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三年,对食物渴求的程度,强烈于学习的刻苦数倍。
这也就变相地说明,我对待学习远远没到头悬梁锥刺股的勤奋。这方面,本文暂且摁下不表。
读高中那会,家里的物质条件虽不能说突飞猛进,但父母每月提供给我足衣足食。
然而,并非所有东西都可以用钱买到。
进了腊月门,距离放寒假还有十来天。
这个时候的县城,大街小巷充溢着忙年的气氛,尤其是,居民区和排排食店门口,腾腾的热气烟雾一样翻滚潮涌,横放在木凳的芦席上,白白胖胖的包子馒头散发出诱人的色泽与香气。
家家户户在为过年准备面食。
每每走过,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放慢脚步,不错眼地盯着包子馒头看,如果有一种秒表可以计算喉结上下滚动的频率,我想那是无数次。
也可以说,我的目光已经变成大胆的饕餮之徒,无数次地狼吞虎咽。
我口袋里有钱,总不可能走上前,让居民卖一两只给我吧!我丢不起这个人。
然后,我的脑海里就会浮现出父母哥嫂蒸包子的场景,暗暗发狠,倘若回去,一顿至少吃上十个八个。
这么想象,非但没有抑制住馋瘾,反而像弹簧,越是使劲压,蹦得越是厉害。
课间,县城走读的几个女生在谈论家里蒸包子,比较馅料的口味,她们说得津津有味,一旁的我也听得馋涎欲滴。
听到入神的人,多希望有人招呼一声:江某某,放学后跟我一起回家吃包子,回头再一起上学。
心里敲着小鼓在提醒,就是没有人心领神会,一次次满怀希望,一次次失望。
终于有那么一个黄昏,同桌的女生邀请我一起回家吃晚饭,然后一起来上晚自修,因为她家正在蒸雪里蕻肉包子。
我心里一阵狂喜,能听到心脏砰砰砰跳动的声音。
城里的麦面雪白细腻,城里的包子馅肉多油多味道鲜美,肯定比乡下好吃多少倍 ,因为我曾经吃过一次,不是小吃店售卖的那一种。
我能感觉到自己满脸涨得通红,终于能吃到梦寐以求的包子了,不夸张,真是做梦都在想,然而,我张了张嘴,犹犹豫豫地拒绝了,因为本质上我仍然是个矜持的人,好面子的人。
同桌再次邀请,这下我很坚定地摇了摇头,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 不能出尔反尔。
这等于说到嘴的包子飞走了,我不后悔。
我有我的性格,无功不受禄,受不得别人的好,总想办法回馈,更不会主动占人便宜, 别人敬我一寸,我敬别人一丈。
从小到大,这个脾气没有改变多少。
别人眼里,这叫老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