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录:
1.流量即市场。
2.互联网流量,我们一般用PV(页面浏览量)和UV(独立访客量)来界定。不同于线下人流,线上流量来源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企业自有流量(官网、App、微信、CRM等)、媒体内容流量(媒体、自媒体)和广告采购流量(各类型广告,如搜索竞价、信息流、视频贴片等)
3.2014年开始,智能手机的普及让互联网用户从PC端向移动端迁徙,移动互联网开始重塑社会生活形态,人们对移动应用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流量也从PC端开始向移动端导入。
4.马歇尔·麦克卢汉“媒介即人的延伸
5.空气级”的移动应用,都能让大家清楚地看到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以及流量增速
6.线上线下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打通是必然趋势。2017年,随着BATJ新零售题材的介入(阿里全国布局盒马鲜生,腾讯100亿元收购男装品牌海澜之家等),线下主要流量(好位置,好形态)也可能在未来继续成为少数巨头的垄断,传统企业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流量之困。
7.什么叫品效合一?品效合一就是企业在做营销的时候,既要看到品牌的声量,又要看到效果的销量。产品要带动品牌声量的提升,同时品牌推广本身也要有销量增长。
8.流量思维和流量池思维是两个概念。流量思维指获取流量,实现流量变现;流量池思维是要获取流量,通过流量的存续运营,再获得更多的流量。所以流量思维和流量池思维最大的区别就是流量获取之后的后续行为,后者更强调如何用一批用户找到更多新的用户。
9.在我看来,不能直接导向购买的营销行为都是品牌营销,即使其最终目的是导购。
10.2012年以后的PC互联网已经号称能够记录用户上网行为,进行目标用户画像,从而实现更精准的广告推送
11.效果营销,不是数字媒介公司经常提到的SEM、DSP等广告形式,而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一切传播形式都具备导向购买(或下载、注册等用户行为)功能,这是一个根本性的思维取向。如果不能导向购买,则不叫效果营销。
12.我们知道,当一条优质创意瞬间打动人之后,用户的好奇以及消费冲动往往也就只有几秒钟。能够在当时当下迅速解决转化问题,就能让购买率大幅度提升。一旦用户因为麻烦的体验和新的场景页面跳出当前环境,就会导致用户冷静情绪或放弃购买,从而丧失最佳的消费时机
13.移动营销的关键就是当下的转化!
14.转化周期由不同的产品特点决定,零食、服装等低决策商品可能当天就有数据,而汽车、金融等产品可以先获得客户线索,最终转化周期为7~15天。
15.从流量池的角度看,品牌不仅是心智占有和信任背书,而且品牌本身恰恰就是巨大的流量池,品牌并没有站到流量池的对立面。
16.“粉丝”则是自媒体时期企业做品牌最利好的一个流量源。
17.品牌需要定在哪里?一是看产品的特点,二是看用户的消费痛点。
18.凡是不能一句话或者几个字说清楚的定位,都不能算品牌定位。定位不是口号,但好的定位,一定能引导出很简单、很好懂的一句口号。
第一章:流量之困
文中起初的信息就了解到流量的匮乏根本原因:1:用户量的饱和2.巨头的垄断。这导致传统企业以及初创型企业流量之困的根本。而导致无法突破的直接原因有3个:1流量少,转化率低;2.流量成本昂贵;3.流量虚假。其实从2012年轻松收割百万用户至2016年获客成本增加并且转化降低,这其中包含了最根本的原因。巨头的垄断使初型企业无法支付高昂流量费用,只能挣扎求生。
2014年PC端向移动端迁移,与此同时,流量也逐渐转移移动端。文中说:“移动互联网对于人类来说已不是信息接收那么简单,而更像是人类移动着的“外部大脑”。由此可见,智能手机的普及不单满足于人打电话发微信,移动APP得产出大幅度为互联网吸取了新流量,成为互联网的主宰,但是互联网所面对的问题是用户已稳定并且不能带来转化,相对于应用市场排名前top几个app,绝大多数用户只是好奇或者盲目跟着潮流去下载,甚至都未注册使用,所以这也是导致流量放缓的原因。
最后所提到的“流量下乡”就是目前的线上线下结合来导入新的引流。不论是线上线下都带有着品牌效应,比如:百草味。
第二章:
一个品牌如果想要达到更近层的转化就必须做到:品效合一。而文中又举例“神州车”告诉企业如何对品牌进行定位,以及定位的3种方法。这样企业不仅做到了品牌营销也做到效果营销,而做到效果营销的方法就是利用互联网流量转化让用户间接式导向购买。因为品牌本就具备流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