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史钩沉
六集文献纪录片《沙家浜》

六集文献纪录片《沙家浜》

作者: 余光_27f8 | 来源:发表于2019-02-21 17:47 被阅读20次
六集文献纪录片《沙家浜》

文/姚云炤

六集文献纪录片《沙家浜》,是第一部完整反映沙家浜真实故事的纪录片。这部纪录片由江苏宏鑫路桥建设有限公司、铁军杂志社有限公司出品,江苏新晖文化传媒公司和中国新四军研究会铁军影视中心等联合承制。

历时两年,《沙家浜》摄制组先后在福建、上海、河南、浙江、北京、江苏等省市,走访百余位亲历者和见证人。他们中间,有新四军“江抗”老兵,有新四军伤病员,有新四军后方医院护士,有伤病员的遗孀、子女,还有当年沪剧《芦荡火种》、京剧《沙家浜》年迈演员。同时,深入到福建闽东红军独立师诞生地、河南沙家浜部队、新四军苏南战场旧址等地寻访拍摄。六集文献纪录片《沙家浜》,是第一部完整反映沙家浜真实故事的纪录片。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新四军成立78周年之际,这部纪录片由江苏宏鑫路桥建设有限公司、铁军杂志社有限公司出品,江苏新晖文化传媒公司和中国新四军研究会铁军影视中心等联合承制,11月9日至16日首先在南京电视台十八频道播出。

20世纪五十年代末,上海人民沪剧团在创作沪剧《芦荡火种》时,编剧文牧把沙家浜这个地名写进了戏里。第一场里,陈天民和阿庆嫂对唱:“你们湖东沙家浜,人称红色保险箱,这十八位伤员交给你,掩护工作你担当”。“只要是,春来茶馆活着我阿庆嫂,十八位同志一定能在沙家浜”。常熟地区是水网地貌,地名带“浜”字的多,比如有董家浜、曹家浜。由此,文牧塑造了“沙家浜”的地名。之后,这个沪剧改编成京剧,毛泽东定名《沙家浜》。

摄制组在上海采访当年“江抗”后方医院护士黎明时,这位93岁老人给我们说了伤员的故事。她说:有一个伤病员,福建人啊,大腿上打的一块肉都掀起来了,里头烂的时候都是蛆啊,又没有药,只能擦点红药水,痛啊,哎约哦,哎约哦,我老是记得他,后来住了医院里,慢慢好起来了,就是靠自己的坚强意志。

在沙家浜养伤,如果没有人民掩护和支持,就没法生存下去。陈宇,今年93岁,离休前任上海市环卫局党委副书记。当年,她是“江抗”后方医院的护士,她对摄制组说,后方医院其实无后方,成了“游击医院”。有了敌情,就要把伤病员抬到船上,带上药品,把船开进芦苇荡,或转移别的村庄。医务员要学会摇船,船是老百姓无偿提供的。冬季芦苇收割了,伤病员被安排到群众家里,藏在柴房里、牛棚里,草垛中。医务员化妆成农民,提着放药篮子,边侦察敌情边到群众家里为伤病员换药。端茶送饭,主要靠群众伺候,人民把伤病员当亲人。在无锡康复医院,摄制组曾3次访问吴志勤。他今年92岁,是36个伤病员目前唯一健在者。他说,没有常熟人民,就没有他吴志勤的今天。当年,伤病员在芦苇荡里隐蔽十分艰险。有个当地青年,水性好,为躲避敌人封锁,想办法潜伏在水里把船顺风推进芦荡,给伤病员送去食物和药品。吴志勤在战场上5次负伤,膝盖处还有弹片。1966年,他从24军后勤部政委转业,曾任无锡县政协副主席。5年前住院,除了战伤,还患有肺炎、脑梗等疾病。吴志勤对摄制组袒露心结:死后要把骨灰葬在沙家浜。

纪录片主题曲,是戏歌风格,锡剧的韵味和现代歌曲元素相融合,取名《心动沙家浜》。葛逊作词,邹文蔚作曲,邹文彪、刘云峰配器。歌词写道:“风起芦苇荡,心动沙家浜,云影天光,摇起思念的桨。军民一家亲,携手历沧桑,烽火岁月心连心,战地花正香。血也滚烫,梦也芬芳,火种点亮霞满天,鱼水情意长。旌旗如火歌飞扬,芦花飘飘听回响。”主题曲的演唱者是国家一级演员、江苏锡剧名家董云华,她在锡剧《沙家浜》中扮演过阿庆嫂,曾获中国曹禺戏剧奖“表演奖”、第23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董云华用心抒怀,声情并茂,主题曲委婉动听……

(六集文献纪录片《沙家浜》编导组 窦娟 黄朱清)

六集文献纪录片《沙家浜》 六集文献纪录片《沙家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六集文献纪录片《沙家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zdd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