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成长励志想法哲思
《全球通史》阅后感怀

《全球通史》阅后感怀

作者: 喜欢小可爱ing | 来源:发表于2019-08-01 16:41 被阅读0次

  正如吉林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刘德斌教授在推荐序中所说的,“《全球通史》虽是史书,但却有强烈的现代意识,有强烈而深刻的现实感”,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所说的,“尽管此书结束于1500年,但却给我以强烈的现实感,它是一种思想武器,可以用来医治我们现在所面临的由于陶醉于技术进步而产生的深深的精神危机,它有助于人们理解未来——包含各种可能性和选择的未来”一样,阅读完这本书,我感觉它颇具历史蕴味和现实骨感,有“如一位栖身月球的观察者从整体上对我们所在的球体进行考察”的整体意识和博大胸怀,或许这就是“全球史观”史书的别样魅力吧!世界那么大,不如带一本这样的书,去远行,去探寻古迹吧!

  刘德斌教授说“不同于那种把自己的观点和观念强加给读者的历史学作品,这本书平心静气,娓娓道来,没有教育人的口吻,却把读者引入到一种求索的境界,让你不由自主地手不释卷”,我也感同身受,好像作者就站在我面前将历史讲成故事一样,故事引人入胜。历史故事虽听罢,精神欢愉仍未尽,感觉如此惬意盎然。

  书中有人类的起源,文明的嬗变;有帝国的更迭,宗教的扩散;有对欧亚大陆诸古代文明和古典文明不同命运的宏观思考,也有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的详细介绍;有对人性善恶本质的哲学分析,对文明是“诅咒”还是“福音”的辩证评价,也有对世界愈加两极分化的人道关怀,对人类历史上诸多灾难的渊源——社会变革总是滞后于技术变革的忧虑和警示。

  书中我特别喜欢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说的,“世界史的研究不应泥古不化,而应体现出全球性,还应显示出当代性”,“新世界需要新史学”。当今世界,时代在发展,科技日新月异,人们的观念也不断更新,经济呈现全球化趋势,世界市场突显出整体性特征,互联网使世界紧密联系,“地球村”这个说法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而出现了。在滚滚时代潮流中,历史研究也不能止步不前,应该要与时俱进,斯塔夫里阿诺斯字里行间也在告诉我们要这样做,他写道,“在这样一个变化不断加速的时期,适应能力对个人和种族的成功,或许应该说是对个人和种族的生存至关重要,林顿·B约翰逊总统告诫其美国同胞的格言对这种情况做了最好的概括,我们必须以变应变",(P298页)历史研究唯有不断发展,不断完善,才有活力,才有生命力,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当今社会,服务于人民群众。

  书中我特别喜欢“历史对今天的启示”这个栏目,这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历史研究对今天的重要性。“史之为用,其利甚博,乃生人之急务,为国家之要道”,“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学习并运用历史的目的应是以史为鉴,为万世开太平。历史启示就如同一位智慧的老者向你传授经验教训,让你少走弯路或者不走弯路,残暴的君主压榨百姓,是失去民心的,他的王朝势必灭亡,新王朝的君主吸取前朝教训,为民谋利,是会得到民心的,这就是历史启示的一种运用。对于文明的到来给我们的启示,作者这样写道,“文明是诅咒还是福音?答案是,在过去它两者都是,而至于将来怎样则取决于从过去文明中积累的知识是被用于毁坏的目的还是被用于建设的目的”。(P195页)文明是不断发展的,历史上工业文明推动生生产力发展,但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我们唯有趋利避害,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将文明知识用于建设,才能让文明是福音,而不是诅咒,让文明造福于人类自身。

  和平是时代的主题,我们向往和平,追求和平,因此我特别注意作者对历史上的战争的描述,战争的背景,战争的起因,战争的导火线,战争的过程,战争的结果,战争的影响,战争的实质,战争的启示教训等等,我认为唯有深刻地剖析战争,反思战争,才能避免战争。非正义战争是由有野心的人发动的,所以我们就不得不考虑人性的本质,对于人性的本质,作者这样写道,“历史记录显示,人类生来既不爱好和平,也不喜欢战争,既不倾向合作,也不倾向侵略,决定人们行为的不是他们的基因,而是他们所处的社会交给他们的行事方法”。(P43页)二战中希特勒的崛起原因有他个人的煽动天才,一些既得利益集团的支持,他的反对者的短视——他们削弱了他但却没能团结起来反对他,绥靖政策的实行,同情和帮助弱小者的美好人性荡然无存,如果当初人们毅然决然地团结起来反对他,或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阻止希特勒的侵略行径,但历史没有倒流的可能,我们只有把握当下,以史为师,通过努力绝不让历史悲剧重演,这才是我们对待历史的正确态度啊!

