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哲思人生百味
山吹之里,另一次拈花一笑——太田道灌与农女的一段轶闻

山吹之里,另一次拈花一笑——太田道灌与农女的一段轶闻

作者: 五十芥 | 来源:发表于2019-07-17 05:37 被阅读4次

两千五百多年前,摩竭陀国王舍城灵鹫山上,世尊拈花,迦叶微笑。

五百多年前,日本东京丰岛区高田山吹之里,农女赠花,道灌莫名其妙。

【1】

道灌者,法号也。本名资长,別名持资,太田氏,日本室町时代武将,人称“江户之父”——江户城的缔造者。

山吹之里,武将与农女的一段轶闻,无关风月,始于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

年轻的太田资长外出游猎,归途遇大雨,匆忙落魄之际,恰逢一农舍,扣门借蓑衣,少女递上山吹一朵。山吹,汉译“棠棣之华”。

接到花儿的太田资长觉得,真是莫名其妙极了,吾借蓑衣,妹赠花意欲何为。不知所云,不欢而去,诉之以家臣,中有一博学者点破了真相。

——在《后拾遗和歌集》中有一和歌,意为“山吹花开得五彩缤纷,却没结任何一个果实,实在很悲哀”。在日语里,“结果”读音与“蓑衣”同。少女赠山吹花,是借和歌之义,委婉地表达歉意:家里贫穷,连一件蓑衣也没有。

听罢,太田资长顿感惊讶,并为自己的无知与傲慢感到羞耻。农家少女尚有如此修养和礼节,自己却不读诗书,错怪伊人。自此,急起直追,翻书万卷,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学造诣。甚至,于战役中,也不忘写作和歌,以鼓舞士气。

故事到这里本该结束的,但乱世战事却开始了。

作为江户城的缔造者,太田资长却无缘大江户时代,壮年之际遇刺,骤然倒地。

【2】

拈花之义,甚深难解。不懂即学,学则明,明则达——可见太田资长的率真敏锐,其一生亦无愧一“真”字,真忠不二。

乱世之期,长达百年。强则胜,胜则王,败则亡——很多人看不到尽头,遂铤而走险,无不穷尽,真可谓“无道”:道不相同,杀之;道相同者,灭之。

太田资长一族,往前可追溯到清和天皇的后裔摄津源氏,因其世居丹波国太田乡,故易姓“太田”。算起来,太田资长的家世血统,比战国头号大名北条早云,更显赫;较战国终结者德川家康,更纯正。

室町幕府草创时,太田氏随上衫家移居关东,并成为扇谷上衫一系的家宰,世代相守,恪律不渝。特别是,在太田资清、资长两父子的努力下,原本末流之扇谷上衫家迅速崛起,比肩山内上衫家,成为新的“两上杉”,交替接任执事,统治关东十洲。

1455年,父亲太田资清隐退,落发出家,取法号“道真”。24岁的太田资长继任扇谷上衫家的家宰,为上衫家先后修筑了河越城、岩槻城,以及后世闻名的江户城。

当时的城池,多以崇山峻岭为据点。江户城,却是平地建城。1457年开城,以荒川为屏障,并享江户湾水运,建有子城、中城、外城三个独立的曲轮,外设三重深堀及土垒,有五石门、二十橹。城内“静胜轩”,取兵书《尉缭子》中“兵以静胜”之义。

——太田资长的兵法,以“守”为出发点。

【3】

室町末期,应仁之乱(1467~1477),十年战火,京都满目苍痍,室町幕府名存实亡,已无力把控局势。大乱方止,战火却已蔓延至地方,各豪族大名,筑城自恃,擦枪明抢,却苦了底层庶民。生活本已捉襟见肘,加上战祸连连,许多人或揭竿而起,参与“一揆”,或沦为草寇,弱肉相残。

太田资长始创“足轻战法”,足轻者,步兵兵种也,闲时为农,战时为兵。大批流民被雇用,接受的专业射击训练,成为有组织的“弓足轻”、“枪足轻”,以配合灵活强劲的骑马队。

关东本来相对稳定,岂料山内上杉家的家宰长尾景信去世,局势就失衡了。山内上衫家因忌惮长尾氏嫡子景春,特指定其弟弟忠景为家宰。长尾景春大为不满,1476年,筑城自立,公然背向。翌年,突袭上杉军,山内上杉显定、扇谷上杉定正败走上野国。彼时,关东各地纷纷倒戈相向,“两上衫”危在旦夕。

长尾景春想拉拢太田资长(长尾家是太田资长母亲的娘家),未果。太田资长出兵解救了上杉家,并力挽狂澜,收复了相模、武藏等国,平定了“景春之乱”(1476~1480)。自此,太田资长与他的足轻军团,威震关东。

太田资长费尽心血,无非是想要稳定山内和扇谷两家,寻求各方平衡。然而,历经五年的“景春之乱”,反倒与亲戚兄弟家交恶了,而且又不讨好主公扇谷上衫家。此时,太田资长早已心力交瘁,遂跟随了父亲,剃度出家,取法号“道灌”。

