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美国的两家电信公司——纽约电信与新英格兰电信爆发了一次大罢工,一共五万七千名基层员工参加了,而两家公司的员工加起来也就八万,也就是说,坚持上班的只剩下不到30%的二万三千人,而且,他们主要是中高层管理人员。
没人干活,赶紧去招聘吧,可一时半会也找不来那么多人,怎么办呢?!于是,罢工开始后,这两家公司把还在坚持工作的二万三千人组织起来,快速评估了一下他们的专业能力,以及因罢工空缺出来的岗位要求,把人先顶上去再说。
这群素质相对高的人果然不同,学习能力很强,上手新工作很快,第一周顺利坚持过去了。到第二周,就有一半的人可以回到原来的管理岗位,只留下一半的一万多人在“新岗位”上工作。两周过后,公司仍然运转正常。
但这群高素质员工并不是什么活都能胜任的,例如一些室外安装基站等技术性特别强的工作,他们就干不来。但公司马上做了工作分析,一盘算,要完成这些工作,再雇上三千技术工人足够了,公司转运和罢工前没区别。
然后呢?就没有然后了!那些罢工的员工本来想给资本家一点颜色看看,没料到把自己的饭碗搞丢了。
消息传出以后,企业管理学家们也深感意外。二万三千坚持上班的人,加上三千新雇佣的技术工人,二万六千人完成了原来八万人才能完成的工作。在没有任何技术革新的情况下,仅凭岗位重新配置,就能短时间内把劳动生产率提高3倍,这可真是没想到!那么,问题又来了,如此严重的冗员低效,管理层早干嘛去了?!为什么非得等问题恶化到极致才去解决呢?!
原来,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这种创造奇迹的方法叫做岗位价值评估,是诊断人力资源成本与人效,识别可减员、可合并、可替代岗位,帮助企业制定减员增效的全面策略。那么,企业里面出现哪些问题是因为岗位价值管理不善而造成的呢?主要有以下3种情况:
1是,能岗不匹配!岗位上的员工并不胜任岗位工作要求,但他们的上司和本人都不清楚怎么做才算胜任,导致优劣不分,甚至劣币驱逐良币。
2是,薪岗不匹配!薪酬收入在企业内部有不公平现象,某些岗位的薪酬与职级不匹配,导致员工积极性受挫,心生埋怨、暗中较劲。
3是,薪值不匹配!薪酬本应具备正向激励作用,但受到年资长短、入职时的议价能力、上司人际关系等各种变数的影响,导致薪酬和该员工所创造的价值贡献不匹配,出现人浮于事、消极怠工、互相推诿、互相拆台等现象。存在上述三种情况,而管理层不自知问题根源的话,就会严重阻碍企业发展。
当外部环境突变,比如,企业需要进入新领域、商业模式需要改变的时候,必然需要组织结构调整、部门重组、人员重组,而岗位价值评估是做上述变革的第一步。如果做到位的话,就会出现2周把劳动生产率提高3倍的奇迹!前提是,你功力要够!
传统的岗位评估,做法通常是这样的,把需要评估的各部门组织架构画出来,然后,找几家业内知名企业做个对比,比如这样:
怎么样?假如你要重组销售部,在这张图上可以获得什么启发?脑壳痛!绝大多数的管理者都是这样,纸上谈兵,摆出标杆企业的组织架构做对比:“你看,别人是这样做的,所以做得很好,咱们不好是因为没有这样做”。架构重组、岗位重置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效率,这种把类似财富500强这样的著名大企业当做岗位设置、价值评估的参照系并不适用,对暴露问题没有丝毫好处。什么叫参照系,说人话,就是,“你个子不够高,好像当不了空姐哦”,个子不够高只是你的感觉而已,具体要求多高?是不是所有航空公司都一个要求?是不是所有空勤岗位都一个标准?所以,身高够不够,要放到一条公认的、具有国际标准的尺子下量,这样谁高谁低才有说服力。这条衡量尺就是参照系。
那怎么破局呢?你需要转换一套新的观察测量方式,以期超越旧的界限,实现对评价对象新的认知发现。这种更为贴近企业实际情况的方法叫“比较驱动法comparison-driven”, 是笔者综合自身十多年的管理咨询经验,创立的一套比传统做法优胜十倍的岗位价值评估法!可以将组织结构、岗位设置的现状,放在一个全新的参照系中作比较,以逻辑的方式来评价、分析各种岗位信息,暴露问题,化繁为简,降低决策难度。
只须2步,就能破解管理难题、快速提高劳动生产率!
