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有意思好玩的历史
俄罗斯农奴制度的改革

俄罗斯农奴制度的改革

作者: 路春深 | 来源:发表于2019-03-07 20:48 被阅读3次

    19世纪50年代,俄国的封建农奴制度遇到了前所示有的危机,为了转移国内民众的视线中。沙皇利用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和自己的国际党员地位,极力对外扩张,扩张的方向是巴尔干地区。但同时,为了摆脱周期性经济危机,英法等国也在向中东地区扩大商品出口,这样英法与俄国发生了利益冲突。土耳其在英法的支持下,在1853-1856年同俄国展开了对克里木半岛和南高加索的战争,由于英法两国支持土耳其,俄国遭到其对外扩张的历史上的首次失败.战争的失败,使俄国失去了黑海的霸权,从此,俄国再也不是欧洲的宪兵了.

    俄国在拿破仑战争后得到的欧洲强国的地位,也仅仅维持了三十年左右,其势力就不得不再次收缩,沦为东欧的地区性大国,更加严重的是,战败的失败又加剧了农奴制的危机.农村经济更加衰落,农民与地主之间的斗争也更加尖锐.废除农奴制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农奴制的废除可以通过革命或者改良两种方式,为了避免革命的到来,同时也为了恢复俄国的大国地位,沙皇政府决定通过自上而下的改良这种温和的方式废除农奴制,给农奴自由.1861年3月2日(俄历2月19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国务会议批准的农民改革法令草案,同时签署了改革宣言.这个法令包括17个文件,最重要的是关于农民脱离农奴依附地位的总法令,这个法令包含207条,全面的阐述了农奴制度废除的条件.而其他法令,如关于赎买法令,地方法令等等则是对总法令的细化后形成的具体措施.

    总法令的精神是:自法令生效之日起农民将获得人身自由和支配自己财产的权利:'地主保留所属全部土地的所有权',但同时地主必须给予农民永久享用的宅园地和耕种份地.这项规定旨在保证农民的生活和他们履行对国家与地主的义务.获得份地的农民要承担劳役租和代役租;最初九年内,农民无权拒绝份地,否则地主将推动劳动力和现金收入,农民所拥有的份地的面积和服役的多少,以契约为准,而契约由地主制定,期限是两年,契约检查官,即所谓调停吏也是由贵族地主担任,地主不得擅自离开,即使九年期满也必须取得村社许可..

    总法令还规定,农民有权将宅园地和份地通过赎买的方式归为私有,但同时也要得到地主的同意,而当地主要赎回时,农民则无权拒绝,鉴于这种情况,政府也会给予农民资助.完成赎买的农民称为私有农,而未完成者称为暂时义务农.这个法令中关于农民改革的内容分为四类:

    关于土地的问题,对于俄罗斯的欧洲部分地区,所有土地划分为三类,非黑土 地带,黑土地和草原地带;而每个地带又划分为若干个地区,按照地区的差别确定该地区人口的份地.前两个地带中最低的人口份地应等于最高人口份地的三分之一.

    非黑土地带主要指工业地区,那里的土地价值不高,因此那个地区人口份地最高达三至七俄亩,最低是一至二又三分之一俄亩.而黑土地带主要是指土地肥沃的地区,土地价值高,这些地区的人口份地最高是二又四分之三俄亩至六俄亩,最低是2200平方沙绳至2俄亩.草原地带地广人稀,以休耕为主,地主占有大量土地,份地数量不做明确规定.