——战国乱世,太田资长没有走上战国大名之路,而选择了成为“太田道灌”,隐居江户城,享受了五年有余的平静时光,参禅止观,勤修学问。

奈何,下不剋上,上却忌下,旁人扇风又点火。1486年,山内上衫家,联手扇谷上衫,图谋暗杀太田道灌于相模国国糟屋。太田道灌欣然赴约,岂料主家横施毒手。临终前直呼:“当方灭亡”(意指扇谷上衫家自取灭亡),是年五十五。

果不其然,一语成谶,一年后,山内、扇谷两家翻脸,“长享大乱”爆发。不久后,扇谷上衫家覆灭。

关东大名混战,反倒成全了名不经传的北条早云,从不毛之地兴国寺城,奇迹般地一跃成为关东新霸主,战国首位大名。

【4】

后世人多讥讽太田道灌“愚忠”,明明功高盖主,何不取而代之。殊不知,战国百年,就是因为有太多人妄想取而代之。

今川义元,败给织田信长,亡于“桶狭间之战”,是年42岁。

斋藤道三,52岁,驱逐了主家,夺取了美浓国;63岁,亦死于长子义龙之手。

斋藤义龙,35岁病殆。6年后,身为斋藤道三女婿的织田信长接手美浓国,斋藤氏亡。

织田信长,驱逐了室町幕府将军,自己也遭手下明智光秀背叛,命毙“本能寺之变”,是年49岁。

明智光秀,撤退途中,亦死于京都庶民“一揆”乱阵下,是年52岁。

丰臣秀吉,取代了主公信长的子嗣,独揽天下。临终托孤德川家康,后病逝大阪,是年61岁。

德川家康,吃到了已经捏好的“天下之饼”,不忘取代丰臣遗孤,坐拥江户城,攻陷大阪城。1603年,61岁,如愿成为征夷大将军,建立江户幕府。13年后病逝,终年74岁。

1867年,江户幕府264岁。彼时世道已变得艰难了,幕府背腹受敌,内有藩国“倒幕运动”,外有美国“黑船”来袭,末代将军遂“大政奉还”“无血开城”。于是,江户改名东京,明治天皇迁都,江户城成了皇居,江户幕府就此落幕,用时一年。

以上这一切,太田道灌是不晓得了,但如果他看到了,是否会像佛陀一样,轻轻举起一朵小小的花。

【5】

江户诗人作诗一首《太田道灌借蓑》:

孤鞍冲雨叩茅茨

少女为遗花一枝

少女不言花不语

英雄心绪乱如丝

五十芥打酱油段子《山吹之里借喻》:

筑城容易守城难

无果的岂止山吹

前人已说歌已唱

后生心疑不识真

五十芥

戊戌年  腊月廿七

日本永正年间,战国大名势力分布图 日本天文年间,战国大名势力范围 日本永禄末~天正初年,战国大名势力范围

6

相关文章

  • 山吹之里,另一次拈花一笑——太田道灌与农女的一段轶闻

    两千五百多年前,摩竭陀国王舍城灵鹫山上,世尊拈花,迦叶微笑。 五百多年前,日本东京丰岛区高田山吹之里,农女赠花,道...

  • 河之黑

    河之黑矣,自西徂东。以之灌田,蠧予之禾。 河之乌矣,自西之来。以之灌田,瘏予之麦。 河之臭矣,自西流东。以之灌田,...

  • 北山二经-姑灌之山/湖灌山

    又北四百里,曰姑灌之山,无草木。是山也,冬夏有雪。 再往北四百里有座山,名叫姑灌山,山中不长草木。这座山上不管冬夏...

  • 第三十九篇·北次二经·姑灌山

    原文: 又北四百里,曰姑灌之山,无草木。是山也,科夏有雪。 译文: 再往北四百里,是座姑灌山,没有花草树木。在这座...

  • 南次三经-灌湘之山、鸡山

    又东五百里,曰灌湘之山,上多木,无草;多怪鸟,无兽。 再向东五百里,有座灌湘山,山上多树木,不长草;山中有很多怪鸟...

  • 七绝.无题(新韵九文)

    天涯行遍觅知音,对面相逢不认君。只为心盲无所见,灌田欲海断灵根。 水波杨山,一个用艺术之美留住天地之魂的格律诗人。...

  • 山海经——北山经(30)

    湖灌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碧,多马。湖灌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海,其中多。有木焉,其叶如柳而赤理。 【湖灌山,山的南...

  • 东京 | 来到这里的人或事都被它变成了另外的样子

    这里是太田道灌构筑的江户城,这里是德川家康时代的幕府,这里是明治维新迁都的东京城。这里的夜晚没有星星,却能在215...

  • 古蜀的历史

    《蜀王本纪》载:“鱼凫田于湔山,得仙,今庙祀之于湔。”《华阳国志》说:“鱼凫王田于湔山,忽得仙道,蜀人思之,为立祠...

  • 秋田

    文/陈成稼 秋露泽花草,茅屋向田开。 前方菜园青,雀鸟啄虫归。 农娃田边喧,意农相与话。 田间红薯艳,望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山吹之里,另一次拈花一笑——太田道灌与农女的一段轶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xlfl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