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朋友好,我是喜欢看月亮的明明之月。
看到标题是不是以为王朔的徒弟的徒弟的徒弟来了?
显然并不是。鄙人即没有王朔先生的才情,也没有他的碎嘴子。他聊他的小说,我聊我的生活。不过王先生这一名句貌不同场景,不同时空,不同人群,都可以借来聊一聊。
话说咱们的大深圳,貌似也颇应景此句。
”苏轼有一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老祖宗更有一句“身在福中不知福”。自己每天生活的深圳,其当下的轮廓形象如何?

昨天短暂的离开深圳一天。出发前一天公司刚好更新一版《行政报销制度》,在差旅费报销标准分级表,第一栏“北上深广”,遥遥领先。深圳已经已3.3万亿的GDP领先广州了。
我有点怀疑不久的将来,财务就会再更新一版,里面的四大城市,将会改写为“深北上广”。再再再次遥遥领先。
有点梦幻对吧。但实际上是有可能的。昨天就在我梦里实现了一晚。

说远了。
在昨天与邻居中山人的对话中,get 到一点深圳之外其他城市人的眼中的深圳印象。
厂家老板说:深圳是大有可为的。
厂家业务说:嗯,听说加班很给力。听说深圳人走路都是带跑的。听说晚上11左右都是灯火通明。
???
您这都哪听说的啊,怎么这么准确。您还听说了些啥。
老板说:但中山是中国宜居城市。
???
尊嘟假嘟?什么时候上榜的,这么低调,我都没听说过呢。
业务员:所以我们老板十年前就把厂子和家眷都搬来中山了。然后越做越大,后来就有了我们集团公司。
老板咳咳,嗯,此地风水不错。
听到这里,我兴奋不已,悄悄用脚踩了踩旁边的领导:咱们回去给建议老板也搬来,十年后就是中国首富。我们也能紧跟老板脚步,接龙发家致富。
领导:???
你今天价格谈下来了没有?本月个人KPI达标了没有?小组四季度降本专案进度条多少?
灵魂三问。醒了。
深圳是个两面派。一面是这样:从来不缺海水,不缺冷酷,不缺欲望,不缺现实,不缺人才,不缺卷王。如果你见到初三的孩子刚完成高三的英语卷,也不需要惊讶的太夸张。
最后,深圳也不缺钱。缺钱的是我。

从中山串门回来,踩点去接放学的小朱。天气有点冷,我又忘记带外套。于是感叹了一下:
“这秋风吹的有点冷啊,冬天果然快到了”
小朱侧过脸像看稀奇一样看我。
“你在说深圳吗,深圳有秋天吗,深圳有冬天吗。哈哈,笑死。”
“笑死”她们今年的流行语。孩子们每年都会创造一些新新词语或内涵梗。有些夜里不悄悄爬起来百度根本不知道。
这个听起来有恐怖,刚开始我听着好怕,会不会真的笑到闭气。不过不管怎么说,比“哭死”,“急死”,“想死”……等等好太多了。孩子们,期待你们下一个新新词和内涵梗。后浪超前浪,前浪追后浪,浩浩荡荡。
讲真,深圳确实是不冷的,一年四季,冷的只有春节前后几周。
所以,也应了那句话。“深圳哪里冷了?年年都是这样好不好?你有没有反省一下自己,有没有好好挣钱,给自己买件999的好大衣”。我深刻反省了我自己。我喊冷只是我比较怕冷——毕竟是在深圳冻过的手人。

又说远了。
深圳的确还有另一面,气候温暖,美丽,活力,开放,包容,饱含希望和深情,如同火焰。
如果你双脚踩过大小梅沙的沙,戏过金沙湾海边洁白的浪花,吹过梧桐山顶的风,参与过马峦山的野炊;
如果你看过盐田港的货柜,乘坐过海上地铁,行走过平安和华润大厦,以及林立的现代楼宇,观赏过节日里在天空排兵布阵的无人机;
如果你加入过傍晚整齐的广场舞,路边遇到过美丽时尚的老太太,你接受过娃娃兵的帮助,或白发苍苍老义工指路……
都不要惊讶。
深圳是个两面派,这是深圳日常的另一面。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深圳,确实让人又爱又恨。在这个城市每天你都一边充满疲惫,一边满怀希望,一边感受热情,一边咽下冷漠。
但我更相信,一个人有希望的人,在深圳的路,一定会越走越好。十大宜居城市的第十名,用一切热情和力量,撑住每一个来了就是的深圳人。
身在福中,需知福,需惜福。
祝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