    以上份地的标准低于改革前农民所使用的份地数量,多出的土地由地主收归已有.在非黑土地带和黑土地带,当地主拥有的土地只占全部好土地的三分之一时,即使农民的份地未超过最高标准,地主也有权割地.而如果农民的份地低于最低标准,地主应当补足,或者减少义务.此外,如果地主因经营企业,在农民份地上发现了矿藏或者需要修筑公路,水渠等,可以随时与农民交换土地,或者强迫农民迁移.可见土地的问题依旧是依照地主的利益解决的,这就为地主掠夺农民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关于义务的问题,法令规定土地的所有权属于地主,农民对份地只有使用权.使用份地的同时农民应承担义务,直到农民将份地赎买为止.在此之前,农民被称为'暂时义务农'.暂时义务农必须缴纳代役租和服劳役.代役租是以不同地区的的最高人口份地为标准,在8到12卢布之间.非黑土地带代役租定额最高.假定4俄亩份地的代役租为12卢布,,少于4俄亩份地的代役租,按规定,第一俄亩为50%,即6卢布,第二俄亩为25%,即3卢布,其余两亩另担25%,即3卢布.法令中关于赎金是这样规定的,农民有权赎买宅园地和份地.在不欠债的情况下可以赎买宅园地,赎金额同地主协商确定,期限不定.而赎买份地要事先得到地主的同意,地主也有权强迫农民赎买.

    法令还规定的赎买的程序,首先由政府贷款给农民,以便一次付清赎金,然后由农民逐渐还清贷款.但是只有代役租农可以享受贷款.如果农民份地已达到规定的最高人口份地面积,则贷款额为赎金总额的80%,否则为75%,剩余的20%或者25%由农民在与地主订立赎买契约时用现金付清.国家的赎金贷款限农民49年内还清,这样的条款无疑是符合地主的要求的.

    赎金是按照代役租的资本化计算的,而不是按照土地的价值计算,所以赎金远远超过了土地的价值.也就是说,赎金中不仅包含了土地的价格,也包含了赎买封建义务的金额,可以算是人身赎金.这就保证了地主通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经营资金来源.可见,这种赎买行为是具有资本主义的性质的.

    同时,法令还规定自赎买契约订立之日起,农民可不再缴纳贡赋(如鸟类,油类,羊毛,粗布等),从暂时义务农转为有产者.此外,对家奴也颁布了特别法令,法律规定,获得解放的家奴,享有人身,家庭和支配财产的一切权利.但是,不得分配宅园地和份地.关于农奴工人的特别法令宣布,总法令和地方法令适用于各类工人,凡改革前使用宅园地和份地的农奴工人,解放时都可获得土地.所有地主工厂立刻废除劳役,工人转为交代役租者,这就为雇佣劳动创造了条件.

    领有工人,包括矿场的工匠和从事辅助劳动的村工.他们既做工,又耕地.实行解放后,从前使用份地的工匠可永久享用份地,不需要赎买.工匠有权拒绝份地,但无权拒绝宅园地.这样一来,厂主既可使工匠承担一定的义务,又保证了劳动力.村工可获得份地,并可赎归私有.

    关于管理问题,根据总法令规定,解放后的农民可获得许多政治权利.农民可不经地主的许可结婚和处理家务.农民可经商或从事手工业,可以订立契约和合同.可以起诉和控告.可以有动产和不动产,等等.

    总之,脱离了农奴依附身份的农民和家奴也享有自由村民的人身权和财产权.从此农民被列入纳税等级,他们必须缴纳人头税,并且履行新兵义务.在法律上,农民也成为了享有人权的公民.地主无权再把他们当作畜生来出卖,交换,典押或赠送.并且无权干涉他们的家庭生活,这是从封建主义迈向资本主义的重要一步.

    为了加强管理,法律,还建立了村社体制,村社是由属于同一地主领地上的农民组成.村社的管理机构是由全村户主组成的村会.村长和其他公职人员由村会选举产生,并且由他们组成村公所.村公所的职能是负责摊税,收税,征兵,土地使用,完成赋税义务等事项.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的改革总法令和特别宣言是标志着农奴制度在俄国被废除的重要历史文献.

    1861年3月5日,宣言和总法令首先在彼得堡和莫斯科颁布,随后在3月7日至4月2日相继在其余各省公布.执行改革的具体工作由村社调停吏院和农民自治机关负责.各省的调停吏于5至6月间陆续走马上任.至10月,农民管理机构基本建立,在调停吏的授意下,选举产生了村长,乡长.

