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2019的电影贺岁档,我觉得用朋友圈里的一句话评价相当贴切:流浪地球>>>飞驰人生>疯狂的外星人。
最近,各大平台的资讯已经把《流浪地球》送了上中国科幻的神坛:这部电影屌,是中国科幻元年的开端;与此同时观众市场,乃至国际上也有了批判的声音:这部电影尴尬,没有让人觉得惊艳的点。
要我评价的话,我觉得上述的都是废话。
你说它好?它究竟好在哪里呢?难道你纯粹说一个“好”字就能说服别人前去观看了么?
看完了电影,我也觉得好,但这种“好”只是一种客观的感觉,没有什么参考价值啊!就像你要向别人推荐一款他没用过的产品,你得要说出它哪里好,这才是你对于这部电影的理解和思考。
下面,我就从自己的理解,讲讲我觉得《流浪地球》究竟好在哪里?
先来个背景介绍以表尊重:未来,科学家们发现太阳急速衰老膨胀,五百年内包括地球在内的整个银河系都将被太阳所吞没。为了拯救地球,人类提出一个名为“流浪地球”的大胆计划,即倾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万座发动机和转向发动机,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用2500年的时间奔往另外一个栖息之地。
这部看似很惊艳的科幻大片,在我仔细思考来看,有一个事实我们必须得认:流浪地球这部电影,是,也只能是中国的科幻大片。
围绕这个点,我们再来聊聊,贯穿整部电影的核心是什么?
明线刘家三代人为阻止地球毁灭作出奉献,但还有一条真正引动观众情绪,让我们无法自拔的暗线:家。
这也是很多人明明觉得,里面有些人物不够丰满,演技还略有尴尬,但为何丝毫不影响观影体验的原因。
纵观整部电影,这个“家”字,从头到尾,没有被着重描绘,但却处处可见:刘培强的家、朵朵的家、韩子昂的家……而且它不局限于此,从具象到抽象,从中国到国际,这个家的呈现的方式是一步步深入的,用一句很俗气的话来概括,那就是天时、地利、人和。
Part 1 天时
我们一个个来解析,先来讲天时。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过电影的时间线,长达两个小时的电影,都浓缩在中国人的春节。
春节对中国人意味着什么?
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是回家,是团聚。
每年春节期间,在中国这片大地上都会发生地球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即春运,虽然中国铁路运力已经达到世界最强,但每年依旧火车票难买,高速路太堵。
究其原因,是春节期间全国春运旅客运输量有35亿人次!相当于一月之内运走半个地球人口,看到这组天文数字,很多人都被震撼!
这种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其他国家看来是完全不可思议的。在中国人的眼中,不是指你在哪里有一个住的地方,父母都在身边那里就叫做家,而是你一定要回到那个曾经养育你见证你成长的山村、土窝才算完成这一年的使命。
看到这里,你有没有回忆起电影中在慕斯宣布地球无法逃离被毁灭的命运后,各国人民驾着车拼命往家赶的壮观场景?你难道没觉得,这个场景可以跟我们中国春运无缝对接么?结合天时,竟然把春运给国际化了,我觉得也算是导演的一个小调皮了吧?
甚至不论整部电影的剧情走向,仅流浪地球这四个字,其实充分体现了中国的家文化。地球末日快到了,外国想的是怎么逃离地球寻找新家园,但中国人想的是怎么样带着这个家一起驶向远方?
除开背景,电影中也有这么一段对话与之呼应。
联合国:让所有撤离的人为了一个成功率为零的计划,放弃跟亲人团聚的最后机会。这种命令,我们无法下达。
刘培强:今天,是中国新年的第一天,这本该是个团聚的日子。作为父亲,我不想这种团聚是最后一次。我不甘心,我们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失去了,为了我们的孩子。
在推算出地球无法逃离木星的命运后,慕斯和联合国决定舍弃地球,实施保留太空站最后火种的计划。没有人提出反对,但最后给刘培强以信心与联合国交涉的,就是春节。
在科幻题材电影里,这种代表中国以个人去与联合国乃至宇宙抗争的精神,是一种独属于中国人的春节文化属性。
这就是属于中国的天时。
Part 2 地利
第二再来谈地利。
很多看过流浪地球的人,对于电影中印象最深刻的场景无外乎以下几个: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俩行泪”的中国式标语。
北京的长城发动机;上海被冰冻的兰州拉面牌子、东方明珠塔、2044年奥运;杭州被岩浆灌城……
为什么这些熟悉,乃至是痛心的感觉,都可以直击我们的心灵?
这就跟看着别人家的孩子摔倒跟自己的孩子摔倒,我们心里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长城变成遗址,曾经辉煌的上海被冰雪埋没,一座座的城市在我们面前被毁灭……
它们不是外太空、邻国的景象,而是切实地发生在我们热爱、赖以生存的中国国土。就像我们这些经历过汶川大地震的人,在网上看到汶川十周年的纪念,还是会心痛,感叹不已。
因为看到这些场景的同时,大家都能体会到那种最真实失去的感觉:自己熟悉的,乃至是自己曾生活过的城市,在自己眼前逐渐变得满目疮痍。留下的,只有回忆。
Part 3 人和
至于第三点:人和。
它包括很多个方面:吴京6000万的投资;国人自发的宣传;还有各国人民团结起来拯救地球的决心。
如果你要我来评价,我觉得这里的人和,是天时和地利的产物。
韩子昂临死前回忆起在上海的生活;刘培强与刘启间的互通;按照汶川大地震救援顺序先后到来的国际救援队……
虽然电影中也有瑕疵:朵朵不饱满的人物角色,联合国的决断,但我觉得这些小瑕疵都完全不影响整部电影的基调。
流浪地球作为中国科幻元年的开端,不仅仅在于这部影片本身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它很好的融合了中国的各类元素,让你在这部影片中,能感受到纯正而浓烈的家文化。
什么是好电影?
我觉得不仅仅在于看的爽,更是因为它满足了你内心对于某种属性的需要,经得起琢磨,哪怕仅仅解读了它的冰山一角都会让你觉得眼界大开。
今天去电影院二刷,还是3D效果带来的震撼告感更为强烈,有一句话让我觉得有些小骄傲,是旁边一个妈妈对女儿说的:这跟你以前看的的科幻片不一样,这是我们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电影。
这部电影,中国人值得为它骄傲,因为奠定这部电影基石的是中国文化,而我们,也用自己的文化拯救了地球。
To be continued......
还没看过瘾?
想了解我:初入简书,寻志同道不合简友
攻略爱情:在恋爱中如何浪漫而不直男
有趣的心理学:爱情心理学——谈大学恋爱最常见的三个送命题
我的成长故事:上海篇Ⅰ—启程 我们与父母,都不愿成为彼此的负担
我的爱情故事:《爱情日记树》Ⅰ——三段话 三种爱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