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使千刀万剐,奈何君心永恒

作者: 梓本 | 来源:发表于2016-08-07 11:20 被阅读251次

 文/梓本

纵使千刀万剐,奈何君心永恒

 那个秋天,袁崇焕走出牢房,前往刑场,沿途民众围观,骂声不绝。

 他不知道,他的冤屈什么才能被洗刷,他的抱负什么时候才能被了解。

 他的一生最后结局成为了背负冤屈死去的囚犯,割在袁崇焕身上的3543刀,创造了大明律的纪录,之后再未被打破。每一片肉都遭到他用生命去护卫的平民哄抢,然后被人生生吃下。“皮骨已尽”的袁崇焕到死都未曾后悔他的坚持。

               投笔从戎现生机

  努尔哈赤的后金军直逼山海关。京师中人心惶惶,要知道山海关是最后一道屏障,一旦失守北京就要直接面临前线。

  袁崇焕攥紧了拳头,抿着唇,他想要挥剑只指后兵,像个真正的男人那样保卫国家。骄傲而自信的心容不得他后退。

  袁崇焕骑了一匹马,孤身一人出山海关去考察。

  疾风知劲草,实践出真知,他宣称:“只要给我兵马粮饷,我一人足可守得住山海关。”只会玩木匠活的明熹宗得知后又惊又喜,也就死马当做活马医,派他去助守山海关,袁崇焕终于得到了他向往已久的为国出征的机会。

  大火熊熊般的壮志凌云,我行我素的性格,挥洒自如的作风,他的世界全是光明,他坚信他可以让满目疮痍的明朝大帝展现勃勃生机。

  他策马疾驰,他要踏上血染黄沙,保卫国家的光明大道。

             醉卧沙场保家乡

   单守山海关是不行的,需要有人在山海关外围的重要地段筑城防守,袁崇焕就此找到了施展拳脚之处,他双目含着期盼,自告奋勇去离山海关很远的宁远作为关外抗御清兵的第一道防线。袁崇焕仿佛听到了他手中长剑的低鸣,属于他的时代即将到来,战鼓就此响起,狼烟滚滚。

 宁远城墙只是一道土槽,根本无险可守。袁崇焕到任后,当即雷厉风行地征集士兵和百姓修筑城墙。

  荷兰的红夷大炮,高高的城墙,宁远成为了一个非常坚固的军事堡垒。

  然而一个更大的挑战正迎面而来。

  天启六年(1626年)正月,努尔哈赤率兵13万,号称20万,大举进攻宁远。袁崇焕手里只有1万多兵,后金军的兵力则多十几倍,众寡悬殊,情形十分危急。

 然而此时据守山海关的高第竟吓破了胆,将军事据点全部撤走,丢弃了辛辛苦苦收回的土地,关外只剩下宁远一座孤城。

  袁崇焕为了使民众安心甚至将家眷接到城内,与将士浴血奋战,努尔哈赤则斩断了通往宁远所有的道路。

 战场上,刀刃卷了,人却没倒,一步步踩在鲜血上,视死如归。只因袁崇焕厉声道:“宁远虽只区区一城,但与国家的存亡有关。宁远要是不守,数年之后,咱们的父母兄弟都成为鞑子的奴隶了。”

 这一战,红夷大炮的连续攻击打得敌军尸横遍地,眼见横飞的血肉残肢,使勇猛如虎的后金士兵都心生怯意;这一战,城墙被挖得千疮百孔,人人奋勇堵住缺口;这一战,打了二十五日,以一炮击中努尔哈赤为结局。

     这是努尔哈赤一生打的唯一的一次败仗。

  这是以勇气和意志来与努尔哈赤的誓死一搏。这一战,袁崇焕成为了英雄,有他在,军心安稳。

         男儿尽显本色

 努尔哈赤死了,死在了被他认为是愣头青的小子手里,子报父仇,皇太极开始了与袁崇焕的拉锯战。

 萧瑟之秋,草木凋零,皇太极的心情是无比焦灼的。无论他是佯装叫阵力疲退兵,想引明军追来好半路伏击,还是正面出敌,皇太极头疼的发现,明朝的士兵再也不是光凭勇气毅力而并无实力的兵马了。

 以前都没有明军敢与清军正面叫板,而此次则大为不同,袁崇焕竟整军出城正面对阵。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而“关宁铁骑”在一年时间里已经成了气候。白刃相搏,血雨纷飞的现象导致清兵败回沈阳,第二次宁远大战结束。

