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信是我的邻居,而立之年,依旧孑然一身。父母一直在张罗着给阿信相亲,但是数十会下来,依旧没有下文。
有一天偶然间在电梯口遇到阿信,问起他最近的状况,一如往日,一筹莫展的样子。不知怎的,认识他这么久以来,我未曾见他活得舒心过,哪怕一次也没有。平日里总是愁眉紧锁,不多言语,偶尔言语却又像个表达不清的孩子。
阿信的父母甚是着急,可是不管老人多么着急,阿信却还是像个没有长大的孩子一样,一天到晚没着没落的。
我也曾想要探究他到底是出了什么问题,出于邻居和朋友之间的热心,我开始热情的跟他攀谈,观察他的行为,到后来我发现了一个可怕的事情,那就是,他活得很混乱,很不真实,很虚拟,很没有方向感。
为什么这样说呢?
首先,他虽然已是而立之年,但是真正踏入社会自己打拼过日子,却是最近一两年的事情,他长久以来活在父母给他画的那一块圈儿里,不得自由,亦不得自主,凡事不论大小,有父母挡在前头,他自己难有机会出面担当,久而久之便养成了畏首畏尾的习性,做事担小、谨慎。
其次,他几乎没有任何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追求。如今自己打点的小生意是父母硬塞给他的,女朋友也是迫于家庭和亲友的压力,勉强应付着的。一个忙于应付女友和不情愿的事业的男人,整天都是焦头烂额的,哪里还有什么自我和目标。
于是我劝他抛开这一切,按照自己的想法,清零,重新开始,至少我认为,30岁从零开始还是来得及的,而且总好过一直这样浑浑噩噩,没有方向和目标的应付下去。
但是我的话才没有说几句,我就又后悔了。我发现我实在高估了他的勇气,压根儿他就没有这样的胆识和勇气,如果有,也不至于会混成这样。
于是问题又回到了原点,他的性格缺点,亦或者说他的原生家庭对他的教育和影响上。
他是被姥姥、姥爷带大的,又因为自小就有些体弱多病的原因,常常是这也不让做,那也不让干。好不容易长大上学读书了,也是父母一路小心谨慎的陪着,父母只求他学业有成,别的啥都不用做。他也算争气,高三那年即便是生了一场大病,也有模有样的考了一个省内的重点大学。父母原想着可以放手让他自己飞了,哪晓得,大一还在拿奖学金的他,大二就门门功课挂红灯了,一天到晚就只顾着玩儿网游。于是父母一气之下,让他退了学,拴在身边,一天到晚都盯着。于是就这样一个男子汉,活生生地被养成了一个小女人的性格:懦弱、胆小、怕事,喜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胡思乱想,不擅交际也不肯交际。而偏偏又是这样的性格,使他在遭遇挫折和困难后,不是迎难而上,相反的,是在原地打转,一次次的等待他人的救援。因为在他的潜意识里,他始终觉得,父母大约会为他想办法的,又亦或者他在得过且过中早已麻木了。
不管是女朋友还是工作,他总是处于被动的状态之中,总是那个等着家人朋友来做决定的被动者。他做不了决定,一来是他不想承担做决定后的后果,二来是他没有勇气去抉择。
我看到他的可悲,一时间竟束手无策。
我的殷勤终于在我的反复尝试之后,消失殆尽。
可是我的内心却从此不安起来,我眼看着一个大好青年,就这样在我的眼皮底下无望的糜烂下去。
我关上门来反复思考,但是到最后还是束手无策,我终于承认了我的无能,也终于向我自己的无能妥协。
于是我再也不敢看到我的邻居阿信了,甚至我会有意无意的躲着他,以至于到后来,我连从别的邻居或者什么人的口中听到他的名字都会感到不安起来。人性的懦弱,在这一刻显出了它强大的光辉。我的内心深处有一个声音在嘲笑着我:你以为你是谁?你算什么东西?而另一个声音却在指责我:看吧,你怎么什么都不做了?
到底是从来不曾给予希望好一点呢?还是给予了希望却又中途退场,干不下去,撂挑子走人好一点呢?我忽而觉得是前者。
也就是我这样想的时候,我忽然间才有那么一点儿明白和理解了阿信真正的心理斗争。他或许不是没有想过要改变现状,也或许真的有努力尝试过,但是到底是有些太难了,那份艰难曲折远大于了忍受当下的困境和挫折的痛苦,于是他中途放弃了,不干了,撂挑子走人了。就像我一样。
人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话说起来真是容易,但是做起来总是难的。已经习惯于生活在温水里的青蛙,即便知道自己身处温水之中,却因为逃离温水过程中需要经历的痛苦,大约远大于忍受温水本身而畏惧不前了。
人们对于未知的恐惧,往往是大于忍受当下的痛苦的吧?于是,看似简单的事情,看似只要一挣扎就可以解决的难题,却总能困顿我们一生。因为比起挣扎过程中的荆棘缠身,此刻的困境好像也没有那么可怕。
但是,真的是这样的吗?
同为温水里的青蛙,我也迷惑着。
网友评论