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古风依旧自由写中国传统文化
秦与隋——它们并不全是步子太大扯了蛋

秦与隋——它们并不全是步子太大扯了蛋

作者: 猿学堂 | 来源:发表于2018-10-27 17:39 被阅读544次

    每文一言:不足相问,何必一问;不足相闻,何必以闻

    历史上秦隋两朝有非常多的相似性。首先,它们都是持续数百年的大分裂时代的终结者,都维护了中华大地大一统的格局。其次,它们在政治、经济各层面都成绩卓著。秦朝首创皇帝制度,设立郡县制,统一文字和度量衡,基本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治制度,所谓“百代都行秦政法”,这全都是“祖龙”的功劳。再看看隋朝,设立三省六部制,推行科举制度开科取士,从此“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正式成为历史,直接影响了中国接下来一千多年的政治制度,隋朝开通大运河,南北通航。以上每一件拿出来都足以辉耀古今、彪炳千秋。可最后,它们也都是昙花一现,秦自统一至灭亡,仅仅用了十五年,而隋也是三世而亡,国祚才三十八年。

    清亡以前,只要谈到秦隋,无一不是反面教材的首选,但凡臣子上个书劝个谏,秦隋几乎是必备素材,都是“贪暴不仁”的代名词。近些年,很多热爱历史的小伙伴,开始纷纷为秦隋打抱不平,不吝溢美之词的夸赞他们的历史功绩,为他们的灭亡扼腕叹息。秦始皇和隋炀帝在千古一帝评选活动中名列前茅。大家一致认为秦隋之所以亡,那都是因为“步子太大扯了蛋”,“暴秦”、“暴隋”那都是被别有用心的人“黑”出来的。

    那么问题来了。“扯蛋”最多“蛋疼”,疼归疼,为啥就一命呜呼了呢?这不科学呀。

    下面瓜子、西瓜准备好,让小编细细道来。

    秦朝

    有威无恩

    秦朝的建立是“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图强,起初孝公也没有一统天下之心,就像世界首富创业只想解决温饱问题是一个道理,无非是秦国经过几世动荡,国力已经极度衰弱,战国七雄的其它“六个葫芦”并不把秦国当根葱,直接拿他们当不入流的夷狄,这就像直接把“七娃”送给了蛇精一样,是可忍孰不可忍?孝公的小算盘是恢复秦穆公的霸业,此愿也就足了。

    而从惠文王开始,画风就完全不一样了,秦国不再是那个常常被人欺负的软柿子。自此,秦国对山东六国展开了持续百年的“打地鼠”游戏,而且几乎少有败绩,形势可以说是一边倒。山东六国对于秦国也是又怕又恨,相邻诸国不停的割地求和。

    如果说惠文王到庄襄王,秦国打架是要地,那么轮到秦始皇,打架就直接要命了。从秦王政十七年到二十六,九年的时间,彻底消灭了六国,统一了天下。

    但在这一百多年内,山东六国并不是一味装怂,这就像打架不行的人一般不会留口德是一个道理,拳头硬的一拳还过去便是,拳头软的就只能找个犄角旮旯骂死他了。所以,秦国逐渐变成了“暴秦”和“虎狼之师”,这“虎狼”可不是现在威武雄壮的代名词,就是单纯的字面意思。

    通过这种宣传教育,山东六国兼并蚕食周边小国时,大家还普遍没有那么排斥,但是对于秦国,心里则是满满的惧怕。也就是说,对于普通民众而言,秦国人有威而无恩,有一天你无威了,也就想揍死你了。而秦国也不负众望,在穷兵黩武的道路上一路狂奔,车一停估计就散架了。从后来秦亡后,三秦父老对刘邦感恩戴德的样子来看,在老秦人眼里,秦朝也没多少归属感和荣耀了。

    六国不以失德而亡,心有不甘

    战国后期,除了秦国,其它六国的君权(不好意思,这里没周王什么事,而是说的各国君主)已经极度削弱。国君大多昏庸,但是并不残暴,掌权的要么是宗室要么是贵族,每个国家总有那么几个所谓贤德并有号召力的人物。这些人功高德劭,声望显著,为国家所系、人民所仰。

