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如何通过最优体验收获幸福?这本经典著作有答案

如何通过最优体验收获幸福?这本经典著作有答案

作者: 西陆华胥 | 来源:发表于2024-02-28 07:22 被阅读0次
今天是日更写作的第 758/800 天

你好,我是西陆华胥。

最近几天,我刚读完一本心理学经典著作《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今天分享一下笔记和感想。

01

# 先说下整体阅读感受吧。

之前接触过很多次「心流」的概念,直到如今才看原著,虽然对概念比较熟悉了,可是原著内容远超预期,可以用惊艳来形容。

这本书的阅读,从元旦跨年开始,经历了春节辞旧迎新,一直到这两天才看完,前前后后用了10个小时,可以说是认真仔细的看了一遍。

印象中之前看《思考,快与慢》也是用了这么久,毕竟好的内容,需要沉下心来慢慢学习、体会。

有意思的是,这本书前面竟然有6篇序言,前面到15%的时候,依然没进入正文。

写序言的都是专家教授,比如郑也夫、赵昱鲲、万维钢等,他们从不同视角解读了本书,分享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这部分内容值得一看。

起初觉得这会是一本特别专业范儿的心理学著作,结果读起来以后发现并不是,书中讲了对于最优体验的心理学研究,提出了心流的概念,分析了如何寻找心流,在不同场景如何体验心流。

前后讲的这么多内容,并不令人费解,没有在专业理论上旁征博引,而是立足历史发展、社会现象、实验案例娓娓道来。

看这本书的时候,经常让我感觉并不是在看心理学的书,而是在看社会学著作,看文化著作,回溯文化传承,探究人生意义。

另外,文笔优美,很多地方能看到文学著作的影子,有那种阅读美文的感觉,实在佩服译者的功力。

02

# 什么是心流?

心流,是过去三十年最引人入胜的心理学概念之一,它的提出者是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就是他多年以前关于心流理论的名著。

心流即一个人完全沉浸在某种活动当中,无视其他事物存在的状态。这种体验本身带来莫大的喜悦,使人愿意付出巨大的代价。

关于背后原理,书中并没有详细说明,万维钢老师的序言中给出了后来研究的答案:

心流的前提是我们要主动关闭大脑的前额叶皮层的一部分功能,心流的过程是大脑分泌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等六种激素,不断深入,心流的愉悦感也来自这些激素。

如今心流不再仅仅是人脑这个黑盒子的外部表现,而是有了实实在在的大脑硬件工作原理的解释,而在本书成书的年代,并没有如此深入探究,更多是揭示了现象的存在、表现及启示。

03

# 心流的要素?

心流不分活动,不同类型的活动中,都能产生心流,同时心流也不分人群,不管是文化背景、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如何不同,不同的人都会产生相同的心流体验。

概括起来,心流包含以下8个要素:

①面临一份可完成的工作时。

②必须能够全神贯注于这件事情。

③对这项任务,要有明确的目标。

④对这项任务,要有即时的反馈。

⑤能深入地投入到行动之中,负面情绪一扫而空。

⑥觉得能自由控制自己的行动。

⑦进入忘我状态,但心流体验结束后,自我感觉又会变得强烈。

⑧时间感会改变,感觉变快或变慢——几小时犹如几分钟,几分钟变得像几小时那么漫长。

具备了以上元素,也就形成了心流体验,体会到深刻的愉悦感,漂浮在心流中的畅快感。

心流可以给人带来新发现,体会到创造感,可是它是跟技巧和挑战有很大关系的,我们面对的任务或行动,挑战太高了难以实现不行,容易让人焦虑,挑战太低了游刃有余也不行,容易让人厌烦。

意识复杂程度随心流体验渐增,不过这其中有个度,从下面的心流体验图看,最佳体验,恰恰是在挑战和技巧都适当的时候出现。

04

# 心流的反面?

心流的反面是精神熵,它是什么意思呢?

熵是一个物理学概念,最初是用来描述能量退化的物质状态参数之一,本质是一个系统内在的混乱程度。

在自发的物理过程中,熵总是不断增加的,借用到意识层面,可以理解为,意识也在自发变得无序和混乱。

一旦意识变得无序,人的内心也就失去秩序,变得焦躁不安。

用书中的表述就是:

外在资讯对意识的目标构成威胁,发生内在失序的现象,这就是精神熵,它会导致自我解体,使效率大打折扣。

这种状况若持续过久,对自我将造成严重的损害,使自我再也不能集中注意力实现任何目标。

也就是说,我们平时想太多,思绪太乱的情况,就是精神熵现象,想要摆脱这种状况,解脱之道就在于心流,学会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带着目标、挑战和反馈去做事。

05

# 写在最后。

基于心流,本书探讨的是:我们如何控制体验?如何从体验中收获幸福快乐?如何构建内在秩序?如何找到人生意义?

