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两天,我心血来潮,突然特别想吃自己亲手在家蒸的包子。
说干就干。
我去超市买了面粉、发酵粉、胡萝卜、白菜、粉条,回到家里撸起袖子干起来。
我十几岁时,在家自己蒸过馒头,逢年过节时也给妈妈打下手蒸过包子,但我从来没有自己单独从头到尾做过包子。
凭着一腔热情,也凭着小时候蒸馒头打下的基本功,又从网上看了几段蒸包子的视频,我对于蒸包子流程步骤心里也大致有个数。
买回食材,我先把面“发”上。
所谓“发面”,就是用温水拌着酵母粉,倒在面粉里,活成软硬适中的面团。窗台上有阳光,温度高些,把面盆放那里以便更快地发酵。
在等待面粉发酵粉同时,我开始着手调制包子馅。
洗菜、切菜。
把切好的白菜里放盐腌制半个小时去除水分。
把粉条放在热水里泡软、切碎。
然后将各种备好的菜混合放在一起,放各种调料,搅拌均匀。
之后,夹出一口菜馅,尝了一口,咸淡始终,味道鲜美。这样就拌好包子馅。
等窗台处的面团膨胀至原来的二倍,基本就算发酵成功。
然后,把面团放在案板上揉匀,搓成长条,切成小块,擀成一个个圆圆的包子皮。
拿着包子皮,填上之前调好的包子馅,左手按着馅,右手一点一点地收紧包子皮,直到锁完一圈,不仅有了均匀的褶子,也把馅都包进去了。这样,一个包子就包好了。
将包好的包子上笼蒸二十分钟左右,热腾腾的包子就出锅了。
虽然包子模样不怎么精致,好几个包子皮出锅时还破了,但我吃着热气腾腾的包子,吃到了一股久违的家的味道。
我已经好多年没吃过家里蒸的包子,或者馒头了。
(2)
我生于北方,长在北方,从小到大,馒头几乎是每餐必备。
特别是在二十多年前,物质相对贫乏。家里没有那么多零食、面包等吃食,家门口也没有超市可以随时购买现成的馒头、包子、油条等熟食,所以每顿吃饭都很重要,要吃得饱饱的,每顿饭不仅要有稀的,更离不开馒头。那是很少有包子吃,只有馒头。
作为长身体的半大孩子,半晌里饿了怎么办?也只能跑回家,爬上堂屋的一个高脚凳子上,够悬挂在房梁上的竹制馍,看看里面有没有馒头。之所以把馍篮悬挂在半空是为了防止老鼠偷吃。
那时节,几乎每隔个三五天,妈妈就要蒸一大锅馒头。只有馒头蒸好的第一天是松软新鲜的,后面几天都要吃又凉又硬的馒头。
夏天天气热,家里没有冰箱,馒头放了两三天,就会发霉,上面会长出蓝色的斑点。冬天馒头太硬,就放在炉子上或火堆里烤得焦黄,别提多好吃了。
关于蒸馍,我最深的印象还有每年春节前每家每户热火朝天地一锅一锅地蒸馍。
每年腊月,过了腊月二十五之后,家家户户都忙活起来备年货,其中蒸馍是最重要的一项年货。
我们那里还有一个规矩,过年蒸馍,不能是实心的,必须包上馅儿。于是,肉馅儿、豇豆馅儿、豆沙馅儿,还有红薯馅儿的,各种包子应有尽有。
妈妈几乎一天不停地在厨房里忙碌,揉面,调馅儿,包馅儿,蒸馍,一刻也不能停息。
厨房里,包子刚出笼时发出一股缭绕的雾气,这烟气,经久不散。
平时很少蒸带馅儿的包子,刚蒸熟时,我们小孩子欢喜地不行,也不怕烫手,一下子能吃掉两三个。
(3)
我十二岁,去离家十几里地的乡重点初中上学,需要寄宿,只有每周周末回来。
一方面因为学校的伙食太差,一方面也可以节省一点儿伙食费,我就每周带十几个馒头去上学。
最早是每周末妈妈给我蒸好馒头,我带走。
后来,妈妈太忙了,我就自己发面、揉面、蒸馍,自己给自己准备好了每周的干粮带到学校吃。
这也是我对初中生活印象最深的记忆场景之一。
再后来,我去市里上高中,各种条件也都好些了,就不再带馒头及其他干粮,都是去食堂买馒头吃了。
(4)
如今,几乎每天都可以买到现成的热馒头,家家户户再也不用蒸馒头了。
在老家,妈妈也好多年不自己蒸馍了。
即使到了春节前夕,也只象征性地蒸上一笼馍。甚至,连春节也不想蒸馍了,只从村子里超市那里预定一些各种馅儿的包子已备过年。
如今,手工蒸馍的日子早已远去。
老一辈不愿意在费时费力,新一代不会甚至不屑于自己蒸馍。
我也是偶尔心血来潮,体验一把蒸包子的乐趣。
怀念过去那充满烟火气息的那一段童年经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