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智识智慧
《心经》第七篇:什么是十二因缘

《心经》第七篇:什么是十二因缘

作者: 宗可居士 | 来源:发表于2020-10-09 16:27 被阅读0次

    经文: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上一篇我们讲了六根、六尘和六识,那么接下来的一句就是: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这个“乃至”是什么意思呢?

    这个是佛家的一种表达方式或者修辞手法,就是省略法的意思,省略了什么呢?全文应该是:无眼界、无耳界、无鼻界、无舌界、无身界和无意识界。

    《心经》惜墨如金,把中间的四界都省略了,所以,用了个词就叫做:乃至。或者理解为省略号的意思也是可以的。

    那什么是“界”?界就是六根和六尘所产生的相互作用,从眼根、色尘和眼识到意根、法尘和意识,都形成了一个领域空间,这个就是界。

    既然诸法空性,那么在空寂的状态中,当然就无这些界了,所以《心经》说: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接下来,又是一个“乃至”,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那这里面有省略了什么呢?

    这其中的省略,就讲到了佛家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叫做十二因缘,也叫十二缘起。

    无明是十二缘起排第一,而老死是十二缘起排最后的,那什么是十二缘起呢?

    那什么是“无明呢”?无明是一切烦恼的总称,就是对“诸法空相,一切法都因缘而生”的这个智慧不了解,或者无知,或者愚昧。

    既然是不了解、愚昧,那么后面你的行为或者想法都是错误的,同时又因为无知,就会产生“行”,而且是错误的行为。“行”就是一切行为,是根据无明而所造的善业或恶业。

    什么是“识”呢?识就是业识,或者认识,你根据过去所做的业,被业所驱使,带着各种善或者恶的种子来投胎。

    什么是“名色”?名是心识,色是形体,你带着这样的一种东西进入母亲的胎体,名是心,色是物,心物和合而成胎。胎相初成就是名色。

    什么是“六入”?六入就是六根,母亲怀胎十月,你的六根就开始具备了,眼耳鼻舌身的器官就长出来了,当出生以后,六根与六尘、六境产生相互作用,这个就是六入。

    什么是“触”?触就是接触,根、尘和合就是触,就是出胎后六根与一切外境的接触。

    什么是“受”?受就是领受或者感受,佛家把感受分为两类,一类的苦,一类是乐,在“违”这种境界就是苦,在“顺”这种境界就是乐。所以,受就是对境所起的一种情绪。

    什么是“爱”?爱就是贪恋、喜爱,就是贪爱。对于顺境的一些东西所导致的乐,就属于贪爱,有了贪爱,就会心生执着。

    什么是“取”?取就是妄取、追取,就是你碰到了喜爱的东西就会念念追求,碰到苦境的时候就会念念厌离,就是爱染欲境的一种趋求。

    什么是“有”?你取了之后就会拥有,这个是一种行为,也就是一种业。在这种过程中就会导致因果轮回,所谓前因后果,业力牵引,因果不亡。

    什么是“生”?生就是受生,以现在的业(行为)产生了因,依因感果,必然会导致来世的果,即受生。

    什么是“老死”?老死是十二因缘最后一个,各种器官、各种身体功能的退化就是老,性命终结就是死。有生就有老,有老就有死,也是果报的一种结果。

    所以佛家说:缘无明有行,缘行有识,缘识有名色,缘名色有六入,缘六入有触,缘触有受,缘受有爱,缘爱有取,缘取有有,缘有有生,缘生有老死,此为十二大苦因缘。

    无明灭即行灭,行灭即识灭,识灭即名色灭,名色灭即六入灭,六入灭即触灭,触灭即受灭,受灭即爱灭,爱灭即取灭,取灭即有灭,有灭即生灭,生灭即老死灭。

    众生不能观察这十二因缘法,所以轮转于生死苦海中,如果能够观察十二因缘法,就能见实相法,能见实相法的人,就能见佛性,见到佛性的人就是佛。

    这个就是佛家非常重要的十二因缘的学说,当然,在空性当中,没有实实在在的有情众生流转,所以,也是不存在的,也谈不到解脱,所以说:空中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在空当中没有无明,也没有无明的灭绝……也没有老死,也谈不上灭绝或断绝老死。

    那接下来的经文是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苦集灭道又是什么呢?

    请关注下一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经》第七篇:什么是十二因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zllp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