    根据总法令,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主次改革使得2000多万农民摆脱了对地主的依附,这意味着消除了贵族地主剥削农奴的垄断权,从而破坏了农奴制度的基础之一-直接生产者人格上依附于地主的状况,为经济领域中资本主义在俄国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所谓赎买,农民缴纳的封建地租的赎金.虽然对于农民来讲这不是一笔小数目.但是实际上,它结束了农民与地主之间的封建生产关系,使农民的经济转入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关系.

    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是一次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他是在农奴制所造成的危机日趋严重的时候,在国内的革命浪潮,和资产阶级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威胁和这个号的沙皇统治的情况下,迫使沙皇政府,采取的一种让步政策.这种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依然有很大的局限性;而且并没有触动贵族地主的土地所有制和沙皇的专制制度.农奴制改革以后,俄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依然保留大量封建残余,生产力的发展依然受到阻碍.劳动人民受到了来自资本主义和封建残余势力的双重压迫和剥削.

    赎买就是农民缴纳封建地租的赎金,虽然农民要向地主交付巨额现金,但实际上结束了封建生产关系,使农民经济转入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关系,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是一次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他是在农奴制日趋危急的严重时刻,在广大人民革命浪潮和资产阶级,民主解放运动不断高涨,威胁和震撼了沙皇统治的形势下,迫使沙皇政府采取的一种让步政策,这种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从本质上看带有很大的局限性,他没有从根本上动摇贵族地主的土地所有制和沙皇的专制制度,农奴制改革后,俄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仍保留着大量的封建残余,生产力的发展依然受到阻碍,劳动人民受到了来自资本主义和封建残余势力的双重压迫和剥削.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由于改革的局限性和不彻底性影响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速度,而且在改革过程当中,各地区改革的步伐并不一致.尤其边疆地区改革速度较慢,进展很不平衡.

    如果是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比较落后的国家,是资本主义最薄弱的一环.并且最终成为了十月革命的策源地.但另一方面,俄国内部经济发展也不平衡,这种改良,并没有从根本上,使俄国摆脱腐朽和落后的面包,同时由于农奴制改革的不彻底,资产阶级与残余的农奴制,沙皇专制主义融为一体,形成了以军事封建为特征的帝国主义,对外则具有更大的侵略性和扩张性.残酷的统治和压榨包括俄罗斯民族在内的各个民族,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但是,另一方面,改革宣布解放农民,给农民以土地及世界若干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方针政策.在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市场和资金,这一切最终摧毁农奴制和促进工农业的发展产生了很大作用.对此列宁曾精辟的指出,由农奴主实行的资产阶级的改革,这是俄国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前进的一步.1861年以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这样的迅速,只用数十年的功夫就完成了欧洲某些国家整整几个世纪才能完成的转变.

    1861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时期,解放了的农奴为社会化大生产提供了更多劳动力,因此废除农奴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这种经济方式在俄国的迅速发展。首先废除农奴使受压迫的农奴摆脱了地主的剥削,提高了生产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提升,并为迅速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提供了物质保证。再次农业向资本主义演变又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农民是工业品的主要消费者,据统计19世纪50年代人均棉纺品的消费量是0.9俄磅,而到了20世纪初,这个数字增加到约5俄磅。铁路建设也促进了工业品市场的进一步扩大,沙皇政府基于军事上对于粮食,燃料的需要和战略上的目的,并且受到国内外市场的刺激,早在1856年就制定了铁路建设计划。

    1861年以后,俄国铁路公司也开始实际运营起来。俄国境内26个省份逐渐被铁路连通起来了,不仅加快了部队的调运,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商品在更广阔的市场更加便捷的运输。1861年改革之后,随着农业产品和加工工业的快速发展,机器的使用也更加普遍,农业机器的消费量增长了两倍以上,而国内生产的农业机器的增长三倍多,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和机器的普及使唤得农业生产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劳动生产率大幅提升,例如过去在俄国的克里木地区使用滚轮打鼓,每天脱粒不过150-200,用马拉脱粒机,每天可脱粒七八百普特,而用十匹马力的蒸汽拖地机,每天能够打鼓2000到2500普特。1861年改革之后,由于机器的广泛使用和生产的集中农业中使用公共劳动成为了日益普遍的现象,在南方尤其突出,