首先是,还原组织结构、岗位设置现状,将不合理、低效充分暴露出来。
好,下面给你讲解怎样用比较驱动法来优化岗位价值管理:
图1和图2比较
这是图1:
你先观察一下,图1暴露了哪些管理问题?
1. 独揽客户。即使服务千万级的客户,该部门仍是单打独斗、无团队协作,也就是说,从客户进门开始,长期都是同一业务员跟进,导致业务员坐享其成、不愿开拓,存在极大的客户失控风险。
2. 某些岗位的薪酬与职级不匹配。例如,如果你是管理人员何先生,要管理收入长期比自己高的业务员,会不会心有不甘?又或者,你是全部门收入最高的业务员赵先生,你会听从指挥吗?!
3. 管理幅度过大。直接向管理层何先生汇报的人数超过10人,试问,何先生还能处理得过来吗?
4. 职级不规范。该部门岗位分四级,但在业务员层级,个别业务的职称叫片区经理,而其他的仍叫业务员,比较随意。
难怪老板总是抱怨,销售团队没有狼性、不愿开拓客户、没有积极性、业绩长期停滞不前……,一旦还原现状,惊出一身冷汗!
然后是,采用“比较驱动法”,在完全相同的结构下,将不理想现状优化至理想状态:
这是优化后的图2:
图2做了什么优化?
1. 业务重组、人员结构重组,打破客户独揽局面。将原来三大业务板块,切分成5个业务片区,以老带薪、以强带弱,组成有级差的业务小组。
2. 缩小管理幅度。通常来说,因为人的精力有限,直接向同一上司汇报的下属超过7个,管理就会出现低效,在图2,直接汇报人数减至5人。
3. 薪酬调整至与职级匹配。薪酬的内外部公平非常重要,三军未动粮草先行,用人留人,钱要给够。
图3和图4比较
图2做了什么优化?
1. 业务重组、人员结构重组,打破客户独揽局面。将原来三大业务板块,切分成5个业务片区,以老带薪、以强带弱,组成有级差的业务小组。
2. 缩小管理幅度。通常来说,因为人的精力有限,直接向同一上司汇报的下属超过7个,管理就会出现低效,在图2,直接汇报人数减至5人。
3. 薪酬调整至与职级匹配。薪酬的内外部公平非常重要,三军未动粮草先行,用人留人,钱要给够。
图3和图4比较
这是图3:
观察图3,很明显可以看出,该部门的人均价值贡献率较低。
在客户价值贡献及格线(50%线)以上的,只有4人!即,全部门只有20%的员工的价值贡献和他们的收入是匹配的。2-8原则悲剧再次上演!
优化后的图4:
清爽多了吧?!它做了什么优化?优化业务结构和人员结构,理顺了职等职级,防范了客户失控的风险,为新的业务发展奠定了组织结构的基础。
人们在进行社会活动中,从事到人,必须按照一定形式才能妥善安排事务,这套形式就是组织结构。结构要适应人类自身的活动,要有利于人们有组织地去创造价值,但结构却必须相对稳定,否者结构里面的人将无所适从。但是,随着企业业务与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旧结构往往会成为价值创造的瓶颈,成为组织创造力的制约。例如,纵观阿里巴巴组织结构演变历程,会发现,每次结构重组的目的,都是为了打破价值创造的瓶颈。而诊断评估低效程度,是打破“管理瓶颈“的第一步。
一般认为,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要么来自技术革新,要么来自组织结构的重大创新。而在技术不变的情况下,仅仅靠岗位价值评估、强化管理就能大幅提高生产效率,这说明啥?说明原来的企业管理其实挺落后的,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如果早知道存在管理恶化的风险,何不早些做评估诊断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