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不出户,一言不发,独处读书写字的时光,话语成为多余。
独处日子,三餐化为一顿:以玉米糁煮粥,加入花生米、枸杞、腊肠及白菜若干,佐以盐、十三香、味素、香油及剁椒少许调味,放入高压电饭煲中,调至精华煮模式,不过20多分钟,一锅香粥便大功告成。粥极浓稠,状如干饭,早晚各食一碗,既方便又营养美味,是我单身生活饮食的首选。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过惯了清苦日子,物质丰富之后也能安然享受,但习惯了奢华享受,再让他吃苦,却是万般痛苦煎熬。
少年读书,王蒙先生短篇小说《坚硬的稀粥》,当然与我今日的话题无关,但由“坚硬的稀粥”,让我联系起北宋时期范仲淹勤俭读书的故事。
《范仲淹食粥》,“范仲淹家贫,就学于南都书舍,日煮粥一釜,经夜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其二,断齑数茎啖之。留守有子同学,归告其父,馈以佳肴。范仲淹置之,既而悉败矣,留守自讶曰:大人闻汝清苦,遗以食物,何为不食?范仲淹曰:非不感厚意,盖食粥安已久,今遽亨盛馔,后日岂能复啖此粥乎!”
范仲淹少年时家境贫困,冬天读书,每日里煮粥一锅,等到夜晚凝固成粥块,用刀子切成四块,每天早晚各吃两块,就算作一日的口粮。有个官员的儿子见他贫困,送给他一些精美的食物,范仲淹却搁置不吃,直到食物腐败变质。
官员之子大惑不解,好心送给你珍馐美味,为何不吃?范仲淹答曰,不是我不感激你的盛情美意,只是我吃惯了粥食,过惯了清贫,今天猛然吃到如此美味,以后还叫我怎能咽下清单的粥饭呢?
读书写字,心静如水,一碗坚硬的稀粥足矣,还需要什么珍馐美味呢?
我时常与小女谈起“坚硬的稀粥”,谈起范仲淹,人生快乐绝不在于口腹之欲的满足,而在于心灵的欢欣愉悦。只要心情平静愉悦,吃什么都是世间美味。
北宋时期的范仲淹,已经有条件进入公办的教学机构读书学习,如果将时间向前推移,东周时期的教育情况又是如何呢?
史料称孔子开创了中国私学,也就是民间办学的先河。既然有私学,相对应的便有公学,公办的教学机构。那么在孔子所处的奴隶社会,公办教育状况如何?
在原始社会,人类以氏族为形式结成部落式组织结构,教育资源处于原始共享阶段,理论上讲,氏族内部每个成员都有接受相同教育的平等机会。进入奴隶社会后,氏族部落被打散,社会单元碎片化,由家庭为单位构成国家和城邦。碎片化的结果,是原始社会的公育机制消失,在没有建立公共学前教育机构之前,家庭承担了教育学前儿童的任务。这一点验证了我的研究,在奴隶社会时期,父母不但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有可能是唯一一任教师。父母是孩子所有信息的提供者,知识的传播者,与世界观的缔造者,在这种特定环境下,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显得格外重要。在孩子不具备成熟的知识体系与世界观之前,顺从父母意志,接受父母教育,是当时学前教育的基本形式。
由于奴隶主贵族居于统治地位,垄断着受教育的权力,因而儿童的学前教育也仅仅限于在奴隶主贵族的家庭中实施。换句话说,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完全由父母承担,而处于被统治阶级的奴隶及平民,根本没有进行学前教育的权力。
即使开办私学的孔子,所招收的学生也必须拥有贵族身份,这一点毋庸置疑。奴隶社会的最高统治者对学前教育尤为重视,建立了针对君主教育的保博制度。
所谓“保博制度”,是指朝廷内设有专门的师、保、博官,以便对君主、太子进行教谕的制度。
孔子的贡献,在于将这种仅限于上层贵族及朝廷内部的教育形式进行了平民化普及,让更多没有条件进行规范教育的贵族子弟,有机会接触贵族体制教育。
周朝时期产生了学校,使教育从生产和生活中分化出来,脱离了原始部落的自然状态,具备了独立的社会职能。中国奴隶社会已有校、序、庠、学、瞽宗等专门的教育培训机构。
同时,文字的发展,典籍的出现,丰富了教育内容,提高了教育职能。文字与典籍使人类的生产、生活经验物化在生产工具和器皿上,而且开始了知识形态的积累传承。
孔子倡导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即包含了德、智、体、美诸方面要素,成为学校专门传习的科目。但是,奴隶社会的学校教育有明显的阶级性。夏、商、西周“学在官府”,限定只收王太子、王子、诸侯之子、公卿大夫元士之嫡子入学,乡学也只收奴隶主贵族子弟。
孔子教育弟子学习“六艺”的最终目的,是以养成国家大大小小的官吏。
既然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官吏,孔子在《论语》中反复提及“政事”便不足为奇,也因此可以得出结论,《论语》是一本以培养从事国家治理与社会管理的组织管理学著作。
换言之,就是一本教导青年人如何当官的著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