    这导致控制舆论导向的士大夫阶层并未瓦解,因此六国所亡未在其时。秦统一之后,这些人总是在等待时机,恢复原有国家的统治秩序,如张良、项梁等。

    这也证明了周武王当年孟津观兵后打道回府的英明。当时尤有诸侯怀商朝旧德,若强行兴兵灭商,其后必定为祸不小。

    六国安抚政策

    应该说,秦朝从来没制定过针对六国的安抚性政策,每剿灭一个国家,就把他们的王公贵族迁移到秦地,或流放或囚禁,或者亡国时直接被杀。在流放的过程中,各个国家的旧有贵族逐渐成了深入全国各地的对秦国不安定的因素。这就像毛主席说的“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这些人在地方上汇聚反秦势力,宣扬对秦朝的不满,等待时机,静观其变,就差一把火烧起来。而这个过程不是他们自发推动的,是由秦朝政府一手造成的。

    从历史资料看,对于原六国疆域,秦朝的统治很薄弱,并没有实行有效的控制,这包含对政治、经济以及民生各方面的改革,使得他们尽快融入秦国整个大的体制下面,产生归属感。

    因此,总体上看,旧贵族因为失去权势,导致对秦国的不满,六国民众在这次大统一中,也没有得到什么实惠,并没有发现统一后相比亡国前有什么好处。相较于以后各朝代每灭一国动不动就蠲免好几年的税赋来说,简直是天差地别。

    秦统一六国的过程中,杀伐太多,而时间又不长,这使得六国从上到下不乏对秦国怀有私仇的人,如那些被秦朝在长平坑杀的赵军的家属们,所有这些人都成了秦朝不安分的力量,仅缺少一个契机和一位登高一呼的人。

    秦朝对于所有这些失势的人、心怀私怨的人,没选择诛杀殆尽,也没进行有效管控,而是几乎等于放任自流,自己却仍不停的南征百越北击匈奴,虚耗民力。

    宗室政策

    要说秦朝的宗室政策,那就是没有政策。不知道是不是秦朝过早的体验了宗室争权夺位教训的缘故,还是说它要刻意避免诸如信陵、平原这种尾大不掉的局面,总之秦国的宗室没有自己的封地和军队,也不在朝堂任职。秦国是七国中唯一一个没有出现数世显贵的宗室及贵族的国家,它的人才一直在快速的淘换,没有长期执政的权贵阶层。秦始皇二十几个儿子,留下名字的只有四个,这还是因为一个是太子一个是秦二世。

    更雪上加霜的是,秦二世继位后,在赵高的撺掇下,又大肆屠戮宗室,秦始皇的儿子几乎被杀了个遍。按这种情况,即便没有陈胜吴广以及后来的刘项,自己内部能折腾多久也是个未知数。

    隋朝

    得国不正

    这里的正与不正,不以现代人的观念去评判,也不以它的历史功绩去评判,而是以当时的局势以及官僚士大夫对这件事的看法来说。

    南北朝时,后赵石勒曾说:“大丈夫行事,宜礌礌落落,如日月皎然,终不效曹孟德、司马仲达欺人孤儿寡妇,狐媚以取天下也。”篡国的人,在那个君权神授的年代,很难让人产生一种天命所归的印象,只是权谋的胜利而已。但是,这么说曹操却有失公允,毕竟曹操起兵时,汉家几乎已无片地,曹操虽名汉臣,实同再造。司马家掌权时,天下名臣尽出其门。显然,杨坚代周时,情况比这两位要差很多。

