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第三十五讲
回顾总结要点
好,到这里,前面学到的内容已经不少了,我们作一个总体的回顾,总结要点。
首题
首先,“观经玄义分卷第一”,从这个题目当中,先就“观”字,有几项重要的教理:
1.说明一代诸经教观,是从《观经》之“观”所开出的,建立《观经》之“观”的总摄地位。
2.《观经》的“观”怎么定义?引用善导大师的解释,但是把它扩展,“唯是南无阿弥陀佛无碍智光遍照之用,其光照导念佛众生,众生蒙其光照力故,还得照见佛身净境”。这就是《观经》之“观”的特别殊胜之处。
3.说到“观”有三重,所谓“三重料简”,然后特别提到序题门、定散门、依文释,这三重料简的分布和废立。
4.说“玄义、文义”,一义二分,举出天月、水月的比喻,我加了一个航拍、地拍的比喻。
大家可以复习一下。
先标偈意
接下来,“先劝大众发愿归三宝”里面的要点。
5.“发愿归三宝”解释为“南无阿弥陀佛”。“发愿归”者,是“南无”义;“三宝”者,是“阿弥陀佛”义。所以“先劝之意,正在急劝专称”,这是一个要点。
6.为什么不直接说六个字呢?是为了显示“念观相资,正助合行”,显示《观经》之“观”的玄义。这也是一个要点。
初二行劝众之教
接下来初两行,从“道俗时众等”一直到“归依合掌礼”,也有两个要点。
7.所谓“无上心”和“金刚志”,为什么建立这两个名字,而不用“至心、信乐、欲生”,也不用“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呢?是为了显示净土宗顿教一乘之义。“无上心”显示是一乘教,“金刚志”显示是顿教,所以净土宗殊胜超越。
8.然后说到“别有一义”,就是说明行人要效仿夫人“通别二请”“归礼得益”。
“通请”,即“为我广说无忧恼处,我当往生”,真心彻到,这是“无上心”。“别请”,即“我今乐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这就是选定,再不动摇,这是“金刚志”。
这两者还是锁定目标,讲得利益的话,还是来到弥陀教当中,第七观“归礼得益”。所以说“愿入弥陀界,归依合掌礼”。
这头两行就有“二尊教”“愿行具足”“通别二请”“见国与见佛”,又是“顿教一乘”,它的内涵相当多。
次四行半世尊下,归命之行
接下来四行半,从“世尊我一心”到“果德涅槃者”,说“归命之行”。这当中也有几个要点。
9.讲“尽十方”这个量。“尽十方”跟归西方、愿入西方不矛盾,因为“弥陀界量,尽十方故”。这也是让我们学法要有所归趣,要有归宗,要以本宗的立场来统摄一切,于情于理,于法于文,都是说得清楚的。要不然就失于笼统,搞不清归的到底是谁,好像很圆融,很广大,其实是没目标;要不然就过于偏执,不圆融。所以这两点都要避免。
10.两处“海”字,“法性真如海”和“十地三贤海”,显示净土宗顿教一乘,因海与果海互融互摄。
11.从“一一菩萨身”的“菩萨身”来起问,了解这是“九界等流身”“三世间身”,而知道这句名号的名义功德,总摄法界凡圣、依正二报。
12.特别重要的是:为什么归三宝只有归佛、归僧,而没有归法之文呢?说明归依人即是归依法,所谓“人法并彰,人法不离,人即法”。这也显示韦提希夫人在第七观见到阿弥陀佛及二大菩萨,往下一磕头作礼,往生决定。
《楷定记》回顾总结要点 《楷定记》回顾总结要点其实第七观就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住立空中,这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住立空中,韦提希夫人见着了,身心作礼,这是“南无”。“南无”的当下,“阿弥陀佛”即是其行,所以合起来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南无”是韦提这一边,也就是我们众生这一边;“阿弥陀佛住立空中”代表“阿弥陀佛”。我也跟大家说明了为什么阿弥陀佛住立空中,佛的救度是没有条件的,是空空而来的,不依附于任何定善、散善、福报,就是阿弥陀佛彻底给你的。“立”,是站立。这样弥陀才立得起来,不然的话,弥陀就降格,站立不住了。所以弥陀站立,我们要拜伏下去。我们拜伏,像韦提希夫人一样深深作礼,我们归命弥陀这种救度功德的宗旨、意趣才能完全显明,这样佛才立起来。
13.我们说到“辨相”的时候,特别讲到“后果德涅槃者”,这是归心有在,指的是无量寿佛。“愿入彼界,专此一行”,“彼界”是弥陀界,“此行”是念佛行,专念弥陀之行。是以弥陀涅槃功德,入弥陀涅槃界,这是相吻合的。
所以,我们这样学下来觉得收获蛮大的。相信大家也都会对整个净土宗的认识拔高一个档次,会觉得“我们净土宗还有这么多东西呀!”我们后面的学习会越来越充实。如果前面仍然是比较模糊的,相信大家只要坚持,走到后面会越来越清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