  每每看到二战中一些残酷的冷冰冰的数据,我的内心总会久久震撼,痛心不已!“1945年8月6日美国的一架B-29轰炸机将一颗原子弹扔在广岛,炸毁了五分之三的城市,炸死了14万居民”;(P722页)“最后的打击是8月9日在长崎市上空投下了第二颗原子弹,7万人被炸死”;(P723页)“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2840万人的伤亡数字相比,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伤亡人数达到了5000万人,其中苏联伤亡2000万人,中国伤亡1500万人,德国伤亡500万人,日本伤亡250万人,英国和法国伤亡100万人,美国伤亡30万人"。(P723页)这些血淋淋的数据,不正是对罪恶的侵略战争的强烈控诉吗?现实生活中,仍有一些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朝鲜不顾国际社会反对进行核试验,美韩想方设法要部署萨德系统,极端恐怖活动时有发生,我们要勇于谴责并通过办法制止这些行为。历史是一面镜子,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让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警示未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为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让和平的花朵开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发展为人民,唯有不断发展,人民才能安居乐业,享受社会进步的福利。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做出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决定,使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到了21世纪新时代,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改革进入了全面深化的攻坚时期,十三五规划的制定,绘制了发展的蓝图,十九大的召开,标志着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我们可以借鉴前苏联的经济发展教训,实现更好的发展,“苏联经济减速的一个原因是劳动力与自然资源的供应不断减少,另一个原因是经济规模日益扩大,其内容日趋复杂,这使中央计划一切的做法变得日益困难也愈来愈无效,不过也许苏联经济减速的主要原因还是政治方面的——苏联的工人,技师和科学家不愿章只是执行来自上面的命令,而不在决策过程中起作用,"(P766页)要发挥人民群众力量,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而拼搏奋斗!

  时代在变化发展,一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自古以来一直困扰人类的关键问题——在技术变化和社会变化之间存在的长期的时间差的问题,我们将这个问题定义为:在运用智慧扩大知识和如何利用扩大了的知识之间寻找平衡的问题”,(P770页)历史就是这样,过去有成果,也有未解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讨论,去解决。正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我们不禁要为坚持并推行改革开放的先行者们、推动者们的惊人胆魄胆识、坚韧不拔的毅力,坚持不懈的精神、大无畏的勇气、坚强不屈的意志喝彩,被他们所折服,学习的榜样,当如是此。勇于做吃螃蟹的第一人,敢于摸烫手山芋,这些精神在如今全面深化改革,宽领域、深层次、全方位开放、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浪潮中无疑是被需要的。

  读《全球通史》这样一本书,也让我想起了教授我们的西方史学史老师说过的,当代中国公民的基本修养,“全球视野,传统涵养,当代意识”。世界之大,我们不能鼠目寸光,要勇于争当开眼看世界之人,现代化绝对不能丢掉传统的根基,在当今建设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继承与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洪流背景下,更加值得我们深刻思考与学习借鉴传统的可取之处。

  历史终究属于过去,关注当代现实社会,解决当代社会问题,使社会更美好,才是我们的根本目的所在,还是那句话,“史之为用,其利甚博,乃生人之急务,为国家之要道”。

  书之读毕,觉作者之独特视角,实乃新颖别致,觉自身视野之狭闭,当多读书,多学习。读一本书,有所思,有所获,有所得,当如此。

  “读书,可以让我们的生命更茁壮,也可以让我们的生命更优美,可以超越个体生命的局限性”,愿我在大学时光里,以书为友,手不释卷!

相关文章

  • 《全球通史》阅后感怀

    正如吉林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刘德斌教授在推荐序中所说的,“《全球通史》虽是史书,但却有强烈的现代意识,有强烈...

  • 《全球通史》首阅纪念

    三日不刷牙嘴臭,三月不读书话臭 --《全球通史》首阅纪念 (注:此乃旧文,一来不想让更文荒芜太久,二则以此督促提醒...

  • 2021年5月阅读记录

    5.3 看完了全球通史上册,对全球有了一个基础的认识。可能时间久了又会变得模糊不清了。 准备看全球通史下册啦。看完...

  • 20210321_《全球通史》_随笔录1

    “预知大道,必先知史”,被这句话戳中心窝,于是认真地翻开了了这本保存已久的书籍-《全球通史》。 (#《全球通史:从...

  • 星耀小学五年二班 杨伟赫亲子共读20分钟

    亲子共读全球通史二十分钟

  • 全球通史

    史前人类第二章 人类告别旧石器时代跨入新石器时代,这是人们成为生食物生产者的一个转变。新时期时代的人有两个特点一,...

  • 全球通史

    通读全球通史,全人类的历史进程有了笼统了解和认识。作者几十年的潜心研究和严谨的态度,值得钦佩。这也是人类文明发展不...

  • 全球通史

    作者简介: 该书是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代表作,作者已于2004年3月23日在美国加州逝世。全球通史涵盖内容广...

  • 全球通史

    每个时代都要书写他自己的历史。不是因为早先的历史写得不对,而是因为每个时代都会面对新的问题,产生新的疑问,探求新的...

  • 《全球通史》

    一带一路背景下,多读读中东,西域的历史,人文,地理。 1、单峰驼更习惯炎热的沙漠气候;双峰驼更习惯寒冷的沙漠气...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全球通史》阅后感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brcd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