阿米尔却在搏斗后留了一条极其类似兔唇的疤痕。
阿米尔目睹了阿瑟夫侵犯哈桑的经过却袖手旁观,多年后,阿米尔勇敢地与阿瑟夫决斗,保护了同样受阿瑟夫侵犯的索拉博。
曾经哈桑的“为你,千千万万遍”,变成了少爷阿米尔对索拉博的“为你,千千万万遍”。
三代人的得到与失去、弥补与救赎在岁月的光阴中辗转来回。
![](https://img.haomeiwen.com/i17881382/da81a217795668c8.jpg)
3. 风筝在飞 人在追
作者将书中几个人物不同的追求赋予到了同一个事物身上——风筝,正如书名《追风筝的人》,阿米尔是,哈桑是,爸爸也是……
每一个人都被这个无形的“风筝”牵引着。
![](https://img.haomeiwen.com/i17881382/7b509c6e0dcee19d.jpg)
那它到底是什么呢?
是阿米尔童年缺失的关注与肯定、是哈桑追求的忠诚与执着、是爸爸渴望的期许与补偿;它是亲情、友情亦或是爱情……
可见,这个答案超越文本,因人而异,谁还不是那个“追风筝”的人?
对于阿米尔而言,风筝是他人格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只有追到了,他才是一个健全且健康的人,成为他自己所期许的阿米尔。
对于我们而言,它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执念”,追到了,我们可能找到了自我,可能找到了人生价值,也可能窥探到生命的无穷魅力……
️
4. 风筝会落下 现实何时安好
这本书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那个“盗窃”——罪的开始。
![](https://img.haomeiwen.com/i17881382/c3aa8bc5317a934a.jpg)
撒谎时,你就是偷取别人真相的贼;背叛时,你就是偷取别人信任的贼;侵犯时,你就是偷取别人生命和健康的无可饶恕的贼。
人与人的关系尚且如此,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世界又何尝不是呢!
百年来饱受战争折磨的阿富汗,英法俄以及内部塔利班等极端分子窃走了多少民众的生命、和平稳定的生活和国家的发展,可是作为侵犯者、攻击者,他也同样会被自己设下的圈套捆住双脚,寸步难行。
时下全球散布的疫病,可能当初起源于几个人的“罪”,却让数以万计的生命为他们的罪行买单。
自以为可以侥幸逃脱、肆意妄为。事实上,赎罪的路不会太远!
️
5. 故事太多 没有胜者
“许多年过去了,人们说陈年往事可以埋葬,然而我终于明白这是错的 ,因为往事会自动爬上来。”
忘不掉的过去就像扯不断的风筝线,越捋越是纠缠。
最好的办法就是剪断那些束缚。
“罪”是避免不了的,
当罪恶导致善行,就是最大的救赎。
![](https://img.haomeiwen.com/i17881382/7314224a937c8d97.jpg)
作者:小山
配图:电影《追风筝的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17881382/15af207051aaf596.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