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把自己钉在椅子上,整理一段录音文字稿。
时长139分钟。反复听校。背景嘈杂,听辨识别不易,着实考验耳力。
这应该是一堂满堂灌的大课。录音条件简陋。背景音中有咳嗽声,窃窃私议声,茶杯盖落下的声音,缓缓吞水声,翻书声,书写声,还有不时的会意笑声。
讲课者新疆口音,霸气十足的中年男声。字字句句掷地有声,结论处毫不含糊,明确告知不容置疑。
听声识人。与这段录音的反复交互中,已经可以描画出这个人的大概模样。
着正装。不瘦。既严肃又活泼(段子手)。眼神犀利。沉稳自信。滔滔不绝时会不小心露出一点傲慢神情(或者是自觉权威感)。习惯俯视听众,时常脱稿即兴讲。精彩处主动要求听众回应。自带回音,每句话后面都要说“是不是啊”“就是嘛”。
独自一人在台上滔滔不绝139分钟,不容易。关注听众反应,不时要求回应,不冷漠。这不是自嗨模式的讲课,更不是那种读稿式的讲课,他看重课堂保持一定温度,讲的与听的都有情感交流,有态度表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