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清明节是中国四大祭祖节日之一
每年这时候
人们会祭祀祖先和去世的亲人
以表对已故者的思念之情
我们不妨在这个追思故人的节日里
跟孩子来一场
受益终身的生命教育
1 什么是生命教育
我们从小的教育里
“生命教育”一直是缺失的一课
在中国 人们忌讳谈论生死
白岩松曾说过
“中国人讨论死亡的时候
简直就是小学生
因为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生命教育”是直面生命的教育
“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的重要一环
只有正确认识了死亡
才能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
更加尊重生命并热爱生活
2
如何跟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谈论生死
曾有一位匈牙利心理学家
通过研究推断出儿童
对死亡理解的几个阶段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
在认知水平上存在很大差异
这种认知差异使他们
对于死亡有着不同的理解
我们的每一次避而不谈
都会让孩子对死亡产生困惑甚至恐惧
我国青少年在遇到挫折时
以结束生命或残害他人的新闻屡见报端
由于死亡教育的缺失
也让这些孩子失去了对于生命的敬畏
随着生活经验 认知理解的发展
孩子们或许还会提出
各种关于死亡的疑问
家长需要用合适的方式
让孩子学会正确看待死亡
3 如何温柔解答孩子的疑惑
关于死亡这件事
幼儿园小朋友和低年级孩子
经常会有以下几个提问
家长和老师需要根据
孩子的认知发展阶段
性格及情绪的特点
去弹性地调整答案
坦然地让孩子明白死亡的自然与必然
4 给幼儿园小朋友的生命教育“四步曲”
第一步
带孩子亲近自然
让孩子观察不同生物的生长过程
第二步
为死去的动植物举办葬礼
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情绪和感受
第三步
和孩子讲述长辈与家人的故事
让他们知道死亡不代表遗忘
第四步
通过相关绘本、动画等方式
科学普及生死知识
5 给孩子们的生命教育科普
我们谈论“死”是为了让孩子重视“生”
对生命最好的尊重
不是对死亡闭口不谈
而是让孩子明白生命的终点在哪里
然后更加珍惜生命旅途中
美好的人和风景
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言
和孩子看得懂的图画
跟他们温暖的讲述“死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