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滴水经过丽江》的研磨过程
《一滴水经过丽江》课堂在经过两个多月的准备工作之后,《一滴水经过丽江》的课堂实录终于圆满完成!多少个日日夜夜,多少次修修改改,多少次绞尽脑汁,多少次研磨探讨,多少同伴的建议指导,昨天下午,终于和工作坊同伴见面了!
3月14、15日两天,利用月考的净时间研读文本,设计初稿。
3月16、17日,参加伊川县初中语文优质课大赛,学习经验,修改教学设计。
3月21日,在进修学校参加伊川县名师优课大赛,学习经验,修改初稿,借慧慧老师图片,设计课件。
3月29日,在进修学校参加国培线下赛课,受到老师好评。
5月份,通过简书认识了安徽阜阳的张文娟老师、四川成都的袁莉老师、浙江台州的大三学生季洋吉,他们都给了我很好的建议,尤其是洋吉结合浙江省教育厅的《作业本》给我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在阅读中加入了阿来生命观的三重含义,对于学生理解文本有了更好的注释。
5月16日,三修教学设计,三修课件。
5月17日,课堂实录。
课堂板书通过观课,工作坊老师给我提出了很多有实际意义的中肯建议:
1.课堂容量太大,三个知识点四个环节对于一堂课来说,内容太多,建议设计成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水的游踪+语言赏析(速度+美读),细引导,教方法,真品读,真赏析,研文本。
第二课时:视角领悟+写作训练(挑读+实战),定游踪,定视角,定见闻,定详略,定基调。
2.课件内容多,字体太小。建议删除节选文本的内容和不必要的内容,只保留提纲式内容,这样对于观课者有期待感,对于学生也可训练听的专注度。
3.课堂有深度,初中学生是否能接受?课堂中加入的阿来先生关于生命的三重含义,学生是否能够领悟和运用?课堂高度跳跃至二维,学生能否接受?
4.建议把这节课安排在本单元第一课,通过教授方法,让学生能从中学会游记学习的方法,从而运用到本单元其他课文的学习中,培养一定学习能力。
二 课研团队成立
团队研课进行中昨天下午八名工作坊成员在任灿国老师主持下,确定成立初中语文课研团队,目标是:
1.推出属于我们团队的优课教学设计。
2.推出属于我们团队的精品微课。
3.推出属于我们团队的完美课堂实录。
4.设计属于我们团队的堂堂练。
5总结出属于我们团队的磨课经验。
同时,借助极简教育技术和网络支持,推送公众号和优课网。
本周任务:确定我们团队的名称、课研精神、活动时间、任务分配、活动流程、logo设计。
1.下周任务:研读部编语文七年级《紫藤萝瀑布》,独自完成教学设计,周末微课逐一展示,进行第一次研课,形成修改稿。
2.第二周展示修改稿微课视频,第一次课堂实录,观课议课,发现问题,再次修改,形成第二修改稿。
3.第三周再次上微课实录,上课堂实录,观课议课,继续修改,形成定稿。
4.第四周再次课堂实录,写出研课磨课反思总结和堂堂练习题,进行总结汇编。
对于每节课的要求:一课一得,有教有学有练有检测。难易搭配、学的轻松、节奏紧促、过度自然、紧扣大纲、紧扣中考。
相信岁月,相信种子!
一事精做,便能精彩!
从一而终,就会深邃!
特别感谢:
感谢教体局国培2018!
感谢教师发展中心湖南师大行!
感谢教研室各位老师鼓励和支持!
感谢任灿国老师的热心组织!
感谢工作坊各位老师的大力支持!
伊川县直中学教导处提供录播室支持!
感谢王伟珍老师提供干净整齐的录播环境和技术指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