也就是说,这本书探讨的是,我们如何做自己的主人,具有自制力,能在工作、生活、社交等方方面面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和体验,达到随心所欲控制注意力的境界,收获幸福快乐。

这本书并不是讲心流第一个吃螃蟹的,却是最经典的。

以往有一些讨论心流的论文与书籍,不过大多是学术性的,而这本书首开先河,以一般读者为对象、介绍有关最优体验的研究以及如何将其巧妙应用于个人生活。

不过,跟如今很多心理学实用书不同,这本书中没有进入心流的速成方法,也就不能当作方法指南来看,它更多的是一种原则。

基于对这本书的阅读,以及对这个系列解读的学习,我整理了自己的几点原则,分享给你,希望能有启发。

认识自己的认识,时常保持觉察,掌握自我意识,减少精神熵。

既然意识会发散和混乱,那么对于状态不好时候的意识,要保持警惕,尤其不要轻易做决定。

将意识投注在正事上,分清事实和想法,不要被感性的烦恼困扰。

随时随地,选择让头脑中积极向上的意识成为主导意识。如果存在困扰,那就认真休息,重启自己。

一寸光阴一寸金,重视注意力胜过黄金。时间就是我的命,而注意力是生命力的聚焦。

在输入上多花时间和心思,做好筛选和精简,确保高质量的输入,好过低质量的输入。

注意力>时间>金钱,不仅要为自己的时间定价,也要用时间为注意力估值,从时间维度衡量值得多少注意力。

最后,分享一点阅读建议,如果你想快速了解心流概念相关干货内容,可以看本书的第二到第四章,这里讲的是实验及理念、构成要素,日常中如何找到心流。

而第五章到第九章,讲的是如何在听看等感官、思维、工作、社交、挫折中自得其乐,创造心流体验,观察分析更多。

第一章,讲的是宇宙混沌,人不能以自我为中心,而后引出我们需要控制自我体验,寻求幸福。

第十章,讲的是人生就是体验,我们可以通过控制自我体验,达到最优体验,探寻人生意义。

以上是今天的分享,转发是最好的赞赏。

相关文章

  • 听书《心流》感想

    本周听了《心流》这本书,我还是学到如何培养幸福感,总感觉还是满满的收获和幸福的体验此刻。我很有收获,我想在今后的人...

  • 从精神熵的角度看情绪

    最近看了《心流》这本书,该书主要是阐述如何从工作中,生活中找到最优体验。这个最优体验是一种精神高度集中,身体会疲惫...

  • 《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教你建立意识秩序,实现个人成长——L

    【全书目录】 一.幸福和最优体验 导言 原书信息 开篇介绍 幸福为什么很难 幸福的来源 心流:最优体验 二.意识系...

  • 每天推荐一本书:《心流》

    今天要推荐给大家的这本书是:《心流》,这是一本研究什么是幸福、如何获得幸福的经典著作。 这本书的作者是,著名心理学...

  • 心流-米哈里

    今日学习《心流》------米哈里•切克森米哈赖 米哈里这本书里,幸福有三个核心词,一是幸福,二是最优体验,他称之...

  • 11~《心流》

    《心流》这本书阐释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幸福,最优体验和精神熵 一 幸福 幸福源自内心的秩序,幸福是你对于外界事物的阐...

  • 【荐书】 《自信思考》

    有很多人都想成功,想要幸福,如何获得成功?如何定义幸福呢?读完日本作者泉忠司的《自信思考》可以得到答案和方法。这本...

  • 好书推荐《选择的悖论》

    《选择的悖论》这本书是一本关于选择和幸福的经典著作,作者试图通过50个心理学实验,来研究选择与幸福感之间的联系。 ...

  • 《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

    如果你想通过读书收获成功,你打算如何去做呢?《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这本书会告诉你答案。 001 观察优秀的人的...

  • 接纳当下——读《幸福的方法》

    初读《幸福的方法》,从头到尾都在找如何获得幸福的答案,但收获甚微。这次重读《幸福的方法》后,心态变了,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通过最优体验收获幸福?这本经典著作有答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bbxz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