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二

作者: 汾湖草木人 | 来源:发表于2024-01-17 05:49 被阅读0次



1月17号,星期二,腊月初七。

青山脚下的小院子里,母亲喂了五只大公鸡,四只母鸡。我是被公鸡的鸣叫惊扰醒的。仿佛回到过去的时光,没有钟,半夜三更鸡鸣,叫过三遍,天便亮了。起床后,半边街的同龄伙伴相约晨跑后回来去上学……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知不觉便长大了。然后,女孩子们大多天南地北散居。而男孩子们,有的走出去,有的却永远守在了故乡。

现在,岁月凝聚而成的是乡愁。那些年,那些往事,依旧历历在目。

院子里的两间小屋,一间装煤,另一间是杂物间。这次回娘家,发现花台上的兰草花已经死了五六盆,其它好几种花已不见了。惊问母亲原因,母亲讲,是弟弟施肥过甚导致的,不觉心疼。叹过气后,母亲又讲,今年都没有看过花开。

平房顶上的小花园,已经没有春夏秋时的葱茏,情景萧瑟。仅剩一株粑粑柑引人注目,这是弟弟几年前从粑粑柑基地带回来种植的,今年,硕果累累。看见有一只没有用纸袋包好的,我便随手摘下来品尝,很甜,清凉爽口。

老家与苏州气温正好交错。前一天,也就是十六号,吴江最高十度,老家播州十七度。回到娘家就换下羽绒服,穿马甲。今天,老家最高十度,吴江却是十七度。只是气候时差问题。老家天黑得迟,天亮得也迟。冬天的七八点钟还很安静。

清晨七点,姐姐打来电话,约我去看猪肉。昨天,我只是随口一说,我说想买两块猪肉弄成腊肉。老家腊肉是地方特色美食,非常有名气,只因杀来吃的猪都是五六百斤大的,所以肉香。

姐姐讲,让我跟她去看看,挑点我看得上的猪肉,帮我先腌五天后,再拿到离我家五十多米距离的李家,他们是专门帮人熏腊肉的,只需出两元钱一斤的加工费。熏腊肉要耗时三天时间,这个价,真心不贵。这在过去,是没有的。是近年来才在小镇兴起的行业。

我说马上起床,但姐姐又讲,干脆你再睡会吧,我去看看,这是你姐夫乡下去帮人家运过来的,听说猪肉特别好!

姐姐边说边挂了电话。

早餐是弟弟买回来的羊肉粉。羊肉粉也是我们这边出名的小吃,但我不大感兴趣。母亲又让我跟她吃馄饨,我说不饿。借口去姐姐家看猪肉,走了。

姐姐买回三十多斤猪肉,正在腌,她说弄好后我和小念一人一半。小念是姐的女儿。我问她多少钱?答说没花钱。

我一愣,秒懂。姐妹俩都笑了。我笑姐把我当傻子,她笑我和她太客气。

姐姐又问,早餐吃了没?吃了。吃的啥?面包。确实,我吃了个面包,一瓶牛奶。牛奶是母亲给我拎到房间的。她的房间,好几箱纯牛奶,都是老爸生病人家送的。偏偏老爸不喜欢吃纯牛奶,喜欢花生牛奶,六个核桃。

吃糍粑吧。姐姐告诉我,这是她同学送来的,纯手工艺,香糯可口,小时候的味道……

2024/1/18

相关文章

  • 回乡偶书4.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回乡偶书4.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回乡偶书二首 《回乡偶书二首》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组诗作品,写于作者晚年辞官还乡之...

  • 回乡(二)

    专车接送的待遇是短暂的。车子在城际客运的站牌旁边停下。贺仪婷先行下车,雷云山其次。他的手铐,脚镣已被除去,囚衣也被...

  • 二 回乡

    走出机场,阵阵热浪袭来,将我淹没于人潮之中,可我仍不愿意脱下木木送给我的黑色风衣,好像那是我唯一的安全感。 我穿梭...

  • 学书六

    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 《回乡小札记》(二十二)妈妈(二)

    《回乡小札记》 (二十二)妈妈(二) ...

  • 回乡日记(二)

    真是世事无常,昨天早上幸运的奶奶的去世了,上个星期我还去拜访叔叔的时候,她还安好。自从幸运的爷爷去世后,她一直郁郁...

  • 回乡杂记二

    妈妈遇到什么不合理的人事,就是先判断这人有没有文化,如果是农村人,不管他上没上过学,一律认为没文化,就会说“...

  • 回乡过年(二)

    雪天路滑,大巴车将近2个小时才开到镇上。 小镇在小城的北方,积雪更厚,大院里的墙边堆满了雪,中间扫出一条路来通向各...

  • 回乡始末(二)

    每次来安徽,感触最深的就是乡下单调的生活。原以为这是平淡,可每次妈妈在送好孩子上学后,没地方转悠,只好去超市兜兜。...

  • 回乡偶见【二】

    雨落池塘万点花, 雾遮青山几层纱? 杜娟风中争相艳, 翠竹林里藏人家。 都言独木难成林, 不如青藤小白花。 山泉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回乡: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zdl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