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为什么我们总是逃避思考?

为什么我们总是逃避思考?

作者: 沉静天空 | 来源:发表于2017-04-05 13:25 被阅读66次

在平庸与杰出之间,隔着一个会积极思考的头脑;而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却常常向反面不懈努力,尽其所能逃避思考。

庆应大学思考力教授狩野未希在《哈佛的6堂独立思考课》一书中,犀利地将这一现代人常态揭示了出来:因为无法独立思考,亚洲人面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相较欧美学生往往很弱,我们在逃避思考中已然失去了思考的能力。

而让人稍感欣慰的是,思考能力的缺陷并非天生基因所致,完全可以靠后天培养形成,不逃避思考,直到擅长。这里的思考不是指泛泛而谈的浅思考,而是特指批判性思考。亚洲人总习惯于逃避思考之原因,与我们含蓄的文化息息相关。为了避免可能的轻视,我们很羞于承认自己的不理解,而情愿用沉默或假装来“不懂装懂”。我们习惯于逃避“理解”,在交流时不常有实际的互动,一般以点头认同与暗自揣测为主,加之缺乏“问清楚”的精神,对于别人的观点不加谨慎判断,对于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同样不加慎重思考,久而久之同时习惯了不明不白只表态不思考的状态。

在狩野未希的课程中,将挽救这种局面的建立自我意见概括为“五步”:

第一步,深入理解;

第二步,扩展观点;

第三步,从未来思考有现实性的行为;

第四步,形成“意见”;

第五步,把批评、反驳都当作自己的想法,推敲意见。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不要在没有深入理解的情况下直接“持有想法”。要理解狩野未希的观点,建立意见路径不是重点,养成深入理解并有根据地说话习惯才是重中之重。

在第二课中,作者列出了检验是否深入理解的7种方法,对于养成理解习惯颇具启发:

第一,用对5岁小孩都能听懂的方式说明问题。

第二,把专业用语解释清楚。

第三翻译成英语,这一招曾经是村上春树写作初期的点金石,也可以成为思考质量的试金石。

第四,使用“理解程度检查表”,很多时候,列举本身便是整理思路的过程。

第五,5W1H(WHO/WHAT/WHERE/WHEN/WHY/HOW)反驳法,在各个元素层面多问问为什么。

第六采用“信号灯法”帮助思考:这是个人在实际操作后认为十分具有可行性的方法——重点在于对自己诚实,而不是轻率地得出结论,哪怕是在判断是否理解的问题上。

充分理解的内容标为绿色;

对于其中的意思有一点不明确待查证标为黄色;

完全看不懂的内容标为红色。

第七,临时被人征求意见时,提出“好问题”,不要先出结论,而先提问以接近思考的真相。

只有在理解的前提下才可能进入思考,鉴别“事实”与“意见”,事实有根有据,可以作为思考与判断的依据;而意见则是想法,哪怕是专家之言,都需要认真斟酌、小心考证。战胜逃避的心态,在掌握了足够多的事实后,我们可以从容思考,而从意见到达事实的路程,本就是思考的过程。

相关文章

  • 为什么我们总是逃避思考?

    在平庸与杰出之间,隔着一个会积极思考的头脑;而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却常常向反面不懈努力,尽其所能逃避思考。 庆应大学...

  • 为什么我们总是在逃避?

    你为逃避痛苦向自己撒过什么谎? ● ● ● 为什么我们总是在逃避? 01 “哇!你的心怎么象椰子一样?” 这是电影...

  • 为什么我们总是在逃避?

    在过往的日子里,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场景: 大考在即,却总是一看书就犯困,丝毫提不起精神,于是选择用打游戏来转移注意...

  • 为什么我们总是逃避错误?

    为什么逃避错误? 错误意味着被批评。 在教育体制本身特定的目的下,“学而时习之”被曲解。 时习之的原意是到当下的环...

  • 为什么我们总是在逃避?

    01 “哇!你的心怎么象椰子一样?” 这是电影《大话西游》里,紫霞钻进至尊宝的肚子里时说的一句话。 心像椰子一样,...

  • 为什么我们总是在逃避?

    大概一个多月前,时代华语的编辑给我推荐几本书,我一眼就相中了《为什么我们总是在逃避》,当时《都挺好》正在热播,苏大...

  • 《我们为什么总是在逃避》

    这是一本讲述如何和痛苦相处的书。 在生活中保持自我观察,练习冥想内观,会让我们和潜意思反应保持距离,脱离下意识反应...

  • 【我们总是坚持逃避】

    哪里有阴影,哪里就有光 你的每次逃避,都要双倍偿还。 如果说,你有哪一件事是一直坚持? 我想那便是坚持逃避。 逃避...

  • 110:为什么我们总是在逃避

    《为什么我们总是在逃避》作者是美国的约瑟夫·布尔戈,由中国友谊出版社出版。 一、作者简介 约瑟夫·布尔戈,美国著...

  • 《为什么我们总是在逃避》精华

    一一摘自《慈怀读书会》 我们很多人在一味的痛苦里,学会了逃亡。不敢让自己直视所有的痛苦,不能勇敢的接受所有的痛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我们总是逃避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xgt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