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意别嘚瑟
——研《易》随笔
知子莫如父,知徒莫如师。老话儿不老,时常有效。翟天临少年得志,曾经的班主任崔新琴,就在电视节目中当面送他三个字:别嘚瑟。年少轻狂的翟新秀,肯定没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不然也就不会把自己的大好前程给嘚瑟黄了。
得意别嘚瑟,说着容易做着难。甭说翟天临,就连中年走红的吴秀波也一样,“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有了些成就,便嘚瑟得不知道天南地北。结果也一样把多年辛苦攒起来的好形象毁于一旦。
由此看来,得意即嘚瑟,应属人之本性使然。不然也就不会有那么多少年天才、青年才俊在上升途中折翼断羽,跌落尘埃,一蹶不振。
其实这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如果他们在小有成就之时能够耐住性子,沉下心来,多读点书,多听点劝,人生也许就是另一番风景。
老祖宗的智慧藏在古书里。《周易·乾卦》的第三、四两爻,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无咎就是没毛病。九三和九四是指的是人生小有成就,和接近顶峰时的两个阶段。在这两种状态下,怎样才能安然度过呢?
分开来说。
九三告诉我们要“终日乾乾,夕惕若。”人生走到九三这一步,并不容易。经历过了初九的“潜龙在渊”:寒窗十几年,头悬梁,锥刺股,学习知识、技能,蓄积能量;又在九二的“现龙在田,利见大人”中,广结人脉,拼搏奋斗。终于实现了人生的一个小目标: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脱颖而出,恰恰也是风险来临的时候。“一将功成万骨枯,”职场或者官场虽然不像战场那么残酷,但一个人胜出,也说明很多人为你做了垫脚石。原先的同事可能成为对你侧目而视的路人,原先的朋友也可能成为潜在的对手。毕竟鲜花和绿叶的差别显而易见,但凡有点血性,谁也不会甘做陪衬。“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此时的你千万不要被掌声迷惑心智。艳羡的笑脸中不知藏着多少觊觎的目光。谁心里都门儿清,你能胜出,并不是你有多么优秀,只不过是比他们多了那么一点儿机遇,多了那么一点儿运气,或者说还多了那么一点儿摆不上台面的小手段。
秦王嬴政一统天下,巡视途中,遇见刘邦。刘邦说:大丈夫生当如此。遇见项羽,项羽说:彼将取而代之。在博浪沙,被张良和大力士沧海公铁锥暗袭。瞧瞧,这还是有史可查的。无史可查,没被记录的又不知几千几万。所以才有了陈胜、吴广的振臂一呼,八方响应。你在明处,人家在暗处。明枪易挡,暗箭难防哪。
越是在这种时候,越要清醒。清楚自己的斤两,清楚自己的处境。不光不能得意忘形,而且还要更加的谨言慎行。要“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终日乾乾就是要你像乾卦一样,每天都刚阳猛进,自强不息。而且到了晚上也不能懈怠,还要不断提醒自己,反省自己。就如孔子的得意门生曾参那样:“吾日三省吾身,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与人谋而不忠乎,传不习乎?”如此,方能虽处险境,安然无恙。
《周易·系辞》"三与五,同功而异位,三多凶,五多功"。三爻这个位置,是事业成功的的第一个台阶。不像五爻已经登上顶峰,功德圆满。所以《系辞传》才说其多凶。
《系辞传》同样还说:“二与四,同功而异位,其善不同。二多誉,四多惧”。四爻是接近顶峰的位置。往上一跳即可登顶,但跳不好也可能摔下来,跌进深渊。多惧,即是提醒人们,此位置环境恶劣,险象丛生,要多加戒惧。不骄傲、不嘚瑟都难以应付。一骄傲、一嘚瑟还不得立马玩儿完。因为人嘚瑟时,必定是心浮气躁。心浮气躁则头脑发胀,头脑发胀则言行失常,言行失常则灾殃立现。“履霜坚冰至。”大的纰漏和祸端,都是从小处一点一点慢慢积累而来的。
