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6724879/cee49188d0d79999.jpg)
早晨接到好友信息,说心情不好。电话打过去,她哭到无力,多少年没见她如此了?
过了三十岁,种种不顺心接踵而至。事业要奋斗,需要给孩子一个未来。父母年渐衰老,需要还他们一份温暖。婚姻激情渐退,又要尽心维护。可期盼的支撑与温暖却越来越难得。往日的甜言蜜语,执手相依始终抵不过天长日久的琐碎消磨。她说不明白自己这般努力为了什么,更不知道是否值得。
我记忆里的她何曾是这般摸样?她有女王般的气场,自由自我,总知道自己要什么。如今听她说着无助,说着苦楚,我心一片凄凉。真想抓着某人的领子在他头上狠狠的敲上几敲:多疼疼她,你会死呀?!
到底是社会变了,还是我们太单纯?环顾周围,我的那些她们,顺风顺水的有几人?早早晚晚,见她们深夜私语时难掩的忧伤。曾是最美丽的花儿,时光流转,散落天涯。走过玫瑰季,渐渐淡如菊。是我们太过敏感细腻还是尚未体味到情感真谛?
有朋友对我说,婚姻就是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还有那老生常谈: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凡此种种在我耳旁呼啸而过,而神游太虚时我却总看到那干净操场上,阳光下彼此微笑上扬的脸庞。或者,一直不愿走出来的是我,宁愿沉醉在白色纯净的旧梦中,只因贪恋那时湛蓝无边的天。
我想起少年时看过的一部电影,《红玫瑰与白玫瑰》。那时的赵文瑄还是个散发着成熟魅力的青年人,而红唇黑衣的陈冲在很长时间里都是我所以为的成熟女人的妖娆摸样。后来我知道了张爱玲,记住了那段话:“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彼时以为这只是电影、小说中夸张、虚构的表现。少女的心总对情感抱有纯真执着的向往,对这样的情绪难以理解,更不愿接受。
许多年过去,陈奕迅的一首《红玫瑰》,又将这现实赤裸裸的表达出来。“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却有恃无恐。”贪婪与苛求。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否都是一个永难跨越的鸿沟?人注定难逃这摇摆矛盾的宿命?
有次问某男性好友,为什么男人都爱看美女?他问我,女人是否爱看帅哥?我想了又想,大学时曾被好友批判找男友总喜欢帅的,但成熟之后却似乎再没被哪位帅哥吸引过。
被美丽的事物吸引是人类固有的特质,喜新厌旧当然也并非男性所特有。世界上就有这么一类人,不把别人的痛当痛。可也还有一类人,固执的追求地久天长。我想,我心疼的那些她们都在后一类中。
别过于强调人的动物性,若那动物性无法制衡,那千万年来进化的难道仅仅是外表吗?一个人爱另一个人,还会被别的人吸引?三心二意,只缘情不够深。
某人认为我是女权主义者,但我还真不是偏袒女性。看到受伤的男人,我一样心怀怜惜。
情无对错,但人却会受伤。而最伤人的却不是那一次争吵的惊天动地,不是某次口不择言的诋毁与谩骂。只有冷漠与沉默,才会让人感受深夜冰冷刺骨的寒意。日日淡漠的相对,不再关心,不再牵动,甚至不愿多看一眼。那是对情感的凌迟,终将一地血红。
是我太理想,执拗的认为那个在你丑到一塌糊涂时,依旧愿意牵着你的手,眼里依然只有你一个的人,才是真的将你放在了心间。只爱慕青春时的容颜,却无法接受沧桑与岁月的变迁,怎么想都是镜花水月,虚无而已。
说这些,不是为了讨伐谁,更不是批判谁。各有各人生,旁人没有资格多说一句。我也只是忍不住要发泄出自己的感受,说了,忘了,关上电脑,继续自己的路。或哭或笑,或喜或悲,无人替代。
只不过,想劝劝那些可爱又可怜的孩子。别再伤心,不要难过。再艰难的境遇也终会成为过去,再不舍的人,也难逃分离。
于其守在原地,不如飞奔出去。看看世界,也许会邂逅另一种美丽。天空宽广,沧海辽阔,能做的梦那么多。幸福,就在不远处等你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