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时,董竹君被送去长三堂子做“清倌人”,就是卖艺不卖身,之后与革命党人夏之时两情相悦。
15岁那年,她就嫁给了比自己大12岁、时任四川省副督军的夏之时。
婚后,留学日本,追求进步同时,不忘贤妻良母本分,却屡遭家暴,最后不甘忍受封建夫权。
1929年,带着四个女儿出走四川,靠着打零工和典当在上海艰难度日。
第二年,她卖掉自己的珍珠项链,加上二叔帮忙邀请小康之家的亲人投资入股,凑到了4000多元,开办了群益纱管厂,日子刚有好转,但工厂在“一二八”事件中又被炸毁。
之后,董竹君还被捕入狱,女儿卖琴、做兼职,狱中友人支持100元,将她保释出狱。母亲去世、父亲病重,更使这个风雨飘摇的家雪上加霜。
即使这样,对婚姻无望的董竹君还是坚持遵守和夏之时五年分居的约定,于1934年秋(民国二十三年)期满后,正式离婚。
这年冬天,老父亲撒手人寰,因为没有钱,双亲都未举行葬礼。
在董竹君举步维艰时,四川人李嵩高忽然来到家中,向她资助2000元。
李嵩高曾留学法国,回国后弃笔从戎,在四川领导革命队伍,他这次是去日本买枪支,途经上海,就顺道前来拜访倾慕已久的前督军夫人。
李嵩高说,当年董先生带着孩子离开夏家后,四川社会舆论轰动一时,报道她是中国版出走的娜拉,都佩服董竹君的勇气,他也很钦佩这位不爱慕虚荣的女中豪杰。
几经打听,才知道董竹君的住处,还获悉她在参加中共地下革命工作,一家人生活得捉襟见肘。
他还说,一直这样下去不是长久之计,考虑到董竹君会经商,他愿意从买枪支的款内先调出2000元借给董竹君,做点生意,把生活问题解决了,如果生活问题不解决,就没有心思干其他的事。
李嵩高滔滔不绝给董竹君讲着,当时的董竹君又是疑惑,又是惊喜,只觉得这个人侠义气很重,不知其底细,更不敢轻易接受他的好意。
看着董竹君心生怀疑,他又继续劝说,四海之内皆兄弟,既然有壮士断腕的果敢,何不直爽些,走大路,不要走小路,钱本来就是为人支配,只要用得有意义,再说了,是先借去投资。
过了几天,李嵩高又到家来再三诚恳地劝说董竹君。
经过和共产党员同志、进步人士商议,认为这笔钱,既能解决她的燃眉之急,又可以用来发展实业,协助党的地下工作,未尝不可,赚了钱还他便好。
于是,董竹君接受了李嵩高先生的义助,这2000元就是开办锦江饭店最原始的资本来源。
董竹君拿着这笔钱,谋划了几天,决定做做餐饮,开办川菜馆。
李嵩高之后为帮董竹君节省开支,还一度把她的三女儿董国瑛带去日本念书抚养。
锦江饭店营业后半年,他因卷入买枪支款子被彭丰根私吞的案子里,回不去四川,困于日本,董竹君也资助了他在日生活费。
三个月后,他带着董国瑛回国,因急需用钱,董竹君除偿清欠款2000元,还额外接济他生活费用一年有余。1941年秋,李嵩高被蒋介石枪毙。
锦江川菜馆于1935年3月15日正式开业。还把自己喜欢的竹叶作为店徽,碟碗等瓷器上都用竹叶为标志,现在海上锦江饭店仍用锦江前身的竹叶作为店徽。还在店内为地下工作者设置了特别间。
1936年1月28日,董竹君生日这天,锦江茶室正式开张,锦江茶室专门招收女招待员,还成为文艺界的“沙龙”“工作室”,董竹君和各界朋友在这里组织了“十一人生日会”。
1951年,将锦江川菜馆和锦江茶室两店交给共产党,扩为锦江饭店。
董先生此后也走上政坛,并连任七届政协委员,她也是女权运动的先驱。
饮水思源,方能走得更远。当年,多亏了这位义士的解囊相助,董竹君才得以绝渡逢舟,终成一代女企业家,实现人生的华美逆袭,也才有现在的锦江饭店。
P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