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说每个人身上都维系着三条纽带:
① 为了自身生存以及人类福祉,我们要界定自己的答案 并不断靠近答案
② 世界上除了我们自己之外还有很多人,我们生活在与他人的关系当中 与他人的合作当中
③ 人类有两种性别 婚姻和情感
一个字若只对一个人有价值,那就没有意义,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我们的目标及行动——意义的存在建立在对他人有价值这一基础上。
个人层面的意义经受不住考验。
真正的“生活意义”中都有共性可循,这种意义可以与他人共享,会让别人也觉得有价值,这便是意义的标志。
生命的意义——是为集体做贡献
我似乎有些不能理解,那个人呢?就像文中所问。然作者却说个人的这种观点荒谬绝伦。
人只有在为别人做贡献的时候才能塑造自己。
人生意义在于奉献。
看到这里,我仍然有些不解,不是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吗?
但是
我们把视野拉长到历史当中,最终思考前辈究竟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我们会想到哪里呢?
无一例外,都是对人类生活的诸多贡献——开垦好的土地,公路,建筑,以及生活经验的交流成果,传统,哲学,科学,艺术,生活技能等等,这些都是为人类福祉付出的人留下来的。那其他人都留下了什么?那些不与他人合作,认为生命的意义并非贡献的人,那些只会问“生活能带给我什么的人”留下了什么呢?他们已经远去,一起痕迹都没有留下。
一个人襁褓中刚刚来到世界上的婴孩,也会想测试自己的力量,孩子长到五岁便已经发展出一套属于自己的固定性为模式,形成了自己应对问题或任务的框架。此时他已对“世界和自身对我有何种期待”形成了最深层次的,最持久的感知。
观察世界依赖统觉,经验先经过理解才会被感受,而这用理解总会与最初服赋予生活的意义相一致。
生活中的经验并非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经历的打击或创伤并不会让我们备受折磨,我们从中获得的都是符合自身目标的东西。
决定我们的是自身赋予经验的意义:当我们以某种特殊经济作为未来生活的基础,那么就很可能会一错再错。
意义并非由身处的境况决定,但我们赋予境况的意义决定了我们自身。
对于有先天缺陷的儿童,由于负担过重,很难体会到生命的意义在于贡献。除非亲近的人能够将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人身上,否则很可能只会关注自己的感觉。另外周围的比较可能会让他们意志消沉,现代社会中,同伴的同情,嘲讽或排斥会使孩子的自卑感倍增,因此导致不愿与他人接触,这会使他们丧失为社会做贡献的希望,认为自己已被全世界抛弃。
器官缺陷,溺爱,和被忽视,这三种情境最容易让人赋予生活错误的意义。他们必须要在别人的帮助下找到更好的人生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