    首先,杨坚所在的杨家与关陇贵族中的李虎、李穆这两家,甚至独孤、尉迟这些外戚相比,并没有什么优势。他仅仅因为是周宣帝的岳父,周静帝的外公。宣帝时,对于这个天生异象的杨坚充满了猜忌,可杨坚大难不死,被外放濠州。宣帝死后,郑译矫诏让杨坚入朝辅证,这只是少数几个近侍之臣的谋划,并不是大多数人的意见。事后杨坚诏五王入朝严加监控,更说明他心虚。从五月份入朝,次年二月代周,不到一年如此短的时间,历代篡国者都没有这么心急。周宣帝在位时政令严苛,天下备受其苦,杨坚在这大半年里多有善政,矫正其弊,若说朝野称颂可能是真,但是就此认为天下该姓杨,估计多半还是不怎么赞同的,毕竟他是以外公的身份在照看着孤儿寡妇。抛开历史功绩不谈,在舆论这层面,他做的真不如王莽。历朝历代凡是篡位者,要么是文治武功足以取而代之,要么是朝野上下唯其是举,唯有杨坚甫一入朝,就凭借谋略铲除异己,拉拢外藩权贵如李穆这些人。在这其中,有多少人是不得已而为之。大部分关陇贵族,都是取富贵于北魏、西魏和北周,在隋替代之际,也不过是明哲保身而已,若说对隋有什么感恩戴德那是不可能的。隋朝就是在这种脆弱的平衡状态下建立的。那些立国过程中拉拢的人,也都成为后来亡隋的主要力量,如杨素的儿子杨玄感,李弼的孙子李密。

    隋代周前后,部分人的态度充分说明当时对于杨坚之举颇有意见。荣建绪与杨坚有交情,杨坚禅代之前,荣建绪要出任息州刺史,杨坚说:“且慢些,应当和你共取富贵。”荣建绪说:“你这话不是我应该听的。”杨坚当皇帝后,荣建绪朝见,杨坚问:“你后悔吗?”荣建绪说:“我虽然没有处在晋宋禅代之际徐广的位置,但是却和曹魏代汉后的杨彪类似。”杨坚很生气的说:“我虽然不明白书上的典故,但也知道你此言不恭敬。”

    窦毅的女儿听说隋将代周,气的扑倒在殿下,捶胸顿足的说:“恨我不是个男子,以拯救舅家宇文氏的患难。”你要问这人是谁?她就是李渊的老婆,李世民他妈。

    即便隋文帝的亲闺女,周静帝的母亲杨丽华,对于杨坚的所作所为也是十分愤恨。最初郑译矫诏时,杨丽华心想皇帝年幼,正好依援外亲巩固皇权,因此乐见其成。但是杨坚快刀斩乱麻般的夺权速度,使她渐渐悔不该当初,愤恨之情溢于言表,隋朝建立后,隋文帝将她转封乐平公主,但父女始终芥蒂颇深。

    本来朝野对于杨坚称帝就认为是外戚篡权,他登基后对于前朝宗室的处理上更为他减分不少。若说一般改朝换代,前朝宗室不免被杀的命运,但是一天内被屠戮殆尽的还真就只有杨坚做出来了。包括宇文泰、宇文邕、宇文赟三代的子嗣,除了亲外孙是两个月之后被害死,其他人都是在一天内全部被杀。

    还有,周隋禅代这件事的始作俑者郑译和刘昉并非什么朝野德望之辈。郑译虽非奸竖,但为人贪财好利,而刘昉就更差劲了,十足的轻狡奸猾。这样的人一举定策,最后顺势改朝换代,不难想象时人对此的评价。也难怪清代赵翼评价说,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

    所有这一切,都会让人觉得隋朝是以谋、威得天下,而不是德、恩。仅仅三十多年的时间,隋炀帝就将朝野上下折腾的乌烟瘴气。三十年并不长,很多人都是直接从周活到了隋末,即便自己活不到,周朝时还年幼的儿子们,在隋末也正当壮年,因此天下稍一骚动便群雄并起,就一点不意外了。

    寡恩

    这一点,隋朝与秦朝类似,但是所处环境又是不同的。秦朝对内的封赏以功论,少恩主要针对六国遗民。而隋朝的寡恩却是另一番景象。隋朝国祚三十几年,因此很多达官显贵基本上都是从立国开始,参与了隋朝的大部分重要事件,这些人周、隋两朝显贵,基本上属于见风使舵、墙头草。年前同殿为臣,年后便北面称臣。这种情况下,一方面是他们对于自己在隋朝得来的富贵不会感恩,以为是应得的,一方面隋文帝也不会太过信任他们,毕竟是老同事而不是嫡系老部下,谁能保准他们没有异心而如法炮制。因此,在对待朝臣的态度上,杨坚和杨广差别并不是太大,都是用法严酷。