通向成功的道路不可能平坦。如果没有过人的心智,不可能摘取胜利的花环。尤其是到了一定阶段,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满盘皆失。
嘚瑟实为人生之大忌。
翟天临如此,吴秀波如此。一些工商业巨子,官场老吏也是如此。老道如王健林,一样把持不住。“明年先实现一个小目标,挣它一个亿。”这话出口,其实就已经埋下了衰败的伏笔。再大的家业也搁不住嘚瑟啊。
国家也是一样。历史上很多王朝都是在兴盛时,被帝王嘚瑟没落了的。有一些不光自己身败名裂,还连带国家跟着遭殃。春秋时期宋国的宋襄公就是典型。春秋第一代霸主齐桓公去世之后,诸侯霸主之位暂缺。身居中原的宋襄公便萌生了念头。不想当霸主的诸侯不是好诸侯。宝座摆在面前,谁不想坐上去过把瘾呢。可龙头老大不是好当的,你得有实力才行。宋襄公就认为他有实力。前不久不是刚带领曹、邾、卫三家侯国的人马,帮助齐国的太子昭夺回了君位吗,这还不是实力的象征?况且,通过这一壮举,咱宋襄公已经在诸侯中扬名立万了呀。这么一想,自然就有些飘,就想着嘚瑟。
想当霸主必须先当盟主。想当盟主,就得把诸侯喊来会盟。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操作的路子如出一辙。齐桓公曾经“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前有车,后有辙,照葫芦画瓢谁还不会?于是就想仿效齐桓公大会诸侯,确立自己的盟主地位。当时宋国有一个大贤人,也是宋襄公的庶兄叫目夷的,预感到了危险。就劝诫说:弱国会合诸侯是祸患。况且上天抛弃我们殷人已经很久了,以宋国的实力和德行,是不可能号令诸侯的。宋国人是殷商遗民。武王克商之后,把商王帝辛的儿子武庚禄父封为宋公。后来武庚禄父造反。周公旦将其平定之后,又将微子启封在宋国。《论语》:“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子曰:“殷有三仁焉。” 微子启就是孔子称赞的大贤人。
正在享受嘚瑟快感的宋襄公,肯定听不进逆耳忠言。周襄王十一年(公元前641年)春季,宋襄公抓住了滕宣公。夏季,又邀曹、邾两国在曹南会盟。为了威服东夷,还让邾文公杀死鄫国国君来祭祀次睢的社神。公子目夷慨叹说:齐桓公恢复了三个被灭亡的国家以使诸侯归附,人们还说他薄德。现在一次会盟而侵害两个国家的国君。想拿这个来求取霸业,怎么可能呢?能得以善终就算幸运了。
首次会盟小成,尝到了威权的甜头,更加重了宋襄公的狂傲。他下决心要将嘚瑟进行到底。可他没有料到的是,此时的国际形势并不对他有利。为了阻止宋襄公称霸,就在宋、曹、邾会盟的冬天,陈穆公邀请诸侯重修齐桓公之好,于是陈、蔡、楚、郑等国在齐国结盟。两大阵营实力悬殊非常明显。但俗话说,当局者迷。嘚瑟得昏了头的宋襄公不这么认为。听说郑国支持楚成王做诸侯霸主,就决定攻打郑国。任谁劝说就是不听。结果就在“泓水之战”中,被郑楚联军打了个稀里哗啦,一举给灭了威风。自己也被楚军射中大腿,不久后一命呜呼。
霸业未成身先死,始知嘚瑟使不得。
《周易》被誉为避过之书。孔子说: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系辞传》:“无咎者,善补过也。” 研习《周易》,可以明了趋吉避凶之道。善补过,即是趋吉避凶的良好开端。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处在什么位置做什么事。福祸无门,惟人自召。吉凶悔吝取决于对时和位的认知和把握。
良机难遇,失不再来。得意不嘚瑟,方保无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