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高考语文试题分析5

作者: 海滨公园 | 来源:发表于2025-01-31 08:12 被阅读0次
研究||高考语文试题分析05

3.鼓励综合的和开放的学习方式

今年试题有两大显著特点:一是阅读材料体现出跨学科的综合性,二是试题答案体现出多角度的开放性。

全国甲卷的论述类文本阅读材料“海上命运共同体”属于国际关系学科,新课标 I 卷信息类文本阅读“论持久战”相关材料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新课标 II 卷信息类文本阅读材料“登月”素材兼具天体物理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多学科属性。试题还涉及建筑、人文地理、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多学科语料,凸显语文作为基础学科的特质,意在引导基础教学进一步打破学科壁垒,培育学生跨学科的意识和视野。

多道试题给出开放性答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表达。新课标 I 卷第9题要求学生分析作者是否做到了文中所说“不愿在回忆往事时为放牛‘赋予意义’”,新课标 I 卷第22题要求学生分析"恢复疲劳"的说法是否符合逻辑。参考答案都给出两种不同的观点,并特别说明,学生还可以有其他观点,只要言之成理,都可以得分。

(三)增强语文学科的实践动力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课程。高考语文考查学生在真实的学习生活情境中把握语言文字特点、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注重落实课程标准、衔接国家统编教材,引导一线教学注重语言实践活动,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使用好国家统编教材。

1.聚焦语言运用,回归语文学科本位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考试卷语言文字运用板块的试题设计注重情境和应用,语言文字运用的考查修透于阅读试题之中。

全国甲卷语言文字运用第21题,设置了一个生活中常见的“患者﹣医生”的交际情境,考查学生在特定语境下识别和提取必要信息并根据需求和对象进行表达交流的能力。新课标 II 卷语言文字运用第22题,考查学生结合具体语境分辨词语语义和情感上的细微差别的能力,体现了语言运用的实践本质。

新课标 I 卷信息类文本阅读第4题考查设问和反问在文中的论证效果,全国甲卷古代诗歌阅读考查了学生对古代诗歌中炼字所取得的艺术效果的赏析能力,都体现了语言文字的基础性和应用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研究||高考语文试题分析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bbju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