    1861年改革之后,沙皇的俄国铁路总公司,开始的实际操作,当时俄国的26个省份,逐渐被铁路连通了起来,部队的调运也变得迅速起来,1861年改革之后,随着农产品,加工工业的发展,机器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农业机器的消费量增长两倍以上,国内生产的,农业机器增长三倍多,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和机器的应用,引起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例如俄国克里木地区使用滚轮打鼓,每天脱力,不过150到200出头,用马拉脱粒机,每天可脱离七八百伏特,而用十匹马力的蒸汽拖地机,每天能打鼓2000到2500,1861年改革之后,由于机器的采用和生产的集中与扩大,农业中使用公共劳动成为日益普遍的现象,这种情况尤其在南方更加突出,那里的富农和殖民者雇佣的工人是经过挑选的,工资比其它地区的庄园高15%-20%.1861年改革之后,俄罗斯地主经济是沿着类似普鲁士的方式向资本主义迈进的.农奴制的废除摧毁了封建农奴制的经济基础,即地主经济中占统治地位的劳役制,也就是农奴主无偿剥削农民劳动的垄断权.奴役制被破坏了,农民经济开始与地主经济分离.农民有把土地已有的权利.而地主则失去了直接统治农民的权力,而且还要按照资本主义原则来改变经济.

    工役制的最普遍形式,是农民用自己的家具为地主种地,从而获得土地,或收成的一部分,或者是其他农业用地.这种制度实质上也是劳役经济.在这种制度下,农民除了给地主种地,还要被驱使修缮房屋或者从事运输等繁重劳役.

    但随着商品和市场的发展和农民的分化,工役制逐渐衰落,而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逐渐在俄国占据主要地位.工役制的主要对象是中农,因为富农对于邻近的地主并没有依赖性,虽然他们也购买土地,但那是为了补充自己土地的不足.而贫农由于没有牲畜与农业生产工具,没有办法实行工役制,他们只能外出受雇于人.而工役制使得中农不断分化为农村的资产阶级和无产者.但当工役制被削弱之后,地主也不得不采取资本主义的经营方式了.

    因此在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资本主义在俄国得到了快速发展,通过吸收西欧先进的的技术,本国的机器工业和蒸汽动力也得到了长足发展.俄国的工业革命是从30年代末开始的,到80年代已经基本实现工业化.至此,大机器取代了大部分的手工劳动.1880年俄国的纺织工业中已有三分之二是通过纺织机器生产,手工劳动逐渐消失.生产资料的生产是从无到有的发展起来,如机器制造在工业化前刚刚萌芽,但到1890年已有相当的规模了.相比于1860年,总产值增加了50倍,工厂数量增加2.5倍,彼得堡,莫斯科,哈尔科夫和敖德萨都成为了俄国机器制造业的中心.生铁和石油的产量,自1866年到1890年增加了十倍,煤产量在改革后三十年里增加了50倍,棉纱的产量从1870年到1897年增长近四倍,铺设铁路的长度在改革后四十年中增长40多倍.

    交通运输的发展也使得国内的商品流通更加便利,市场也随之扩大,甚至将俄国更快地引向了国际市场,因此,俄国的工业在十九世纪90年代空前繁荣.波罗的海沿岸逐渐成为俄国的机器制造和纺织中心,高加索的巴库地区成为石油生产重要基地,南方的顿涅茨成为煤炭生产的主要地区,这些都对俄国工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但是虽然在这一时期俄国的工业有了巨大的发展,但相比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和技术水平方面还是有较大差距,俄国依然是一个主要通过出口谷物来换取国外工业品的农业国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俄罗斯农奴制度的改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wnz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