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的产物已经改变了我们的世界,我们今天不生活在草木扶疏万物生长的世界里,我们身周的事物大一半批量制造出来的,而不是生长出来的,培养出来的,这不能不改变我们关于自然的观念、关于事物的观念,关于生长和生产的观念。
科学精神是一般理性的态度,理性精神的发展,注重事实与逻辑,力求客观。
科学技术改变了我们的世界,也必然在不同程度上改变着人们的思想。
愚人以为这很可能强化了许多人的自我欺骗行为---我已经“科学”了,只要我有点钱,我就可以把我周围的环境“科技化”,衣食住行都采用最先进的科技产品,也就是说,我可以把自己用高科技产品包装起来。在别人看来,我身上洋溢着科学色彩,我自己也就可能迷迷瞪瞪地感觉“我很酷,我很现代化了,我科学了”。即使我是个文盲,我也完全可以拿着最新款的手机做“科学”之状,其实我的灵魂很可能与科学完全不搭界,。换句话说,就是:科学离我越近,我离科学越远。
电脑的发明者和电脑的傻瓜操作者,二者对科学的理解或者有天地之别,但表面上也许看不出来。同样道理,教案的原初设计者和“拿来使用者”,对教育教学的理解也可能差距很大,但这种差别一时也未必能看出,结果就是,科技越发达,人类越两极分化,少数人创造性越来越强,多数人的智能则不断退化。当年我洗衣服是抱着大盆用搓板,现在把脏衣服往洗衣机里一扔,按一下电钮就行了。请问我洗衣服的真实本领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如果没有洗衣机,人与人之间洗衣能力的差距还比较容易看清,现在有了机器,这种差距就被掩盖了,好像大家都是能人,都挺“科学”的,可见,科学在一定意义上,是无能之辈和懒汉的节目。
所以,时代越向前发展,就越要澄清,到底什么是科学?像我们这样自古缺乏科学传统的民族,如果忽然问大家里里外外都“科学化”了,像鲁迅先生当年批评的“、咸与维新”一样,还有比这更可怕的自我欺诈吗?
“科学精神是一般理性的态度,理性精神的发展,注重事实与逻辑,力求客观。”首先要有理性思维的态度,还要讲事实,讲逻辑,用这个标准衡量,你会发现教师无论日常工作中,还是写文章的时候,其科学精神的含量大都相当不够,即使他们熟练地使用着电脑和电化教学工具。
如今我们已经可科技成果包围了,但那不是我们的成果,我们没有参与研究和制造,我们也就可能没有受到科学精神的熏陶,于是科学对于我们,就可能始终是“身外之物”,这就好像追星族一样,人家歌儿唱的好,我在台下欢呼雀跃,激动得差点晕过去,然而说到底,唱的好的人仍然不是我,对此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