可是上天都考验才刚刚开始,皇太极意识到战场上的策略并不仅仅是正面交锋,他心生一计,而这一计彻底颠翻了明朝这艘风雨漂泊的小船。

 而此时明朝正在进行大改革,崇祯帝利用新上任的三把火惩办了阉党,袁崇焕被提拔为兵部尚书,负责指挥整个河北、辽东的军事,还给袁崇焕一口尚方宝剑,准许他全权行事。

 袁崇焕这尚方宝剑的开刃却是杀了东江总兵毛文龙。这给崇祯帝的心里埋下了第一颗怀疑的种子。

 帝王的信任都是镜花水月,这个千古不变的真理袁崇焕并不知道。

 大起之后大落,后金军换了路线乘虚而入,到了北京郊外。袁崇焕得到情报,心急火燎带着明军赶了两天两夜,后金军展开激烈的战斗,操戈杀敌的袁崇焕没有意识到,阴谋正慢慢爬向它。

 此时谣言四起说这次后金兵绕道进京,完全是袁崇焕引进来的,说不定里面还有什么阴谋呢。

崇祯帝是个猜疑心极重的人,听了这些谣言,也有些怀疑起来。但是现在袁崇焕是大明的脊梁骨,动他不得,可有一个词叫“秋后算账”。这种猜疑正是皇太极的第一步。

 而后一个消息像晴天霹雳把崇祯帝劈得外焦里嫩,有一个被金兵俘虏去的太监从金营逃了回来,向崇祯帝密告,说袁崇焕和皇太极已经订下密约,要出卖北京。

 原来,明朝有两个太监被后金军俘虏去以后,被关在金营里。有天晚上,一个姓杨的太监半夜醒来,偷听了金兵议论皇太极与袁崇焕密谋的对话,趁看守他的金兵不注意,偷偷地逃了出来,赶快跑回皇宫,向崇祯帝报告。崇祯帝听了也信以为真。他哪里知道,皇太极的第二步在暗中开始转动齿轮。

 崇祯帝的心里怀疑的种子彻底开花结果,这次他不忍了,完全不给袁崇焕解释的机会。毛文龙的死是导火线,太监的话是最后一枚炸弹,而崇祯帝这颗棋子正按着背后操棋人的路线一步步往死路上走。千刀万剐成了袁崇焕最后的归路。

时势也就是命运。像希腊史诗与悲剧中那些英雄们一样,他轰轰烈烈的战斗了,但每一场战斗,都是在一步步走向不可避免的悲剧结局。他的性格像是一柄锋锐绝伦、精刚无俦的宝剑。当清和升平的时日,悬在壁上,不免会中夜自啸,跃出剑匣。在天昏地暗的乱世,则屠龙杀虎之后,终于寸寸断折。


很多不足,语言以及文笔,不过我会继续努力的up!(˘•ω•˘)ง

喜欢文章就给我个小红心呐~

如果可以关注我,看饼子一步步摸爬滚打那就更好了٩۹(๑•̀ω•́ ๑)۶

相关文章

  • 纵使千刀万剐,奈何君心永恒

    文/梓本 那个秋天,袁崇焕走出牢房,前往刑场,沿途民众围观,骂声不绝。 他不知道,他的冤屈什么才能被洗刷,他的抱负...

  • 秋心吟

    冷风凄清,冷月霜凝,冰弦寒瑟伴君行。纵使江南风月好,可奈何帷幔醉卧,佳人袖暖,一曲飘零。 君心我心,相思差意,嘈切...

  • 奈何君负我心

    文|时瑾 天色渐晚,路上行人三三两两,只有余枉孤身一人,上京赶考。他站在来福客栈前,摸了摸口袋,灰头土脸地走了。他...

  • 离人殇

    春仙欲染枯草黄, 雁落北郊似所望。 纵使新杯饮旧酒, 奈何君亦是愁肠。

  • 纵使情深 奈何缘浅

    金陵城最大的花楼迎春阁,精致的闺阁里,一红衣女子正端坐在铜镜面前,只见铜镜中是一张倾国倾城的容颜,明媚皓齿,顾盼生...

  • 纵使情深,奈何缘浅

    姜凯喜欢女孩子飘扬的裙角,于尔喜欢男孩子干净的白衬衫!可是裙角不是于尔的裙角,白衬衫却是姜凯的。 1. 入学的第一...

  • 纵使情深奈何缘浅

    “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这句话好像真的很在理。 不是所有的感情都会有始有终就像明天和意外你永远不知道哪个会...

  • 纵使情深 奈何缘浅

    佛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我说:如果时间倒流,大学里,我可能不会去嗅爱情的芬芳,喝那绞痛的...

  • 纵使情深,奈何缘浅

    偶然看到一句话:“两个人相爱容易,是因为五官,相处不易,是因为三观。” 不知什么时候,自己成为在爱情面前爱的更多的...

  • 纵使情深 奈何缘浅

    今天看到一个题目“在哪个瞬间,你决定这辈子就是他了?”我想了一下 好像不是某一个瞬间 而是无数个碎片累积了之后 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纵使千刀万剐,奈何君心永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alls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