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身体不适,一整个下午都躺在了床上。7点多,才有体力去看书。可约摸是玩了一下午手机,养成惯性,居然又玩了下去,误了学习。后面意识到不能这样,8点到10点半,大概看了两小时的书。累了,就停下高强度运转的思绪,拿起手机,“刷刷刷!”蓦然回首,已是12点半。
“真是反反复复,服了我自己!”
![](https://img.haomeiwen.com/i5994677/12ae41c93bca52b8.jpg)
倘若能远离手机,我是能做更多事情的,比如看书、写作(用电脑)、弹琴、打扫卫生,但是一拿起手机,刷B站、知乎、微信、写作平台,看一些我认为有趣、有用的东西,时间就“哗哗哗”地流走了。
“真怀念没有手机的时候!”我是高中才有的手机,但真正“机不离手”是在大学,虽然那会也参加了各种活动、看了一摞一摞的书,可被手机荒废的时间也很多。
“哎,我的似水年华!哎,我的青春小鸟!”
![](https://img.haomeiwen.com/i5994677/21ee0e9e34dc3b7f.jpg)
不过,人是不能过于苛刻自己的。不玩手机而把时间都放在正事上,这个我只是理想状态的我,并不真实存在。“到达理想之我的程度,才是合理的;否则,便是平庸的、失败的”——永远吊根高标准的胡萝卜在驴前,永远够不着,永远痛苦,不是自己找罪受吗?
所以,我会试着接纳这样不自律的自己,“我不是神,会有自己的缺点”,过去已然过去,无法回头改变它的轨迹,所能着眼只是当下。
“我怎么调整自己的行动,让它向着目标前行?接下来我是不是还会困于玩手机?能不能打个预防针,当再度拿起手机时,用别的事代替?”
![](https://img.haomeiwen.com/i5994677/cb368954fdcdbcfb.jpg)
如此一来,我就不是陷于手机中不可自拔的loser,而是相信当下自己、支配自己的命运的主动者。“过去无法改变,能改变的只是此在的自己;从未来角度而言,此在的自己就是当下最好的自己”,就像是回看从前的随笔、小说,你总能挑出一箩筐的毛病,措辞啦、结构啦、立意啦,但那已经是当时我能拿出的最好的水平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5994677/96dee487088d6b61.jpg)
我不能用现在的自己去苛求过去的自己,就像不能说“吃了第十个包子就饱,早知道就越过前面九个,直接吃第十个。”每一个包子都是前面的积淀,不是理所当然就能跨越的,我始终相信需要这么一个过程。
接纳由从前累积下来的现在的我,在这个基础上,改进不足,问自己一句,“我该调整些什么,才能让自己更好呢?”这才是不那么累的、足以迎接未来的一种方式。
![](https://img.haomeiwen.com/i5994677/4d858bcdf73cb363.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