    这里试举一二。

    李德林初仕北齐,年少成名誉满天下。周武帝灭齐后说:“我常日唯闻李德林名,及见其与齐朝作诏书移檄,我正谓其是天上人。岂言今日得其驱使,复为我作文书,极为大异。”武帝对他可谓是有知遇之恩了,但杨坚入朝后便义无反顾的反了水,为杨坚代周出谋划策,立功颇多。禅代之际,虞庆则劝杨坚尽诛宇文氏,高颎依违从之,只有李德林坚持反对。结果是杨坚大怒说:“君读书人,不足平章此事。”从此李德林终身品位未加,尽管后来在朝政以及平陈过程中又献计献策、立有大功。

    还有,如说隋朝兴盛的第一大功臣,那高颎可谓当仁不让。高熲不但参与了整个禅代事件,而且在平陈以及治国方面都功勋卓著。就这么个忠心为国的人,因为兴建仁寿宫和废太子的事情惹怒了独孤皇后,最终除名为民。杨坚对高颎说的话最能提现他对朝臣的态度:“朕不负公,公自负也。”并侍臣说:“我对待高颖比自己的儿子还好,虽然有时不见,但也常常感觉就在眼前。自从被罢免之后,就忘了他了,好像本来就没这个人。人臣不可以凭借自己的功劳胁迫君主,自己说自己是第一。”最终他没杀高颎,也不是因为他仁慈,而是这一年杀人太多了,担心天下人对他的评价。

    还有贺若弼、史万岁,这些良臣猛将,无一不是或杀或免,逃得了杨坚的也没幸免于杨广,其他因为各种事由被诛杀的更不在少数。如果所有这些有名望有能力的人都已身死或远于庙堂,那还能指望谁在天下大乱时稳定时局?

    猜忌

    后代大多数人在充分肯定杨坚功绩的同时,都会或多或少指出他的刻薄寡恩,还有一点就是猜忌多疑。司马光曾说:“然猜忌苛察,信受谗言,功臣故旧,无始终保全者;乃至子弟,皆如仇敌,此其所短也。”

    猜忌多半主要源于他的经历,既然自己是取周而代之,那么就决定了他既不信臣僚也不信外戚,事事躬亲,很少完全假手于人。在这种情况下,朝臣办事就会多所掣肘,但是又没啥办法。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这也使这些人终日惶恐做事,很难产生知遇之恩。

    宗室问题

    杨坚和杨广子嗣都不是太多。杨坚当年还很骄傲的说,以前皇帝的子嗣都是由多母所生,所以会产生争宠夺嫡的惨祸,而自己的五个儿子是一母同胞,所以肯定不会有这个问题。结果证明自己还是太天真,儿子多了,亲生母亲也会有二心,事实证明,在废太子的过程中,独孤皇后可是出力不少。

    再说这些儿子的下场呢?老大杨勇被废,隋炀帝即位立即赐死。老三杨俊因为奢侈僭越,被免职,开皇年间病逝。老四杨秀和老三差不多,不过活到了大业末,全家被宇文化及杀了个干净。老五杨谅也被炀帝囚禁而死。

    宗室根枝不茂,又或死或囚,孱弱如此,也难怪天下大乱时,宗室之中只出现了杨侑、杨侗这俩傀儡的身影。

    房玄龄父子对于隋朝的命运,曾说过几句话。房彦谦认为:“主上忌刻而苛酷,太子卑弱,诸王擅权,天下虽安,方忧危乱。”他忧的是乱,而房玄龄则看的更远,他认为:“主上本无功德,以诈取天下,诸子皆骄奢不仁,必自相诛夷,今虽承平,其亡可翘足待。”他说的是亡。要晓得,这些话是在开皇年间说的,而且全部得到验证。

    结束语

    纵观秦、隋两朝,都是在一种非常脆弱的平衡状态下建立起来的,君主虽然雄武大略,但是独断寡恩,宗室孱弱,人才更替上青黄不接。秦南征百越北却匈奴,隋数征高丽,开通运河。所有这些虽然利在后世,但不免荼毒当时。就在这官民俱困之时,奸佞充朝,变乱四起,秦二世矫诏上位,隋炀帝兵变被诛,此时此势天下易姓也就不足为奇了。

    更多好文,敬请关注公众号“轻说历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秦与隋——它们并不全是步子太大扯了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zbd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