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曾经教育自己儿子说:“合群有一条基本规则,就是时时要替别人想想,时时要想想‘假如我做了他,我应该怎样?我受不了的,他受得了吗? 我不愿意的,他愿意吗 ? ’你能这样想,便是好孩子”。
其实,胡适教育孩子合群。合群的人有同理心!合群,曾经是我的短板。上学的时候受家庭教育影响,奉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原则,拒绝和表现不好成绩差的人交往,以致于到现在很多同学连名字都记不得,当然就没有来往。工作的时候,见不得人浑浑噩噩得过且过,自己好像是完美主义者,很长时间都我行我素甚至独来独往。最近多年,才想通,合群,其乐无穷!
不以成败论英雄,不以自己为标准!多看别人比自己强,多看自己要改进!亚里士多德曾说,人是合群的动物!
社会心理学认为,人天生有结群的本能。在群体中,对于同群体保持一致的成员,群体的反应是喜欢、接受和优待;对于偏离者,群体则倾向于厌恶、拒绝和制裁。 也就是说,“不合群”是一件很冒险的事。如果你选择不从众的话,群体可能会拒绝(嘲笑、打击、排斥等)你。所以当你想要逃离整齐划一的群体,做点与众不同的事情时,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打压你的这种念头。
合群,不意味着放弃自我,不意味着随波逐流!在体谅别人同情弱者团队合作上最好保持合群,在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上,有一点不合群恰恰更好!保持弹性,会让自己更优秀!
胡适合群论的本意是要有同理心。同理心,可以简单理解为“换位思考”。在人际沟通中,“同理心”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有同理心的人在人际交往中,懂得聆听,能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同理心”是一种可以培养的能力。
培养同理心,可以通过仔细观察朋友的表情和聆听对方的语言,来识别对方的感受。
培养同理心,要启发自己反思自己反省自己,想一想自己面对别人遇到的生活有过怎样的感受?
培养同理心,要能易地而处,切身处地理解他人的情绪,感同身受地明白及体会身边人的处境及感受,并可适当地回应其需要。有人说,“同理心”是同情、关怀与利他主义的基础。具有“同理心”的人能从细微处体察到他人的需求。
同理心的培养或许是一切教育的当务之急。美国杰出小提琴家曼纽因在一次访问中说过几句深具洞见的话。他说:如果德国青年在成长期间不只学会懂得欣赏贝多芬的音乐,同时也能随着传统的犹太音乐哼唱舞蹈,那场大屠杀绝无可能发生。放在我们国家现在的环境中,我说,如果你不去体会那些文@革的受害者,尤其我们这些知识分子,你根本就不可能敏锐的反感个人崇拜和上纲上线的意识形态纠缠!
事实上,同理心不但有助于解决问题,它也能纾解心情。研究显示,富有同理心的人对自己的生活较为满意,他们健康、有创意,也比较不固执。虽然好处多多,同理心面临的阻力却不少。有些人认为,为体恤别人而认同他人,这是弱者的行为。然而,对任何人而言,这都是最好的出路。当一个人感到自己被理解,当他体会到我们明白他的论点言之成理、他的要求无可厚非,他的态度会改变。如此一来,无数的纷争就可以避免。
有人说悲悯和同情是同理心最后也是最高贵的果实。我觉得悲悯和同情是一种灵性特质,因为它能将我们带离自私和贪婪,更能唤醒人本有的良知良心。在物欲横流人心不古的当代,实在需要培养悲悯和同情这种同理心。
中国有句话叫做“感同身受”,就是体验别人的体验,感受别人的感受,理解别人的情绪。这就是同理心!如果能体验到因为谭医生因为写一篇文章就被跨省抓捕后的心,你会发现正义的重要,但是他被抓后放回家去派出所半天就成为精神病患者,你更能体会和感受邪恶力量的强大和可怕!同理心一样有对黑暗的恐惧和期待突破黑暗酝酿中的勇气!
三毛说: “我避开无事时过分热络的友谊,这使我少些负担和承诺。我不多说无谓的闲言,这使我觉得清畅。”但就是这种孤独让三毛最后走上绝路!所以,多想想别人,多替别人着想,换位和移情,将心比心!
我很喜欢林清玄的一句话:“好的围棋要慢慢地下,好的生活历程要细细品味,不要着急把棋盘下满,也不要匆忙地走人生之路。”品味合群的滋味,体味每个人的艰难,咀嚼人生的不同,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做有同理心的合群者!
做有同理心的合群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