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我要去东京,男同学大多都会诡异的一笑,然后让我注意保重身体。其实来了之后,的确发现自己得注意保重身体,因为传说中美食云集的东京,其实适合我们胃口,特别是适合我们钱包厚度的东西,并不多。
日本的公司和单位基本没有食堂,上班族一般在写字楼地下层或者周边的底商快餐厅解决吃饭问题。这些快餐厅基本采取所谓的定食制,一个盖饭或者盖面加一碗汤。没有国内那么多的花样,主要就是牛肉饭、鸡肉饭、天妇罗饭(天妇罗是日本特色,其实就是裹面糊炸虾蘑菇之类的东西)之类的东西。其实菜都是事先做好,拿勺子往饭上面一扣就端上来。
日本人吃东西非常清淡,油盐极少,也不吃辣椒,更从未见大蒜等刺激性食物。再说每次吃饭配的一碗汤,几乎就是一股子酱油味儿,日本人对酱油的确是真爱。几乎每个餐馆的桌上都放着一瓶酱油,也没见过辣椒和酸醋。所以这一顿饭下来,清汤寡水,感觉嘴里没滋没味儿,再加上天气比较湿热,大家都开始食欲减退,想念海底捞火锅。
试了周围一大圈饭馆之后,我们男生开始聚焦于附近的松屋和吉野家。这两个餐馆其实基本大同小异,其中吉野家在国内比较多。说实话,吉野家的牛肉饭非常实诚,可以说是业界良心,量大份足,我们曾经几乎连续一礼拜都以这个为主食。可以想象连续吃十顿牛肉饭么?就是我创下的记录,“松屋牛肉饭王子”一战成名。
听说日本开了海底捞,一群屌丝群情振奋,嚷嚷着要去开开荤。海底捞刚开业的时候,一开始全是中国人去吃,后来保守的日本人看着中国人吃的这么欢实,也开始尝试,结果越来越多日本人也爱上了海底捞。这下不得了,天天爆满,经常要等两三个小时才能吃得上。
这让我想起在国内培训日语时候的日方人员。第一个周末就问我们,北京有什么推荐的好吃的。我们立马举荐了铜锅涮肉。顿时一发不可收拾。那群日本人爱上了铜锅涮肉。日语里,涮肉的发音是呷哺呷哺。结果一到有时间,日本人就开始问,离这里比较近的呷哺呷哺在哪里。在北京,吃顿一般的涮肉,只要百八十块钱的人均消费。可是在东京,要三百多的人均。也难怪日本人来了北京每天都想呷哺呷哺。
提到食品价格,有一样东西,真是必须提一嘴。那就是水果蔬菜。各位国内的朋友,一定在对伟大的农民朋友说声谢谢。没有他们,真就没有我们中国人的胃口。在日本,水果很多都论个卖,一个西红柿300日元,大约20块钱人民币。半个拳头大的苹果,一个大概8块钱人民币。一个中等大小梨,大概十五块钱人民币。
在北京培训的时候,日本人经常在自助餐时取好几次水果,可以说重点吃水果,特别是西瓜。我挺不解,西瓜一块钱一斤,有啥稀罕的。可是日本人却以羡慕的口吻问我们,听说中国人都是经常吃西瓜的?纳尼?皇军不是吃西瓜不要钱么?
我们回答说,是的,而且是买一整个,从中间劈开,用勺子挖着吃,经常吃一半吃不下去就扔掉。日本人以看土豪的眼神望着我们,然后哀怨的来一句,“zennen desne”“残念的意思”。因为在日本,西瓜是论丫也就cut卖的,一小丫西瓜要至少25块钱人民币。
从那之后,就特别愿意跟他们说西瓜的事情,向他们炫耀我们在国内的所谓奢靡生活。其实调侃归调侃,玩笑归玩笑,每当如此,内心都会特别的自豪,特别的骄傲,我们炎黄世胄,物产丰饶的伟大国度。
有天晚上,我跟王桑俩人嘴里实在太清淡,四处寻找中国饭馆。对国外熟悉的人都知道,国外的所谓中国饭馆,绝大多数都已经根据当地人的口味对中国菜进行了改良,跟国内已经大不一样。甚至还经常有越南人假冒中国菜馆搞擦边球生意。在新宿边上,我俩瞅着了一家川菜馆。一进门就被广告雷了个外焦里嫩:“刀削担担面”。这也算是把中国菜的普遍真理跟各地实际进行了有机结合。
进去之后,点了两碗刀削面。突然看到桌子上放的辣椒和麻油,赶紧拌了拌,真是香啊!吃面配点蒜就完美了。于是厚着脸皮跟中国服务员说,我们想吃点蒜。。。没多久,俩人满嘴臭烘烘的心满意足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